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推动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文/曲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在2013年对台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对台工作事关国家核心利益和民族根本利益,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历史责任。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今后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布局和努力目标。我们要坚持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不断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2 0 1 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对台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两岸关系迄今已取得的重要成果基础上,团结两岸社会各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对台工作,稳步推动两岸关系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
我们首先要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反对“台独”分裂图谋,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事实证明,两岸双方确立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是确保两岸关系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关键所在。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仍然需要两岸双方共同采取实际行动,作出更大努力,不断增进互信、扩大共识。尤其是要确认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这一事实,从各自现行规定出发,把握其中的共同点和连结点,求同存异,面向未来,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这有利于双方增进政治互信,累积善意互动,也有利于共同探求解决两岸政治分歧的可行之道,不断开辟两岸关系发展新前景。
我们要继续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建设。这仍然是当前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优先和重点。当务之急是加快推进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后续协商,加强两岸经济合作的机制化。我们期待上半年顺利签署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年内完成两岸货物贸易协议商谈。同时积极推进两岸科技合作的机制化建设,促进双方在商签地震合作、环保合作协议方面取得新进展。两岸应加强两岸产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创新合作形式、扩大合作领域,并把重点逐步转向合理规划布局、相互投资参股、共建产业标准和拓展国际市场等方向。两岸要切实落实货币清算机制,扩大货币双向兑换,加强银行、证券和保险监管合作,并积极研究进一步加强两岸金融合作的新途径、新方式。我们还期待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本着服务民众的宗旨和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针,尽快启动互设办事机构的商谈,争取年内达成相关安排。此外,我们还将采取积极措施,强化区域协调,持续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
我们要进一步促进两岸人员往来,深化文化教育等各领域交流,着力提高两岸交流的质量和效益。我们期待两岸能够相向而行,进一步简化两岸人员往来手续,加快实施出入境便利措施,为两岸民众往来创造更便捷的条件。我们将继续扩大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尤其是个人游的规模,稳步增加个人游试点城市的数量,同时也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我们将保持两岸大交流的良好局面,鼓励两岸各界建立更多的机制化交流平台,不断增强交流效果,尤其是为两岸基层民众更广泛深人地交流互动创造更好条件。我们将推动建立更多的专业化渠道,不断深化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丰富交流形式,提高交流质量,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夯实文化基础、提供精神支撑。
我们要坚持把团结广大台湾同胞作为对台工作主线,努力为台湾同胞多做实事、多办好事,不断汇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力量。当前,支持两岸扩大交流和对话协商、赞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两岸最重要的民意。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的理念,真诚关心、尊重和信任台湾同胞,设身处地考虑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出台新的对台惠民措施,做好台胞权益保护工作,鼓励更多的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同胞投身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潮中,使更多的台湾民众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受益,为更多的台湾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在大陆施展抱负、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不断汇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流民意,不断增强两岸同胞共同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动力。
我们还要鼓励两岸学术界从民间角度就解决两岸政治问题开展对话。过去几年两岸双方本着先经后政、先易后难的思路推动两岸关系稳步发展,符合现实情况和客观规律。但这并非机械和绝对的,实际上是“经中有政”、“易中有难”,而且随着两岸关系不断往前发展,其中“政”的内涵和“难”的份量已经并将继续增加。从根本上说,两岸关系中存在一些多年累积的政治分歧和新出现的难题是客观现实,不可能视而不见,更不可能永远“只经不政”、“只易不难”,迟早需要双方面对和碰触,进而在条件成熟时通过平等协商加以妥善处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在这方面,我们既要有从现实情况出发的必要耐心,也应有从未来需要角度的积极思考。在当前两岸就政治军事等复杂问题的商谈一时还谈不起来的情况下,由民间先行、从学术角度就此展开对话是可行途径。去年9月连战提出由两岸学术界或智库等单位召开和平论坛是个很好的倡议。这有利于两岸学界和有识之士通过交流研讨集思广益、凝聚共识,也有利于引起两岸各界对政治议题的关注与思考,从而为未来政治谈判预作准备,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