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两岸关系综述
2014年是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两岸关系遭遇近6年来最大挑战的一年。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的对台政策新论述新主张在台湾岛内获得积极反响,两岸经贸合作保持良好态势,两岸人员往来规模持续扩大,两岸民间社会交流继续向基层扎根,尤其是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的建立更是取得历史性突破。但受台湾“太阳花学运”、“九合一”选举导致的岛内局势变动影响,两岸关系发展速度有所放缓,阻力有所增大,并逐步由“快速期”向“平缓期”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对台新论述新主张获得岛内积极反响
从两岸关系发展的理论来看,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会见连战、宋楚瑜、统派团体联合参访团、萧万长等台湾客人,考察平潭综合试验区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发表对两岸关系发展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等重大问题的政策主张,系统阐述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的新论述新主张。2月,习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表四点意见,以“两岸一家亲”为主轴,对推动两岸关系实现持续和平发展作出深刻阐述。5月,习总书记在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会面时,针对台湾“太阳花学运”后的两岸关系,提出大陆对台政策“四个不会”主张,表明大陆对台工作基本方针不会改变。9月,习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并发表重要讲话,阐明国家和平统一论述的形式和内涵,指明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基础和前景、大政方针、现实道路、必然要求,宣示中国共产党实现国家统一的坚定态度和努力方向。11月,APEC北京峰会期间,习总书记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理事长萧万长.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及时澄清外界对两岸关系的疑虑,指明下一阶段两岸关系发展方向。10月举行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涉台部分从运用法制方式巩同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运用法律手段反“独”促统、加强两岸司法执法合作三个层次,系统阐述“依法治国”重大理论背景下两岸关系如何推进的重大问题,成为习总书记关于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新论述新主张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对台政策新论述新主张经过舆论广泛传播,激起台湾社会强烈反响,普遍认为这些新论述新主张清楚宣示大陆新一代领导人对于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理念与主张,体现大陆新一代领导人在台湾问题上的务实与自信,展现大陆新一代领导人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意、善意与决心,反映出“软中带硬”、 “软的更软、硬的更硬”的“习式风格”,对两岸关系发展起到重要理论指引作用。
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建立。开启两岸关系新页
从两岸关系发展的制度基础看,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举行第十次协商,签署《海峡两岸气象合作|办议》和《海峡两岸地震监测合作协议》。2014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与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王郁琦成功实现互访,并举行二次“张王会”,建立起国台办与陆委会的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开启了两岸关系的新篇章。
2月,王郁琦访问南京、上海,张志军与其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达成积极共识,取得重要成果。这次会见增进了了解、增强了互信,建立了机制、确定了互访,讨论了具体事宜、商定了推进事项,是双方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政治基础,顺应两岸民众共同期待,推动两岸关系全面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对加强两岸政策性对话,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6月,张志军访问台湾,成为1949年以来首位访台的大陆主管两岸事务部门的负责人,标志着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正式建立。1 1月,张志军在APEC北京峰会期间与王郁琦举行会谈,就两岸关系发展交换意见,达成6点共识。这几次会面,实现了60多年来两岸往来的重大历史性突破,创造了两岸交往的新局面,有利于两岸关系全面发展,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制度支撑作用。
两岸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往来继续推进,人员往来规模持续扩大
从两岸关系发展的现实基础看,2014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两岸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继续向前推进,两岸人员往来规模持续扩大,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交流格局日益强化,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更加夯实。
其一,两岸经济合作态势良好。据我商务部统计数据,2014年全年,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1983.1亿美元,同比增长0.6%,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462.8亿美元,同比上升13.9%,自台湾进口为1520.3亿美元,同比下降2.8%。而两岸产业合作搭桥、在大陆各地陆续举办台湾产品博览会,以及各地已有很多两岸经贸交流活动也一直在持续推进,两岸经济合作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其二,两岸民间社会交流向基层扎根。6月,第六届海峡论坛成功举办,在延续广泛性、民间性、草根性特色基础上推陈出新,为两岸交流融合注入新动力。8月、12月,国台办副主任龚清概、海协会会长陈德铭分别访台,积极开展与台湾基层、工商界的交流,两岸交流向下沉、向南移的态势明显。
其三,两岸人员往来规模继续扩大。旅游合作方面,8月18日,两岸共同宣布第四批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开放城市,新增哈尔滨、太原、南昌、贵阳、大连、无锡、温州、中山、烟台、漳州等10个城市,自此开放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城市达36个。据统计,2014年两岸人员往来总量941.1万人次,同比增加16.52%。其中,台湾居民来大陆536.6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404.6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达322万人次,同比增加47%。教育交流方面,大陆赴台就读学生人数稳步增长,2014学年度台湾高校招收大陆本科学生为1804人,创下2011年开放以来最高。这些蓬勃开展的各项交流,作为两岸关系发展的现实基础,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动力维持作用。
受台湾“太阳花学运”、“九合一”选举等影响,两岸关系发展进入阻力增大、速度放缓的“调整期”
2014年,两岸关系发展受到台湾岛内局势变化影响明显。3月,一场由民进党操弄,以青年学生为先锋,以“反服贸”为借口,以反对马英九执政当局为实质的“太阳花学运”爆发,给两岸关系发展带来严重冲击。1 1月29日揭晓的“九合一”选举以国民党惨败落幕,不但使台湾局势发生重大变化,而且使两岸关系面临新挑战。
一是,两会协商受阻,两岸关系发展不确定性增加:从两会协商进程看,受台湾“太阳花学运”冲击,年初通过“习连会”、“张王会”建立起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良好氛围被干扰,两岸服贸协议生效时程被延滞,两岸货贸协议等ECFA后续协商被冲击,使两岸关系发展制度化进程受阻,两岸关系发展的“两会协议拉动模式”也就此改变。尤为重要的是,经此冲击,马英九、国民党被迫同意两岸协议临督条例进人立法程序优先立法,这意味着两岸关系发展将面临台湾方面新的制度障碍,今后两岸所有协议的商签与生效均须经过台“立法院”审议通过才能生效,由此使得两岸关系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
二是,台湾岛内“疑中”、“惧统”氛围加深。从岛内社情民意看,经过6年多的快速发展,两岸关系已进入先易后难、由经及政中“难”与“政”的深水区阶段,两岸长期存在的固有矛盾和政治分歧更加突显,两岸关系发展的阻力有所增大。尤其是受台湾“太阳花学运”等社会运动冲击,岛内“恐中”、 “惧统”的氛围日趋强化,“台湾主体意识”日益上升,这不仅破坏两岸关系发展良好氛围,而且会给今后的两岸和平统一进程形成更大的阻碍。
三是,国民党、民进党两岸政策保守趋势明显。从国、民两党两岸政策看,国民党原本寄望通过两岸服贸协议,以“两岸牌”争取选民认同,但在“太阳花学运”冲击下,两岸服贸协议生效受阻,使得马英九当局的两岸政策受到质疑。 “九合一”选举国民党遭到溃败,加剧了马英九与国民党的困境,挫损了马英九的领导权威,客观上削弱了马英九当局推行更加积极的大陆政策的能力。民进党在整体有利的大环境下,为稳住支持者,并未对两岸政策进行务实调整。年初,民进党端出“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虽在两岸交流问题上态度有所软化,但仍继续坚持“台独”分裂立场。7月20日举行的民进党“全代会”上,党内务实派提出冻结“台独党纲”提案,但最终遭到搁置。民进党“九合一”选举大胜,减弱其两岸政策调整的动力,反而进一步强化了“不调整两岸政策也能打赢2016”的幻想。
2015年两岸关系展望
2015年是两岸关系面临重大转折的关键一年,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深化的关键一年。但就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岛内因素来看,2015年岛内政局将出现重大变动,1月国民党主席改选,2月“立委”补选,以及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选举提名作业等将被提上日程,国、民两党内部及两党间的斗争将更趋激烈。受此影响.2015年两岸关系发展仍将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在民进党2016年夺取执政权几率大增的情况下,其两岸政策将往何方调整,国、民、共“小三角”以及陆、美、台“大三角”将如何互动,都将直接影响两岸关系发展走向。
总体上看,2015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态势应能继续维持,两岸各领域往来合作仍能继续开展,但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阻力可能进一步上升。对此,我们应当全面妥善谋划,积极应对变局,继续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台湾工作通讯) 田苇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