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直属教育部领导的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其前身是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时,上述两院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54年被当时的政务院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1972年搬迁至扬州,与当时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搬回南京,恢复为南京农学院。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名为南京农业大学。1996年和1997年分别通过原国家教委和农业部组织的"211工程"部门预审和立项评审,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之一。1999年4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200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研究生院。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办学规模。全校各类在校生共有22000多人。其中研究生2500多人,本科生11800多人,专科及高职生1000多人,成教生7800多人。
--教学机构。全校现有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园艺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含渔业学院)、动物医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土地管理学院、工学院(含乡镇企业学院)、理学院、人文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6个学院。另设有金陵研究院、成人教育学院、长江学院和日语培训中心等。
--学科专业设置。现有9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点、33个博士学科专业、50个硕士学科专业、4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以及包括成人教育与干部培训在内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400多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博士生导师156人,硕士生导师334人,有国家、部级专家35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专家4人,获“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岗位4个),教授、副教授500多人。
--科学研究。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大豆改良工程中心,7个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1 个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71个各级研究中心、研究所、研究室。近十年来,共获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奖450项,其中国家级奖60余项。学校积极利用自身学科及人才优势,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累计创造效益300多亿元。多次被江苏省和南京市政府评为科教兴农、科技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先后与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正式的校际关系或项目交流合作关系。
--办学条件。校区总面积120公顷,各类实验场、站面积410公顷,校舍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图书资料收藏量128万册(部),拥有大量的电子读物和先进的网络检索查询系统。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校园环境优良,是南京市花园式单位和绿化先进单位。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近几年来先后通过了江苏省党建工作优秀评估和校风建设优秀单位评估,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南京市农村帮扶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委系统优秀教工之家"等称号。
—学校建设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南京农业大学建设成为农、理、经、管、工、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在教育质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都得到明显提高,整体实力达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先进水平,主要办学指标居于我国同类高校的前列,主干重点学科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特色的知识创新与扩散基地,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中心。
江苏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