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民俗采风

源于凤阳歌的原平凤秧歌

发布时间:2015-07-08 13:23:16

  秧歌为北方民间说唱艺术形式之一,由于艺人拜师不同、流传地区不同、节目内容不同等多种原因,原平秧歌又分为踩圈秧歌、轱辘秧歌和凤秧歌三种不同的名称和不同的表演形式,其中凤秧歌以其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湛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凤秧歌起源于凤阳花鼓,五六百年前即在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后随着逃荒的凤阳移民传唱到了北方,通常以歌词作为标准,凡有“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的歌词,不论曲风如何,一律称为“凤阳歌”。

  安徽省凤阳县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凤阳县长时间称为钟离和濠州。明洪武六年(1373),朱元璋改临濠府为中立府,洪武七年(1374),始改名为凤阳府,“凤阳”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数百年前,凤阳歌由移民传入崞县(今原平市),后与当地踩圈秧歌相结合,吸取民歌小调中的部分元素以丰富演唱部分,演变成具有原平特色的凤秧歌。凤秧歌在曲调、内容、曲目上,与踩圈秧歌、轱辘秧歌差异不大,只与演唱中一段纯舞蹈表演的装束和形式有区别。

  最终成型的凤秧歌是一部分演员(多为男性),身背特制花鼓,头戴附有可伸缩竹圈的小帽,顶端缀有一个核桃大小的绒球。舞蹈时竹圈随头部动作或伸或缩或长或短,而绒球颇似凤凰头上的红冠,微微颤动,煞是好看;另一部分演员(多为女性),头饰插花,手打特制的小铜锣,在与花鼓的鼓点相配合下,同时摆动身形,舞之蹈之。这种历史久远的街头表演形式,因其服饰造型独特,表演技法奇妙,数百年来颇受百姓喜爱。新中国成立后,凤秧歌的20多个曲调被收入《原平民间音乐集成》一书中。《过大年》《喜庆丰收》等成为凤秧歌的保留节目。

  原平市北贾村的李二俊,生于清朝末年,其父李正环即是凤秧歌的著名老艺人之一,二俊从小耳濡目染,对凤秧歌的舞、演、唱样样精通,加之个人天赋好,嗓音洪亮、吐字清晰、表演朴实、富有激情,在上世纪50年代已颇负盛名。1955年,李二俊带领村里的凤秧歌演员赴北京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并以传统节目《过大年》获得优秀演出奖。李二俊由此被吸收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并被选为山西省首届音乐家协会理事。“文革”中,凤秧歌被视为“封资修”的东西禁演多年。1975年,名艺人李二俊怀着对凤秧歌的眷恋和遗憾而辞世。数年后,凤秧歌随着文艺的复兴而解禁,文化部门多次组织整理、培训、调演。李二俊的后辈继承其遗志,纷纷上阵,相继成为北贾村凤秧歌演出队的骨干。通过多方努力,终于使凤秧歌这一优秀民间歌舞形式重新焕发光彩。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原平相关部门对凤秧歌进行过三次较大改革,使得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在多方面有所创新。

  一是以往民间娱乐的凤秧歌受到官方重视,使其更具发展后劲和生命力。原平市北贾村、三吉村、泊子村的演出基础厚实,拥有阵容相对完备的演出队伍。在原平相关部门关注下,成立了“凤秧歌研究会”,组织研讨、排练、演出等。

  二是从过去纯粹的街头表演逐步过渡到广场节目和舞台节目并存。原平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街头大型文艺表演队伍中都能看到凤秧歌的表演,其优美的舞姿、悦耳的鼓点让人动容,原平市的文艺工作者还将其大胆植入舞台表演,获得了巨大成功。

  三是服饰、道具变化较为突出。过去一般只由男演员顶戴帽圈,表演甩帽圈、打腰鼓。现在有时根据需要女演员也可甩帽圈,并手舞腕饰,而不仅仅只打小铜锣。在舞台上还要另外添加烟火、灯光等效果,体现出更典型、更集中、更概括和更富有艺术性的特点。

  四是积极培养小演员,使凤秧歌后继有人。在原平市委宣传部和文化部门大力倡导下,原平市的几个民办艺术学校都把学习凤秧歌表演艺术纳入教学科目中,培养出许多身手不凡演技娴熟的小演员,在参加的诸多演出中屡获好评。

  五是引进社区和企业,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原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夕阳红“艺术团约50人的队伍,将凤秧歌进行了提炼、加工和再创作,以大型方队出现,载歌载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随后,同煤集团轩岗煤电公司也组成了凤秧歌艺术团。

  在对凤秧歌的改编创新中,王秀芳、马涛、郑丽青、王一民、聂存贵等省歌舞团和原平市的艺术家们功不可没。传统节目《过大年》经过反复认真的修改,情节更加集中紧凑,唱词更趋健康高雅,动作更为规范协调,加之一改无音乐伴奏为有音乐伴奏,展现出更为动人的艺术魅力和时代风貌。由聂存贵主创的《美酒该谁喝》,利用凤秧歌的形式和曲调,推出一个故事情节生动、舞蹈表演细腻的歌伴舞节目,在山西电视台《五彩缤纷》栏目演出后好评如潮。

  近年来,凤秧歌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犹如民间艺术的奇葩绽放出更多风采。( 来源:山西日报)

主办单位:山西省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