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23日讯(记者陈小毛)沿着三角梅盛开的绿色长廊,走进海口火山公园南麓,层层叠叠的百年野生荔枝树,掩映着一座怡静秀雅的火山村寨。继昨天考察我市城区“双创”广场、居仁坊等“双创”工作示范点后,今天上午,由汪啸风、王广宪、符兴、王学萍等10多位省级老干部组成的考察团,又来到了我市偏远的羊山地区——秀英区石山镇美社村,在考察了我市城区“双创”巨变后,又实地参观我市农村地区“双创”新变化,指导我市“双创”工作,为共谋海口改革发展再献良策。
市政协主席王云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忠云陪同考察。
美社村原名福兴村,宋朝时建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由于地处我市偏远的火山羊山地区,该村地少干旱,村民生产和生活困难,多年来,村民甚至连干净的水也喝不上!村容村貌环境卫生脏乱差。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秀英区委区政府科学统筹城乡发展,依托海口火山公园区位和游客资源优势,突出火山独特历史文化特色,带领火山羊山地区群众致力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特别是从去年7月31日我市全面启动“双创”工作以来,我市将“双创”工作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生态文明村建设、海口最美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一起抓,使得这个原先环境脏乱差、连干净水也喝不上的贫穷落后的火山村寨,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获得了“省级文明生态村示范点”、“海南省和全国美德在农家示范点”、“全国平安家庭先进示范村”、“海南十大文化名村”、“海南十大最美乡村”等荣誉。去年,该村人均收入达13388元。
“‘双创’不仅仅使海口城市市容市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像美社村这样偏远的羊山农村地区,我们也实实在在看到了巨变。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海口的‘双创’即使在农村,也有较好的特色产业作支撑,这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在参观完美社村农家乐、施茶村石斛种植基地和石山镇互联网农业运营中心后,海南省委原书记汪啸风告诉本报记者,“双创”不仅使海口城乡发生了巨变,更使广大干部作风有了好的转变,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不过,‘双创’是持久的、艰巨性的工作,非一日之功,还有一些需要在发展中不断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有更多群众的充分理解、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
“这几年,秀英发展较快,特别是去年海口‘双创’工作全面启动后,‘双创’强劲拉动了经济发展。”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符兴在今天的考察现场告诉记者,由于环境的改善,大企业、大项目不断进入,去年,秀英区固定资产投资达300多亿元,占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四分之一。秀英的火山特色历史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具有后发优势。
“海口‘双创’工作从去年7月底全面启动至今不到一年,无论是城乡面貌、干部作风和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的确发生了巨大变化。”省政协原副主席林安彬说。
“事实也证明,海口的‘双创’工作,符合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毛志君说,这充分表明,海口市委市政府去年全面启动“双创”工作,高瞻远瞩,取得了实效,也因此深得民心!
“海口市要不断巩固‘双创’成果。”省委原常委、省纪委原书记刘学斌建议,要不断巩固“双创”成果,坚持加强领导是关键,努力提高人民群众道德文明素质是根本,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是保障,强化监督是手段。
今天下午,省级老干部考察团还考察了海口骑楼老街的保护和建设情况,实地观看骑楼老街风貌、骑楼沿街旅游文化类新业态,并在骑楼老街“自在咖啡”楼观看了琼剧表演和旗袍秀表演。“实地考察海口骑楼老街后,感受到海口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海口现代人传承历史文化的功绩!”海南省委原书记汪啸风告诉本报记者。
主办单位:海口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