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衡阳概况

社会发展

发布时间:2014-03-03 15:32:52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46.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2%。其中,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2.88亿元,增长4.0%;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42.93亿元,增长19.2%;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00.63亿元,增长13.2%。一、二、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5.3%、61.4%、33.3%,分别拉动全市GDP增长0.7、8.7、4.7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全市三次产业比为17.3:48.3:34.4。与上年相比,一、三产业占比分别下降1.3个和1.5个百分点,二产业占比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2.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6.4%,拉动GDP增长8.0个百分点。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4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城镇零就业家庭414户,失业再就业人数4.63万人,职业技能培训10.7万人。

  社会消费保持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6.53亿元,增长18.0%。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179.76亿元,增长31.2%。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响类增长32.5%;家具类增长34.9%;文化办公类增长44.1%;通讯器材类增长64.3%;汽车类增长57.7%。

  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66元,增长14.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737元,增长8.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9%,上升0.1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5.27平方米,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563元,增长18.6%。农民人均现金支出8287元,增长21.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7.0%,下降6个百分点。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1平方米,与上年持平。

  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完善。全市社保面进一步扩大,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达58万人,增长4.7%,其中职工42.5万人,增长4.3%;参加失业保险49.26万人,增长1.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7.05万人,增长2.6%,参加医疗保险职工66.3万人,增长1.8%;领取失业保险人数0.67万人,下降4.3%;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52.8万人,增长31.0%;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43.2万人,下降5.7%;新农保参保人数120.8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540.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均参合率99.2%。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3.18万人,增长1.1%,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3.49亿元。全市农村居民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8.18万人,发放农村低保经费2.57亿元,农村低保覆盖率达到5.0%。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39亿元,增长29.9%,直接接受社会捐赠301.4万元,较上年大幅度下降。其他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得以完善。

  衡阳市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衡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