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关公文化

“河东文化”中的关公与盐文化之渊源(一)

发布时间:2015-08-11 14:47:08

  运城盐池位于山西省西南端的古河东地区。它南临中条山,北滨峨嵋岭,东仰太行,西望大河;东西长,南北狭,周围高,中间低,形状好似一个天然的浴盆,又像一条洁白的玉带。它是天然形成的封闭型内陆盐湖。

   运城盐池是河东大地上一颗历史悠久的璀璨明珠。

   在远古时期,它被称为“盐贩之泽”,后世又被称为“(gǔ古)池”、“河东盐池”、“解池”;由于运城的建立,又使它得名运城盐池。这里出产的盐曾名苦盐、颗盐、大盐、解盐、河东盐;后来,又以潞村(运城建城前名潞村)而得名为潞盐,并延用至今。

  在运城盐池的百里盐滩上,流传有许多优美的、想像丰富的关于盐池形成的神话。一个是神牛造盐池的神话。

   据说在很早很早以前,无论是在天宫,还是在人间,盐都非常稀缺,金贵。天宫里有一头神牛,把玉皇大帝的盐偷吃了,玉皇大帝知道以后,大发雷霆,就把神牛贬到人间来,让牛受苦受难。神牛来到人世间,先后去过中原大地、江南水乡、塞外高原,想寻找一个地方,为人类造一个盐池,但是,它美好的愿望却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因而到处碰壁。那里的农人、渔夫、牧民,都不愿意让它占据他们的农田、湖泊或牧场造盐池。后来,神牛来到了黄河之滨的中条山下,这里的山民对它十分欢迎,愿意让它落脚;于是,神牛就卧在中条山下,躯体化成了一个盐湖。神牛像希腊神话中的天神普罗米修斯从天堂盗得火种带到人间造福人类一样,从天宫将盐带到了人间,自我牺牲,造福人类。

   第二个是麒麟造盐池的神话。

   传说,有一头麒麟,曾出现在古龙门附近,当地人不知是什么动物,以为是怪,便群起攻击,麒麟撒了几滴尿便离开了龙门,撒的尿却化作了盐碱滩。这头麒麟后来来到了中条山下,撒了一泡尿,便形成了盐池。

   第三个神话是说蚩尤的血化成了卤水而形成盐池。

   传说中的蚩尤是远古时期东夷族部落的首领。蚩尤兄弟众多,不安于在东方,便到中原的黄河流域来与轩辕黄帝争斗。黄帝得到玄女授予的兵法,在中冀阪泉这个地方把蚩尤打败,并将他杀死,而且把他的躯体支解了。他的血液流入运城盐池,化成卤水,卤水可以晒成盐,供世世代代的人食用。由于蚩尤的躯体被支解,所以,其地便得名为“解”,就是现今的山西解州。在运城盐池东南边有一个蚩尤城,传说是蚩尤的葬处,那里有蚩尤冢。蚩尤城现名为从善村。

  走出神话的氛围,进入科学的殿堂,才能探知运城盐池形成的真正原因。远在新生代初期,由于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的作用,在现今中条山区发生大面积的地层沉陷运动。这次地壳变化,向北波及到峨嵋岭,向西延伸到陕西朝邑、富平一带,构成了盐池原始湖泊的雏形,并沉积了很厚的淤积层。到新生代第四纪初,又受到新的地壳变化作用,中条山发生垂直升降运动,有的地方凸起来,有的地方凹下去,使中条山北麓造成断裂,形成狭长的陷落地带,盐池从此便形成了。由于盐池位于这一凹陷地带的最低处,所以,每遇山洪暴发,大水直泻而下,形成天然水湖,湖水里含有大量的钾盐、石灰盐、镁盐、硫酸盐以及食盐。这些盐类与早期的淤积层相结合,经过长期蒸发,盐类沉淀,结成很厚的盐层;后来,又由于地壳不断变化,盐层与池水融合,便形成了真正的天然盐湖。

   在古代,运城盐池的幅员较广,是由几个大小不等的盐池组成的,实际包含三个部分:东池。因为在安邑境内,处于几个盐池的东部,所以才称为东池。又因为在几个盐池中它的面积最大,所以,也称大盐池。它方圆约120里,是古代盐池的主体,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运城盐池。

  西池。西池在东池的西部,解州境内,也称女盐泽、小盐池。西池是个咸水滩,因为水中含芒硝量大,所以今名硝池滩。它的面积约为东池的四分之一。西池在历史上曾经产过盐,但是,大都是在东池生产受到破坏不能正常进行生产时,才在西池产盐;待到东池生产恢复正常后,西池便立即停产;到晚清以后就不再产盐了。

   六小池。六小池是六个小盐池的总称。这六个小盐池名为:永小、金井、贾瓦、夹凹、苏老、熨斗。它们位于西池的西边不远处,面积都不大,总面积不到500亩。六小池由于水质不好,条件差,所以平常年份也不产盐,和西池一样,多是在东池遇灾不能生产时才临时性生产晒盐,而且产量极其有限,质量也不好,东池生产一恢复正常,它就和西池一样停产。到清代光绪年间,六小池便分别两次被彻底平毁,从此,六小池便成为历史的名词了。

   一、 河东盐文化的历史渊源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而位于黄河中下游汇交处的河东地区,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是中国文化孕育、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坐落在河东这块宝地上的运城盐池,长久以来,以它特殊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池盐文化,是河东文化宝库中的珍宝,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

   1 河东史前文化与运城盐池

   河东史前文化的蕴藏极为丰富。在1965年公布的山西省第一批新旧石器时期的25处文化遗址中,就有14处在河东。引起世人注目的有:西侯度文化遗址。在中条山南麓,黄河北岸的芮城县西中瑶乡西侯度村东北方土山后,距芮城县城35公里,距今已有180万年。过去,考古学家认为60万年前的北京人开创了人类用火的新篇章。但是,西侯度文化遗址出土了烧骨,把人类用火的历史向前推溯了120万年。这是迄今所知的中国和世界人类用火的最早发现。稦河文化遗址。在芮城县境内风陵渡乡的稦河村附近,距西侯度文化遗址仅3.5公里。据考证,距今有60万年的历史。坡头文化遗址。位于芮城县东北17公里的岭底乡坡头村一带,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金胜庄文化遗址。在芮城县西13公里的大王乡金胜庄一带,亦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西阴文化遗址。在夏县城北12.5公里的西阴村,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崔家河文化遗址。在夏县城北15公里的崔家河村北,亦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南海峪文化遗址。在垣曲县毛家湾镇店头村附近,这是目前山西省惟一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洞穴遗址。

   除上述芮城、夏县、垣曲等县外,在河东大地的绛县、新绛、万荣、闻喜、永济、平陆、河等县市,都分布有大片密集的史前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这一大片古人类文化遗址,以其丰富多彩的出土文物,展示了古人类文化发展的灿烂光辉,确定了河东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历史上不可忽视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分布于运城盐池周围50—200公里间的一大片土地上,东南西北,四面八方,密度很高。虽然没有出土盐类文物来证实人类早期活动与运城盐池的直接关系——事实上,食盐是没有可能在容器中保存数千年、数十万年到一百多万年而不溶解的,因此,它作为像石器、陶器、骨器、动物化石等一类文物被发掘出土,是没有可能的。但是,早期黄河中游人类围绕运城盐池聚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从食盐对人类的重要性来论证,人类选择这一地区繁衍生息,应当是考虑到了运城盐池的存在和价值的。

  世间各种动物,包括人类这种灵长动物,在生长过程中,都毫无例外地需要食盐的补给,以维持其躯体内生理的需要。据科学测定,正常成年人每日对钠的需要量为1100—3300mg(毫克),对氟的需要量为1400—5100mg(毫克),人体对钠和氯的摄取主要是通过日常的食用盐(氯化钠)而获取的。

  盐在人体生理功能的四个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一是维持胃液中的酸碱平衡;二是调节血液中的碱度;三是维持心脏的跳动;四是维持肌肉的感应能力。

   由于盐对人类是不可缺少的物质,所以,它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河东地区史前人类文化遗址围绕运城盐池密度很高的分布的事实,我们可否得出这样的认识:运城盐池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早期凝聚形成因素中,是应该占有一席地位的,而且是一席重要的地位。

   2 黄帝蚩尤之战与运城盐池

   我国考古学家称中国史前文化有四大区域:一是黄河流域文化区;二是长江流域文化区;三是珠江流域文化区;四是辽河流域文化区。所谓四大文化区域,实际上代表了三种类型的古文化,即中原古文化、北方古文化和南方古文化。其中的中原古文化就是黄河流域文化。而河东地区位于黄河中下游汇交处,是中原古文化的中心地带。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名著《史记》中,把黄帝列为五帝之首。黄帝姓公孙,名轩辕。他是原始社会后期有熊氏部落的首领,黄帝的主要活动区域就是在中原的黄河流域。

  在河东地区,有关黄帝的传说很多。

   传说,黄帝曾在运城盐池傍“海隅”之地寻访到贤人风后。这个“海隅”就是现今运城市解州东门外的社东村,它是风后的故里。至今社东村还有“风后故里”石碣和“风后庙”遗址。风后的确很有本事,据说他发明了指南车,还著有《风后兵法》13篇。由于他在辅佐黄帝时发挥过重要作用,生前被黄帝列为三公之一,死后安葬于山西西南端的黄河岸边,即现今的芮城县风陵渡,地名即因风后而得名。

   河东还有一个传说,黄帝娶的妻子嫘祖是夏县西阴村人。嫘祖是养蚕的始祖,当地人尊称她为“先蚕娘娘”。在西阴村曾有为她修建的“先蚕娘娘庙”。西阴村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曾出土半个蚕茧化石。

   风后和嫘祖,这两个与黄帝有直接关系的传说人物,在河东这块宝地上建立起来的功业,从政治、军事、农桑等不同的方面,客观地证明了河东地区曾是黄帝进行重要活动的区域,他在这块土地上建立了自己不朽的功业。

   黄帝与蚩尤曾在河东进行过激烈的战争。黄帝与蚩尤之战,历来被史学家认为是争夺天下的主宰权,即所谓的“帝位”。司马迁在《史记》里就说:“蚩尤作乱,不用帝命。”蚩尤的反叛行为引起战争。黄帝杀死蚩尤之后,各路诸侯便尊奉黄帝为天子。也有人提出了一种新观点,认为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衣、食就四处寻找丰盛的水源、草原、牧场、山林,以便进行狩猎和农耕。氏族经常迁移,并为争夺自然资源产生纷争,各个有着共同利益的部落就结成联盟,以求得压倒对方的优势。黄帝与蚩尤之战,就是两个氏族部落,为开辟中原优厚自然资源而引起的纷争,而且极可能就是为了争夺“盐”这一特殊的、当时在人类生活的空间里还十分稀缺的自然资源,即为了得到和控制运城盐池。因为在那个时期,运城盐池是在黄帝部族的占据和控制之下,而居住在东方的东夷族首领蚩尤活动区域里,当时还没有发现盐业资源,盐的供给是困难的。蚩尤为了得到部族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大量食盐,便向黄帝对运城盐池的控制权提出挑战,从而引起战争。因为在那个时期,对于一个部族来说,自然资源中的谷物、水源……是广泛存在的,有自由选择的余地;而惟有盐业资源却是不可选择地仅仅存在于某些特定的地域。在科学技术水平极为低下,地下的盐业资源和海水中的盐业资源还不能供人类使用的情况下,表露于地面上能够依靠天日曝晒就能成盐的运城盐池,便不能不被各部族注目。而运城盐池在黄帝部族的控制之下。对黄帝部族来说,这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财富。当时,蚩尤部族凭其强悍之势,诉诸武力,引起一场为争夺运城盐池的盐业资源的战争,这是完全合乎情理、合乎逻辑的。

   黄帝对蚩尤的战争能够取得胜利,和他占有并控制着盐池,从而得到各部族的支持有直接的关系。黄帝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更牢固地控制了盐池;同时,在诛灭他的强大对手之后,也更巩固了他的势力,确立了他的“帝位”。黄帝与蚩尤等部族的多次战争,其结果不仅仅是使黄帝牢固地继续控制盐池,得到和巩固了“帝位”,更为重要的是使黄帝部族与其他部族得以融合,从而形成了在春秋时称为华族、汉以后称为汉族的初步基础。而各部族的融合,才把黄帝推到“华族始祖”的崇高地位。运城盐池在中国原始部族的大融合和华族形成的历史进程中其文化功绩是辉煌灿烂、光照千古的。

   3尧、舜、禹建都河东与运城盐池

   传说,尧、舜、禹都曾在河东地区建立他们的都城。

  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这三代贤王的都城所在地,以平阳距离运城盐池最远,约140公里;蒲坂约为60公里;安邑(禹王城)约为20公里。这三个地方都靠近运城盐池。虽然,这些还属于传说中的帝王所建之都城,不过是部族聚居的中心地罢了;但是,就他们率领部族聚居于运城盐池附近,并建立部族活动中心这一事实来看,利用运城盐池天然优越的食盐资源,促使部族的凝聚、发展、壮大和强盛,这应该说是合乎情理,合乎历史发展本来面目的。

   在原始公社时期,物质极为贫乏,商品经济极不发达。运城盐池盛产食盐,人们食用皆仰给于运城盐池。占有这笔物质财富的部族的经济应该是最为发达的。一方面可以促使本部族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用食盐作为部族间交换的手段,从而起到吸引其他部族,甚至导致其前来依附的积极作用;这就成为尧、舜、禹走上部族盟主地位,先后在河东一隅立国建都之本。如果运城盐池不在河东,尧、舜、禹在此建都就要置疑了,华夏民族的发展也可能会是另一种脉络。

  由于尧、舜、禹先后建都河东地区,帝王都城所在地为中,所以叫做“中国”。最初称为“中国”的就是河东地区,即“中国”一词源起于河东地区。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曾先后建都于安邑、阳城(在今河南省登封县东),斟寻阝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继之建国的商王朝,曾建都亳(在今山东省曹县南)、殷(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随后建立的周王朝,曾建都于镐(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泮水东岸)、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这三个王朝的国都,大都距离运城盐池不很远,位于消费运城盐池食盐的地区。

  由此,我们可否得出这样的认识: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兴起于运城盐池附近;其“直根”在运城盐池这一得天独厚的盐业资源。

   二、池盐生产的发展轨迹

   随着中华民族的兴盛和发展,运城盐池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引起社会与统治者的重视,便是必然的趋势。盐池进入了它的早期开发期。所谓早期开发期,与此前不同的是:在此之前,人类取盐完全是依靠自然界的恩赐,没有可能对此自然资源给予能动的加工;而早期开发却意味着人类对盐池资源主观能动的初加工和开发利用,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 运城盐池早期的生产方式

   运城盐池的盐从它一问世,就是天日晒制,没有经过用火煎煮成盐的阶段。它早期的生产方式是:天日曝晒,自然结晶,集工捞采;其特征是在晒制成盐过程中,不投入人力,坐收自然之利。

   据《周礼》记载:在周代就有了苦盐,不炼而成。苦盐就是出产于运城盐池的盐。不炼,就是不经过煎煮。在周代海盐已经问世,不过,它的成盐不是靠天日晒制,而是由煎煮海水而成盐。将海水煎煮成盐,费时、费力、费财,因此,前人屡有“煮海难”之感叹。相对来说,运城盐池之苦盐不经过煎煮,仅靠天日曝晒就能成盐。含有盐分的池水(卤水),经过风吹日晒,浓缩达到饱和程度,便自然结晶成盐。在自然结晶成盐之后,人们便组织力量捞采起来食用,不再加工;捞采过后,还会再结晶成盐,然后再捞采,反复进行。这就是天然结晶时期,运城盐池生产情况的写照。运城盐池早期的生产方式,明显的是不费晒制工本,能坐收自然之利,很方便于人类,无疑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运城盐池早期的这种生产方式毕竟是原始的,存在着明显的弱点:由于完全依靠天然晒盐,产量没有保证,不可能稳定、持续增加;同时因为不假人力,不事加工,盐的质量不够好。周代把盐池出产的盐称为“苦盐”,顾名思义,所谓“苦盐”就是盐味发苦。为什么发苦?这是因为运城盐池池水(卤水)中含有大量硫酸钠(芒硝)和硫酸镁。在原始的生产方式中,它们都不容易析出,结晶在食盐中,形成盐质发苦。

   运城盐池早期的这种生产方式,沿袭了很长的历史时期。这不是说,它没有改进、变革。改进、变革是存在的,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缓慢的。

   2 唐代以来的垦畦浇晒法

   运城盐池到唐代出现了垦畦浇晒法,这是人们经过长期探索而最终实现的一种重大变革和突破。所谓垦畦浇晒法,就是运用人工,垦地为畦,将卤水灌入畦内,利用日光、风力蒸发晒制成盐,由此彻底改变了运城盐池早期的生产方式。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特别是贞观之治,政治比较清明,社会较长期地处于安宁状态,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经济上,唐王朝采取了一些比较好的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同时,唐代的手工业也有较大发展,科学技术有相当的进步。而对于盐业,也特别予以重视。这都给运城盐池盐业生产技术的突破、生产方式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垦畦浇晒法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出现的。

   垦畦浇晒法在运城盐池的出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史记正义》的作者张守节等都曾在文章中对垦畦浇晒法有过描述,大致的情况是:人工垦殖成晒盐的畦地,畦地旁有渠,有路,有门,将卤水灌入畦地里,再搭配一些淡水,经过日光曝晒,五六日就可以晒成一次盐,盐质洁白如白矾,大小像“双陆”(古代博戏用的子)。

  唐代完成的垦畦浇晒法,和早先的“天日曝晒,自然结晶,集工捞采”的生产方式比较,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特征为:

   一是垦地为畦,人工晒盐。晒盐畦地有一定的规格形式,晒制时有一定的生产工艺流程,改变了过去完全依靠自然力结晶成盐的情况。

   二是在晒制盐的过程中,开始懂得在卤水中搭配淡水,这是根据运城盐池卤水成分的特殊性而采取的创造性措施,从而提高了盐的质量。

   三是加快了成盐速度,缩短了晒盐时间,只要五六天就可以晒制成一次盐。

  垦畦浇晒法的出现,是运城盐池盐业生产划时代的变革,是盐业生产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进步。

  垦畦浇晒法的出现,距今已有约1300年的历史。在当时,海盐各个产区都还靠煎煮成盐。海盐走向制畦晒盐,是在宋、元、明、清时期,才在各个产盐区陆续出现。就是从宋代早期算起,距今也不过900余年。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制畦晒盐的历史只有300余年。因此,运城盐池垦畦浇晒法的出现,在我国和世界天日晒盐史上居于领先地位。

   垦畦浇晒法的出现,使运城盐池盐的产量、质量都有很大提高,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据记载:在唐代宗大历年间,全国盐利收入达到了600万缗,占到全国财赋收入的一半。王宫贵戚、百官俸禄、军队粮饷,都依靠盐利收入支付。当时,运城盐池的盐利收入达到150万缗,占全国盐利收入的四分之一。运城盐池盐利在全国盐利以及全国的财赋收入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垦畦浇晒法的出现,给运城盐池的盐业生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盐法的变革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但是,由于唐代末期藩镇割据,社会动乱不止,五代时期的封建统治王朝,又采取了掠夺性的政策,从而对运城盐池的盐业生产起到了极大的破坏作用。直到宋王朝建立后,运城盐池的生产才步入了一个新的、稳定发展的时期。

   宋代由于实行了较好的盐业政策,巩固和发展了垦畦浇晒法,运城盐池的盐产量和盐利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据《宋史·食货志》的记载:从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到宋徽宗政和元年(1112年)的116年间,运城盐池的盐产量,除有些年份因灾害减产或因其他缘故停产外,其生产趋势是不断增长上升的,大致增长幅度在75—117%之间。从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到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的85年间,除少数年份外,绝大多数年份,运城盐池盐利岁收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增幅在60—618%之间。在全国产盐区中,运城盐池盐利岁收名列前茅,这是非常可观的情况。

   宋朝灭亡,元朝建立,前后历时137年。由于建立元王朝的蒙古族本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其经济、文化都落后于他所取代的宋代汉人政权,元王朝在运城盐池废弃了唐、宋完成并发展了的垦畦浇晒法,恢复了天日曝晒,自然结晶,集工捞采的生产方式,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因此,运城盐池的生产受到破坏,使唐、宋以来出现的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受到挫折,盐产量有较大幅度减少。

   明朝建国之后,在运城盐池逐渐改变了元代倒退的生产方式,恢复了垦畦浇晒法,运城盐池的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重新出现勃兴之势。

   清王朝取代明王朝政权之后,在运城盐池继续实行垦畦浇晒法,并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在盐业政策上进行重大调整,实行“畦归商种”,即由清政府将运城盐池的盐畦租让给盐商晒盐,并向盐商征收畦课(税)。畦归商种以后,运城盐池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盐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盐商既是盐的生产者,又是盐的运销者,集生产、运销于一身,而经运销盐的业务更为有利可图,也由此进一步促进了盐业生产的发展;同时,盐商经过的盐号(盐厂)虽规模大小不一,却都有了相当数量的盐工,劳动中有了分工,有了一套经营管理系统。这样的盐号,其实就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手工工场。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

   3.独特的制盐方法

   运城盐池在唐、宋以后,历经元、明、清三代,虽然在发展过程中有起伏波折,但还是有所发展的。就垦畦浇晒法来说,自唐代出现之后,经过各代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盐方法。

   一是硝板上晒盐。

   垦畦浇晒须有畦地。运城盐池晒盐的畦地——即结晶畦,是建造在硝板之上的,这是运城盐池生产的特点之一。它不仅是结晶畦的构筑问题,而且具有深刻的科学技术内涵。

   硝板是硫酸钠(芒硝)和硫酸镁结合的食盐,其中还包含有少量的氯化钠(食盐)、硫酸钙及不溶解物。学名为Astrakanite,即白纳镁矾。它的颜色呈白、乳白、灰白、灰色;味涩,咸苦,溶于水;一般是半自它形晶体,有时也呈短柱粗颗粒或它形的细小颗粒。是一种品位高、质量好的矿物。

   运城盐池硝板生成的原因,是由盐池卤水的成分决定的。由于卤水中含钠、氯、硫酸、镁,每年到了冬季,便会生成硫酸钠(芒硝)。但是,到了春季气温上升以后,又起逆反作用,分解为氯化钠和硫酸镁。氯化钠在夏季气温炎热时结晶析出,而硫酸镁则留在水中,到秋季温度达到22℃—245℃之间时,就生成硝板。由此反复,一年又一年,硝板便愈结愈厚。硝板的厚度大致在1—35米之间,总储藏量有1600万吨。晒盐的结晶畦就建造在硝板上面,面积不等,有1—2亩大的,也有10亩上下的。硝板表面很坚硬,如同石块一般。硝板下面有蜂窝状的空隙,卤水可以贯流其间,俗称“肚子”。每个结晶畦的四角都打有斗窝,即从硝板表面打个圆形或丁字形的洞直达到硝板底层;也可以在畦里打一条一米宽的沟代替斗窝;其作用是晒制前灌进达到饱和程度的卤水,俗称“换肚子”,达到畦肚子畅通利水,以保证盐能在结晶畦里顺利生成,结晶。待盐结晶生成之后,又可以通过它,将结晶畦里残余的水顺利撤到肚子里去,以便于铲盐。结晶畦每年都要在春天整修,达到平整、光洁、坚实、利水的标准。

   硝板在盐业生产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是化学变化作用。就是利用气温变化的条件,使放进硝板制成的结晶畦里的卤水,能够在适当时机,将硫酸钠和硫酸镁析出成为复盐,附着在硝板的表层,使卤水中氯化钠的含量提高,既有利于盐的结晶,又可以提高盐的质量。

   第二方面是吸热保温作用。在晒制盐的过程中,硝板上的结晶畦和硝板下面的肚子里都有卤水,结晶畦表面的卤水在阳光辐射下温度升高,除促使蒸发外,还会将热能通过硝板传导到下面肚子里的卤水中,使其保持一定的温度。白天,结晶畦里的卤水上有阳光的辐射,下有肚子里卤水的蓄热,上下交攻,促其蒸发。到了夜晚,结晶畦面上卤水温度降低后,而肚子里的卤水由于藏蓄在硝板下,其温度不会迅速降低,这时就会将其保存的热能通过硝板传导给结晶畦里的卤水,使它不致于和白昼形成巨大的温度反差,从而有利于盐的持续结晶。

   第三方面是助长晶析作用。运城盐池盐的生成分为两个阶段,一为结晶核的生成,二为结晶核的生长。晒盐的卤水,由于化学变化的作用,使食盐结晶析出,首先成为结晶核。这些结晶核在硝板上昼夜温度变化适宜的条件下,便能够徐徐生长,最后凝结为颗粒大、形体完整、色彩洁白的食盐。

   运城盐池在硝板上制畦晒盐,是前人长期实践的智慧结晶,是在运城盐池特定环境中的独特创造。在国内和世界天日晒盐的产区中,还没有发现同一类型例子。

   二是卤水中搭配淡水。

  运城盐池在晒制盐过程中,须给晒盐的卤水中搭配淡水,这在天日晒盐中也是非常独特的现象,是其他天日晒盐区中所没有的。搭配淡水最早的记载是在垦畦浇晒法出现的唐代。可见,它是由来已久的。而且,搭配进卤水中的淡水质量越纯净越好。如果盐在结晶过程中遇到适当的雨水,由于雨水最为纯净,所以,产的盐质量就最好,被称为“雨水盐”,是盐中佳品。

   按一般理解,晒盐的卤水浓度愈高愈好,搭配淡水,使卤水稀释,无疑起到逆反作用,不利于结晶。运城盐池历来要给卤水搭配淡水,似乎不合常理。这种怪异现象,是由晒盐的卤水决定的。由于晒盐的卤水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硫酸镁、氯化镁。卤水的饱和浓度一般在30°左右,但浓度并不意味着含盐量的高和纯净,因为还有上述硫酸镁等成分在内。在这种条件下,盐在结晶过程中,硫酸镁等成分就不易析出,而会随着盐的晶核生成,因此,就会影响盐的质量,盐质不纯净,会发苦。搭配淡水后,一方面使卤水浓度稀释;另一方面,由于淡水温度低,卤水温度高,咸淡调和便使温度得到调整,降低到硝板生成所需要的22℃—24.5℃之间;在此条件下,通过化学变化作用,卤水中的硫酸镁和硫酸钠先后析出,并结合附着于硝板,卤水便得以纯净,盐分便增高,就极容易结晶成盐。

  搭配淡水的另一作用,在于使结晶在结晶畦里盐与硝板表层的结合不很坚实,铲起来容易。如果不搭配淡水,由于硫酸镁的参与结晶,会使盐与硝板的表层结合相当紧密、坚实,铲盐时就会困难、费力,而且盐质不好。

   搭配淡水有两种方法,一是先往结晶畦里灌进卤水,然后再灌进淡水;二是卤水和淡水同时灌进结晶畦里。搭配的淡水不宜多,应该适度。如何才算适度?全凭工头用手伸到水里去测试,“手感”适度完全依靠“经验”。直到解放以后才用仪表测定。

  三是“南风起盐始生”。运城盐池在晒制盐的过程中要借助南风,这也是它的特点之一。在运城盐池流行有一种说法:“南风起,盐始生。”

  天日晒盐,阳光是成盐的重要因素,但是,风力也不可缺少。运城盐池夏季多南风。认识南风与成盐的关系,可以追溯到虞舜时期。传说,虞舜曾在盐池之畔,抚五弦之琴,作了一首《南风歌》,歌词为:

  南风之薰兮,

  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

  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它道出了南风与运城盐池的盐生成的关系,反映了人类当时对自然界认识的高水平。自然界的南风可以“解愠”、“阜财”,有利于民。那么,南风在运城盐池晒制盐的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       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天日晒盐过程中,阳光曝晒卤水会产生水蒸汽。如果在绝对静止的空气中,这些水蒸汽只能飘浮在结晶畦上,形成一个隔离层,影响阳光的幅射,这就会对卤水的继续蒸发产生不利影响。而南风吹拂,将飘浮的水蒸汽不断驱走,便会使阳光直射结晶畦里的卤水,促使其持续蒸发,从而促进盐的生成。

   另一方面,当南风吹拂盐滩时,除了驱走结晶畦上飘浮的水蒸汽之外,还会促使结晶畦里的卤水微微波动;卤水在不断的波动中会比静止状态时增加承受阳光曝晒的面积,这也会促进卤水的蒸发,有益于盐的生成。

   在运城盐池,除南风之外,正东风也能够促进盐的生成。但是,如果在晒制盐的过程中遇到东北风或西南风,便会出现一种特殊的现象,就是结晶畦里的卤水会变成如同滚沸的米粥一样,盐工称这种现象为“粥发”。这种粥状的盐味道苦,盐色不好,不能食用,须将它刮起来抛弃掉。东北风和西南风不仅仅会形成“粥发”的现象,而且,还会形成“饼干”状的块体,那也是劣质的盐,不能食用,也要抛弃掉。

   形成“粥发”的因素有三:一是风力,在夏、秋之季,运城盐池多是南风和东风,而东北风和西南风是少有的。如果出现了东北风或西南风,而且风力过大,便会搅动结晶畦里的水不能正常结晶,又会使气温骤降;二是卤水受东北风、西南风的影响,温度会迅速降低,即使有硝板下的卤水的保温调节作用,也不能维持其正常的水平;三是卤水在气温低的条件下便产生一些化学变化。只有在这三种因素具备时,晒盐过程中的“粥发”或“饼干”现象才会形成,而且这也是晒盐过程失败的现象。

   运城盐池天日晒盐中的这些独特之处,是一种特殊的科技文化现象,是垦畦浇晒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成熟的标志,为世人津津乐道。

主办单位:山西省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