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双创新闻

“双创”,“三严三实”在海口的伟大实践

发布时间:2015-12-17 11:22:58

  四个多月来,经过“严”字当头的“双创”模式的历练,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以“严”的精神修身、用权、律己,提升了党性修养、增强了宗旨意识、强化了自我约束,从过去习惯性的“推、等、靠、要、庸、懒、散”,向现在的主动身体力行“5+2、白加黑”、“钉钉子”、“马上就办”和“拍拍看”的“四种精神”转变,人心思进、人心思干蔚然成风。

  “实”处着力的“双创”精神

  践行“三严三实”,须在“实”处着力。海口“双创”,本身就是一个再次谋事创业的过程,是一个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过程。

  近年来,海口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多“短板”和不足,不仅与其他省会城市差一大截,也比省内兄弟市县慢半拍,与省会中心城市、海南“首善之城”、现代化滨海城市的定位不相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双创”是海口提升城市品质、推动改革发展、造福全市百姓的内在要求,是为了谋城市管理提升的大业,谋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业,谋建设百姓幸福家园的大业。

  “双创”开展四个多月来,始终贯穿着一个“实”字——

  措施实。为有效推动“双创”,成立“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都是领导小组的组长;组建市“双创”工作指挥部,统筹、协调、指挥全市“双创”工作;建立市级领导挂点和机关单位包点的责任制。

  改革实。为革除不适应“双创”工作的制度,出台《关于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的决定》及三个配套实施方案,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全市城市管理的资源、权限、人员配置配备均下放到区、街道(镇),激发了基层的活力。

  行动实。市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无论节假日,市主要领导白天深入基层调研、夜晚暗访和巡查,督促各区、各部门高速运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持续发力、动真碰硬,以愚公移山之志砥砺前行,实现了“双创”不断推向深入。

  在“实”处着力,是因为“双创”不是表面工程和面子文章,必须苦练内功,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实现城市外在形象的根本改观和内在品质的实质提升。

  “双创”开展四个多月以来,真抓实干的“双创”精神得以凝聚,全市各级党员干部以“实”的作风谋事、创业、做人,下基层、进社区的多了,想实招、干实事的多了,不辞辛苦、任劳任怨的多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正能量不断传递,党的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夯实,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三严三实”让海口“双创”结硕果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和深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海口“双创”为民、惠民的理念和“三严三实”的要求一脉相承、高度契合。

  “双创”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改善生活环境,增进百姓福祉,建设全市人民的幸福家园。为此,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新阳多次强调,要把密切联系群众贯穿“双创”全过程,要使百姓在“双创”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让“双创”成为名副其实的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

  正是因为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海口市“双创”也得到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最热烈的支持和最广泛的参与。正是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短短四个多月,海口的道路更加干净整洁,园林绿化更加美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交通更加文明有序,食品安全更有保障,政务服务更加快捷……这些变化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提升了幸福感和满意度。正是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让海口在短短四个多月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赢得了游客的赞誉和岛内外媒体的广泛报道与称赞。

  如今,“双创”成了海口全市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转变作风的过程和载体,越来越多的干部主动为困难群众的生计想办法、谋出路、谋利益,助民惠民的举措越来越多,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如今,“心中有群众,‘双创’才会赢”,已经成为海口“双创”工作中的响亮口号,成了全市上下认同的一句共识。事实证明,“双创”是“三严三实”在海口的落地生根,“双创”是“三严三实”在海口结出的丰硕成果,“双创”是“三严三实”在海口最生动最伟大的实践!

主办单位:海口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