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是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座落在钟灵毓秀的六朝古都南京中山陵风景区,校园内曲塘潋滟,佳木葱茏,碧草如茵,花香流溢,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南京理工大学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先后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几个发展阶段。经过近五十年的建设,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教等多学科综合配套、协调发展的理工科大学,是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现隶属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1998年9月,江泽民同志为学校亲笔题写了"南京理工大学"校名。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信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动力工程学院、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还建有研究生院、成人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中英合作)、紫金学院(公有民办)和软件学院。 学校现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 拥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覆盖13个一级学科的29个博士点、覆盖26个一级学科的54个硕士点,以及分布于工、理、经、管、法、文、教等7个学科门类的52个本科专业; 此外还具有MBA(工商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有权招收外国留学生。
学校具有教授任职资格整体审定权,可自评增列博士生导师。现有教职工3010人, 其中专任教学科研人员1420人,有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博士生导师130人,教授、副教授940人。 学校目前共有各类在籍生27300人,其中研究生4210人,在校本专科生15860人。
学校立足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原则,以“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谐统一为目标,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全校有800多人次获得国家、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奖、优秀课程奖等教学奖励500余项; 在总共14次江苏省高校大学生数学、物理竞赛中, 学校团体成绩10次名列第一。 近两年中,学校有3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学校曾成功地承办了第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荣获理工类高校团体总分第一。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已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五十年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近7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深受社会各行业的欢迎和赞誉。
学校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技中心,为全国首批专利工作试点单位。学校设有科学研究院和30余个各类研究机构,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了一批重点科研基地,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学校科技经费逐年上升, 从1998年起,连续四年科技经费超亿元,2001年达1. 94亿元。“九五”期间,学校共完成科技活动总经费5.3亿元,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7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项。学校重视科技创新,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1年被列为十所"全国专利工作试点示范高校"之一。学校与南京市白下区政府等单位联合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被列为江苏省级大学科技园,并被教育部、科技部批准启动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设,为学校推进成果转化、加强社会服务构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学校校园占地178公顷,校舍建筑总面积7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亿元,各类基础设施齐全,后勤服务系统完善。现有实验室52个,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元; 12400平方米的图书馆藏有中外文图书文献120余万册; 拥有2个标准运动场、4000平方米的室内体育馆等完备的体育设施。学校建有全国高校首家学生电视台,定期播放电化教学和新闻、文体类节目。
学校与美、英、法、德、日、俄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九五"期间,邀请来校工作、讲学和交流的国外专家学者近九百人,派出留学、合作研究和访问的教师近五百人次。学校与英国中英格兰大学开展了联合办学,已有两届共数十名学生顺利赴英深造。1994年,学校成立了由多家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组成的南京理工大学董事会, 40多家董事单位在学校设立奖教、奖学基金。
在新的世纪,南京理工大学将继续秉承和发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水平和效益,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目标而努力奋进。
江苏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