当前位置:赣台心桥 > 两岸关系

谢长廷“开展之旅”迈出重要一步

发布时间:2012-12-19 08:29:02

陈咏江

  10月4日,现任民进党中常委、前“行政院长”谢长廷以台湾维新基金会董事长的身份在大陆展开为期5天4夜的“开展之旅”。谢虽然是以个人身份登陆,但由于他具有一定的政治份量,并见到了数位大陆涉台系统负责人,谈论话题都具有一定的指标意义,这对摸索民、共之间的未来交流互动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同时,谢的大陆行对国民党也将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对进一步加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较大的正面助益。主要行程及成行原因。

  谢长廷此行是以私人身份来大陆参加世界调酒大赛的,但纵观其行程,还涵盖了祭祖、参观、座谈、看戏,甚至还有与大陆对台工作部门负责人私下会晤等丰富内容,显示谢的登陆之旅正如其所言,“比原来期待的有更多收获”。

  4日,谢长廷夫妇飞抵厦门。当天下午,谢首次回到祖籍地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铜碎村祭祖,其间,谢多次用手帕擦拭眼泪,并表示,“此次是人性寻根之旅,政治不能超越人性,希望我的第一步能促进未来两岸交流”。谢还为宗亲留下“追远厚德”的手迹。之后,谢参访东山岛“寡妇村展览馆”。5日上午,谢一行到厦门大学参访,并与厦大台湾研究院学者进行座谈,下午则参观台商企业。6日上午,谢一行参访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与大陆涉台问题专家学者座谈,就两岸关系展开对话和沟通。在与大陆学者座谈中,谢提出两岸要“面对差异、尊重差异、处理差异”,并阐述了此前他曾在民进党内多次提及的有关两岸关系的主张。之后的行程还包括:参观798文化社区、鸟巢、水立方、台湾会馆等,到老舍茶馆喝茶看戏,其间还与国务委员戴秉国、国台办主任王毅、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会面。8日,谢结束行程返台。其中,谢在祭祖时提到“宝树同根”,在社科院台研所提到“正视差异”以及受到大陆对台工作部门负责人会见,都是舆论关注的焦点。

  作为民进党的“天王”级人物,谢长廷之所以能够成功登陆,并受到高度关注,无外乎以下原因:

  一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不可挡。自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登陆开启国共两党政党交流,尤其是2008年两岸关系发生重大积极转折以来,两岸关系因素日益成为台湾选举政治中的重要因素。2012年台湾“大选”结果再次证明,是否有能力处理两岸问题攸关选战胜败。谢长廷对此大势了然于胸,曾喟叹:“如果民进党在两岸政策方面不发生积极的和顺应大势的改变的话,再次执政可能是一个传说”。谢因此在今年初“大选”后不久就表达出访问大陆的意愿,这是谢此行的重要背景。

  二是大陆的诚意、善意与自信。尽管民进党因固守“台独”立场无法与大陆展开党对党交流,但多年来大陆对民进党人士以适当身份来访持欢迎态度。国台办主任王毅多次指出,大陆方面对民进党人士敞开大门,只要支持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大陆愿意创造条件,让他们来大陆走走看看。谢长廷此次成行,正是大陆对台政策的一贯性体现,是对两岸关系发展的自信,是对大陆发展和对台政策的自信。

  三是谢长廷的身份适当。作为“指标性人物”,谢登陆本身就是一件轰动岛内外的事情,但谢本人对此刻意低调,以参加调酒大赛的名义登陆,甚至被外界解读为“屈就”。更何况,谢早在2000年担任高雄市长时就欲以市长身份访问厦门,但因遭陈水扁阻拦而作罢。此行也算是完成谢12年前的愿望,更彰显了他对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认同。

  虽然谢长廷此次参访是以个人名义,但却是一次极具政治意义的参访。一方面,谢是民进党内元老级人物,曾负责起草民进党党纲,是民进党党名命名者,后来筹组发起台湾“福利国连线”成为派系首领,历任高雄市长、民进党主席、“行政院长”等职,并于2008年成为民进党“大选”候选人,在党内历经多次沉浮,至今仍是党内仅次于新潮流系、苏贞昌系的第三大派系“谢系”的领军人物。同时,此行率领大量“谢系”成员,包括云林县长苏治芬、“立委”李应元、赵天麟等随行,是历来民进党赴大陆层级最高、最具实力的人物。谢自己也称,“今日我足迹,未来后人路”,希望为民进党高层人士登陆起到带头作用。另一方面,谢此行与大陆两大涉台研究重镇举行座谈,又受到大陆对台工作部门负责人会见,外界普遍解读政治涵义非同一般。各方反应谢长廷此次大陆之行,在岛内引起很大反响。台湾普通民众与主流舆论都给予高度支持与肯定;民进党内除许信良与“谢系”人马高度肯定外,其他派系心态复杂,甚至提出批评;国民党态度则经历了从乐观其成到批评的过程。

  一是台湾主流民意高度肯定。针对谢长廷大陆之行,台湾《远见》旗下的台湾民心动态调查8日民调显示,57.8%的受访者认为对两岸交流与和平发展有帮助,民进党支持者中认为有帮助者达63.2%,国民党支持者的比例为64.7%。台湾旺旺中时民调中心9日民调显示,

  泛绿支持者有60%的人认同谢长廷大陆行,比例高于国民党支持者的46%和无明显政党立场的32%。

  二是民进党内意见分歧。其一,苏贞昌、蔡英文心态复杂。谢长廷动身前,民进党内除谢系外,其他派系都尽力降低谢登陆在岛内的影响力。苏贞昌强调谢此次是“私人行程”,谢的提法是“个人意见”,不代表民进党。苏为不让谢独抢两岸议题风头,还特意到金门发表有关两岸关系的谈话;蔡英文则保持低调,拒答是否有登陆计划。在岛内民意反响积极后,苏、蔡等人转为“谨慎肯定”,分别派出民进党副秘书长高建智、蔡英文办公室副执行长兼发言人洪耀福迎接谢返台。苏还主动邀约谢了解登陆情况,肯定谢“非常难得、辛苦了”。蔡则称赞谢访陆有助于民共常态化交往。其二,“新系”意见保留。有“台独”理论大师之称的林浊水一开始表示“乐观其成”,但在谢抛出有关主张后态度剧变,批评谢的观点就是国民党的“一中”,不可能成为民进党的主张,指谢是“以一中换一餐”。民进党青壮派“立委”段宜康一方面肯定谢此行在党内撑出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表达自己对谢的观点有相反意见。其三,“独”派首现分歧。“独”派向来反对与大陆往来,前“考试院长”姚嘉文、前民进党台北市党部主委黄庆林批评谢此行是“朝贡”。但“独”派大老辜宽敏不仅赞成谢登陆,还表示大陆若邀请他,他也愿意登陆。“一边一国”连线台南召集人王定宇也认为,谢访问北京是必然的,民共一定会有交流、互动的情形。

  三是国民党由乐见转为质疑。对于谢长廷登陆,蓝营最初评论以乐见为主。台“陆委会”主委王郁琦表示,谢的相关论述和目前台当局对两岸关系的看法接近,他乐观其成。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称,谢比民进党过去主张“台独”有很大不同,谢登陆是好事。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高辉表示,两岸关系已进入深水区,谢此时勇敢游向深水,还是要鼓励。国民党“立委”陈学圣称,谢开启谈话窗口“非常不容易”,诚盼蓝绿双方多给谢支持,少冷嘲热讽。但在谢抛出“宪法共识”以及与大陆涉台部门负责人会晤后,蓝营立场剧变,批评明确迅速。7日傍晚,国民党发言人殷玮重申“九二共识”是两岸和解与制度化协商的基础,并强调谢的提法是在否定国民党执政5年多来两岸关系改善的成果。国民党“立院党团”书记长吴育升批评谢突然由低调转为高调,还讨论“宪政”议题太过滑头,质疑其究竟是私人行程还是代表苏贞昌“破冰”。影响观察

  谢长廷此次大陆之行,不仅让自己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焦点,也为民进党转型再添推力。同时,还将对国民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川,从而为进•步扩大两岸交流,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牛深层次的影响。

  一是谢谢长廷个人有加分作用。民进党人上登陆并不稀奇,但作为“大干”级人物,谢勇于迈出。两岸交流的重要一步,本身就具有积极意义,加之在福建祭祖时的真情流露,其关于两岸“面对差异”的言论,其在大陆其他场合的种种表现,都与民进党人物以往热衷于政治炒作的手法不同,这不仅冲淡了此行的敏感度,也自然为其形象加分不少。由此,原本在民进党内并无太大舞台的谢凭借此次大陆之行,大大提升未来在党内对大陆事务的发言权,俨然成为民进党最具人气的人物。甚至有绿营人士开始担心,民进党将浮现除苏、蔡之外的“第三个太阳”。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谢目前在民进党内除中常委以外并无其他公职,返台之后如何延续登陆热度尚需观察。

  二是为民进党调整两岸政策开启契机。一方面,谢长廷大陆之行在岛内民众及主流舆论中反响不错,各界呼吁民进党调整整合两岸政策的声音再次高涨。按照党主席苏贞昌的规划,本欲在2014年县市长改选后视民进党战绩再检视大陆政策,因此不但拖延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而且不断给民进党青壮派掀起的登陆热潮降温。不料,份量与自己接近的谢登陆后,绿营多数民意也认可谢赴大陆交流,包括段宜康、邱志伟、洪耀南、陈淞山等人都呼吁民进党尽速整合党内意见,调整两岸政策的声音再度浮现,苏若顺势而为,必将为民进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但目前看,民进党调整两岸政策的动力明显不足,特别是党内基本教义派反弹较大。加之民进党还可能基于与国民党政治斗争的需要,仍可能在陆生纳入二代健保、放宽陆资赴台限制,以及规划中的两岸互设办事机构、文化ECFA以及高雄贸易自由区等问题上“为反对而反对”,因此,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之路仍很漫长。

  三是将对国民党起到促进作用。马英九连任后,由于执政大环境不佳,对大陆政策日趋保守,不但无意商谈两岸和平协议,连两岸文化交流协议也不愿推动,近期人事安排更是体现“重美轻陆”的策略。谢长廷登陆受到岛内舆论高度肯定,谢返台后更鼓吹民进党有能力处理两岸问题。如果民进党能够借谢登陆契机大幅调整两岸政策,国民党就不再独享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红利,马当局将面临大幅松绑两岸政策的巨大压力。但另一方面,如果马当局依旧裹足不前,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上的优势也将面临“不进则退”的风险。民进党不可能老是一成不变,如果国民党不能满足岛内越来越高的希望进一步改善发展两岸关系的要求,便可能促使岛内民众重新思考新的替代者。事实上,在谢登陆后,国民党的大陆政策也有转趋积极的迹象。10月9日,新任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表示,他已要求海基会同仁“尽速安排”赴大陆,并在16日启程赴大陆参访。

  四是为进一步消融两岸隔阂迈出重要一步。首先,由于谢长廷本人身份特殊,作为民进党卸任公职访陆层级最高的一人,谢此次登陆无疑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岛内媒体甚至解读谢登陆代表大陆崛起时代背景下,两岸关系出现新的互动机遇,是为民共交流互动走出一条新路,探索一种新模式。更有媒体猜测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与蔡英文也可能循此模式访问大陆。其次,将进一步推动两岸交流。两岸之间隔绝十年,加上往来过程中的新问题,造成了两岸民众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尤其是民进党及其支持者,在诸多观念上与大陆“差异”更大。谢的来访,正可进一步促使两岸,尤其是大陆与民进党之间,透过交流,透过相互了解、理解、谅解,到最后逐步解决这种所谓的“差异”。当然这个过程可能不会在短期内完成,但我们应该有信心和耐心。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台研所)

江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