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是位于东经116°56´至117°08´,北纬23°23´至23°29´,闽粤交界海面上一座葫芦形的海岛,一颗镶嵌在北回归线上的明珠,一处著名的台胞祖居地,一个以“南澳一号”古沉船、海滩宋井、美丽青澳湾而吸引中外游客的四A级旅游区。它古称“井澳”、“白城”、“瀛南”等,面积128.35平方公里,连同22座“卫星”小岛,面积共130.91平方公里。明清时军事上设总兵府,行政上分闽粤共管,其一半即深澳、隆澳属饶平县管辖,另一半即云澳、青澳属福建省诏安县管辖,但在清雍正十年(1732)起设海防军民府由同知(比县长稍大)统管并隶属于粤,至1921年才成县之建置归粤。举世瞩目的12公里长南澳大桥,于2015年元旦建成通车以来,海岛旅游业兴旺发达,南澳进入各种发展的快车道。
因南澳是渔岛,自古民以海猎为主谋生,但天有不测风云,海有难预潮涌,海途多险,吉凶难料,海利多寡也难测,常有渔船遇难、渔民溺亡,故岛上世世代代渔家男女,祈祷一帆风顺,出海大赚,就寄托神明保佑,对神明比大陆人更分外崇拜,尤其对海上女神妈祖特别敬仰。因此,妈祖文化也就在岛上民间信仰中首屈一指,灿烂多姿,于潮汕妈祖文化中独具风韵。
一、 小岛妈庙21座
据我们汕头市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潮汕妈庙》采访组,于2013年7月到南澳岛各乡调查,这个仅百余平方公里、8万人口之小岛,竟然天后宫多达21座!若按面积、人口比例来算,恐怕它是全国最多妈庙之县。众庙从1950年起特别是“文革”中大受破坏,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由岛民和台港澳同胞、华侨捐资重建,香火复旺。今把各庙列表简介如下:
南澳岛天后宫一览表
2013年7月林俊聪制
具体 地址 |
创 建 年 月 |
现 状 |
建筑面积(平方米) |
重 点 文 物 |
现任理事长 |
备 注 |
1、深澳天后宫:深澳镇临近盐场 |
宋时番舶建(960—1127) |
重建(自1995年至2012年分三期) |
358(另建厨房、卫生间50平方米,阔埕约1000平方米) |
两支盘龙石柱、南澳总兵题匾、道光碑记、明万历《南澳山种树记》等。 |
蔡瑞杰 |
1981年9月20日县政府首批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据2013年7月7日黄昏至越早重访。 |
2、吴平寨天后宫:深澳镇吴平寨村公路旁 |
清雍正年间(1723—1735) |
重建(2010年告竣) |
63 |
吴得 |
据2013年7月7日黄昏采访。 | |
3、石狮天后宫:深澳镇石狮头至金银岛之间临海处 |
明万历年间(1573—1620) |
重建(1998年告竣) |
50 |
同上。2013年7月8日蔡瑞杰先生介绍。 | ||
4、屿仔头天后宫:深澳镇屿仔头(也称“白沙湾妈庙”,位于青蛙石西侧) |
清朝(1644—1911)初年 |
重建(2013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生开光,从白沙湾移此) |
39(其中亭24.4平方米) |
据2013年7月8日午采访。每年轮流,当典公者负责管理。 | ||
5、走马埔天后宫:深澳镇走马埔村中 |
清雍正(1723—1735) |
重建(2013年1月25日告竣) |
47 |
程俊添 |
据2013年7月8日午采访。 | |
6、馆尾天后宫:后宅镇馆尾路金山北麓(原名“金山古庙”,俗称“馆尾庙”) |
明朝(1368─1644) |
重建(2005年8月告竣) |
330(另有慈念觉苑佛堂楼260平方米、办公楼400平方,库房33平方米) |
光绪十四年(1888)所刻门匾“天后宫” |
林元辉 |
据2013年7月6日重访。列入1999年9月24日县政府公布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系县妈祖文化研究协会所在地。 |
7、下 天后宫:后宅镇石路下 (故俗称“下 庙”) |
明朝(1368─1644) |
修建(1998年末完工) |
106.6 |
大门古柱刻着妙联“天司复帱恩膏普,后载尊亲俎豆香。” |
柯瑞平 |
据2013年7月6日下午采访。1999年9月24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
8、龙地天后宫:后宅镇龙地村头 |
明末清初 |
重建(2010年12月告竣) |
225 |
余金松 |
据2013年7月6日下午采访 | |
9、宫前天后宫:后宅镇宫前村头 |
清乾隆(1736─1795) |
修建(2002年八月初八日告竣) |
82.5 |
古瓷香炉,高约0.4米,直径约0.45米,有“天后元君”四字。 |
蔡振荣 |
同上 |
10、山边天后宫:后宅镇山边村(隆澳至云澳公路旁) |
清朝(1644—1911)初年 |
重建(1996年10月告竣) |
120 |
据2013年7月6日下午采访 | ||
11、西山天后宫:后宅镇西山村 |
清朝雍正戊申(1728) |
重建(1994年) |
120 |
同上 | ||
12、羊屿天后宫:后宅镇羊屿村路旁 |
清朝(1644—1911) |
重建(2003年3月) |
约30 |
同上 | ||
13、中柱天后宫:云澳镇中柱村(原称“灯柱妈宫”) |
清康熙(1662—1722) |
重建(20 10年告竣) |
438(另有110平方米佛祖厅、二层楼共800平方米) |
门石匾刻“乾隆丙申四十一年(1766)瓜月(7月)谷旦立,天后宫,邑人陈定举。”康熙六十一年《奉广东督抚两院会禁云澳网桁碑记》、1928年《云澳清匪殉难烈士》碑柱。 |
陈大西 |
据2013年7月7日午采访。列入1999年9月24日县政府公布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
14、澳前天后宫:云澳镇澳前村临海处 |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之前 |
重修(1996年告竣) |
153 |
门石匾刻“乾隆甲寅(1794)孟春重建,天后古庙。”明万历四十二年 月《皇明两院详允海桁禁示碑记》。 |
老锦 |
据2013年7月7日上午重访。2009年6月1日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 |
15、山边天后宫:云澳镇山边村头 |
清康熙四十年(1701) |
重建(2006年11月告竣) |
105(其中亭24平方米) |
庙外长廊嵌清一块开田碑记 |
据2013年7月7日上午重访 | |
16、荖园天后宫:云澳镇荖园村中心 |
清康熙(1661—1722) |
修建(1988年告竣,1997年再修) |
82 |
吕龙秋 |
据2013年7月7日上午重访。 | |
17、长山尾天后宫:黄花山国家森林公园长山尾码头山腰 |
明永乐二十年(1422) |
重建(1995年告竣,移址扩大) |
277 |
|
据2013年7月6日上午采访。 | |
18、山岗天后宫:青澳管区山岗村 |
清乾隆(1736—1796) |
重建(2006年12月告竣) |
289 |
张乌佛 |
据2013年7月7日中午采访。 | |
19、后窑天后宫:青澳管区后窑村 |
清雍正十三年(1735) |
重建(2008年12月告竣) |
124 |
谢炳盛 |
同上 | |
20、六都天后宫:青澳管区六都村 |
清嘉庆八年(1803)秋月 |
重建(2007年11月告竣) |
200余 |
林得 |
同上 | |
21、九溪澳天后宫:青澳管区九溪澳村头 |
清朝顺治(1644─1661) |
重建(2011年10月告竣) |
100余 |
赖庆祥 |
同上 |
二、小岛妈祖文化主要载体:正月游神
南澳岛的妈祖文化,最精彩动人的篇章,是在每年农历正月,盛行游神、走社、游灯、扮景、“火马”等活动,内容丰富,热烈壮观,但各村日子不同,形式有别。
(一)隆澳的游神
(1)元宵是游馆尾妈祖之正日。
这是全隆澳(今后宅镇,是县城)每年游神之先,为馆尾妈祖庙(位于隆澳金山脚下)妈祖出游之正日。附近的下 妈祖庙(位于隆澳中心)妈祖、前江关帝庙的关帝及其周仓、关平,伽蓝爷、石亭土地公妈、石牌土地公妈、土地娘一起陪游,都先从各庙扛至下 妈祖庙前集中。
中午1时起,在人群挤挤、香火兴旺的下 妈祖庙前的阔埕上,在乡绅指挥下,先点响置于地面、相距近米的3枚地铳。它由高约0.1米、直径约0.2米的竹筒,舂上火药而成,爆炸声很响,似铳声。地铳响后,即点放震耳欲聋的鞭炮(连成很长之串,挂于2支大桅,约需响半小时。与此同时,8名壮汉,健步走进庙内正厅,在两位老大(即乡坤)扶妈祖坐进轿后,就扛起走出庙门,至阔埕歇下。待鞭炮全部燃放完毕后,就扛轿开始游神。
俗话说:“大官押尾”。游神队伍很长,馆尾妈祖轿排在最后。开路先锋是4人分两边打马头锣;接着是执标队,两边各约30人;再接着是扮景队,每边也各30人;继而是锣鼓弦乐队,每边各二三十人。后又是执标、扮景、锣鼓,如此配搭,共有10余个锣鼓队。游行路线,是经过营盘前、西街、顶鱼街、港仔脚、下 庙脚、沟仔下、盐埕围。按此路线,连游3遍。游神过程,所到之处,各家户主人在门口燃放鞭炮,故炮声不绝。富有人家,还在门口摆三牲(猪肉、鸡、鱼)、粿品匣、菜碗于桌上,烧香跪拜接神,轿便暂停再扛行。3遍游毕,各神轿扛返到营盘前,已是下午5时余,便暂停。这时,除留下馆尾妈祖及其附属之轿外,其余之神轿扛到下 妈祖庙歇夜,但关帝不能进住而在庙后葫芦仔脚戏馆寄夜。
约6点钟时,便“跑妈祖”,即对馆尾妈祖进行“缠轿”(折掉轿之上部,缠紧轿身、神像、以便于扛着快跑),然后由4位壮汉,扛轿猛跑进西面约500米远的妈祖庙(扛轿跑庙俗称“走社”)。开路先锋,是60人以上(分站两边),各打铜锣,后面约百人(也分站两边)各手执“火马”(由竹竿顶端包皮棉蕉油点火而成),皆跑步前进。妈祖轿前,有手下二女婢、附近山尾土地公、妈四轿。迎妈祖返庙时,庙前阔埕大放鞭炮,入庙门时再放三枚土铳。妈祖进庙坐原位后,庙内摆有10只桌,上摆牲礼拜之。
(2)十六日是游下 妈祖之正日,是夜抢神像。
这天轮到下 妈游神之正日,除元宵馆尾妈祖及其附属已入庙外,其余神像再次陪游。游神方式、时间、路线与昨天一样,只不过“跑妈祖”前是歇在石路头。除关帝继续在戏馆寄夜外,其余神像皆随妈祖跑入下 庙,安置在神龛上。
是夜抢神像,为游神活动中最激动人心的场面。它是这样进行的:
入夜约7点钟时,庙内在威望最高的乡坤或秀才主持下,叱声:“抢神像!”来自伽蓝庙社、石亭土地庙社、石牌土地庙社的3位壮汉代表,从庙内角同时冲至龛前,动手抢寄在 龛顶的伽蓝爷,石亭土地公、妈,石牌土地公、妈神像,然后跑到庙门,传给槛外同社接应的人马。但是,槛外三社各有一群身强力壮者,既可接过庙内同社代表,传来的神像又可阻挡他社人员前去接神,故槛外乱哄哄。据封建迷信说法,若是伽蓝爷先出庙入轿扛跑,则是年“好海利”(因该社多是渔民);若是石亭土地公、妈先出庙入轿扛跑,则是年“好盐利”(因该社多是盐民);若是石牌土地公、妈先出庙入轿扛跑,则是年“好商利”(因该社多是商贾),故各社壮汉互不相让,奋勇争先。那一社若把要抢之神像成功地传到庙外,则由本社一帮代表快速护送至10多米远的轿内,马上扛起来,由打锣队、“火马”队跑步作开路先锋,跑向该社庙内,把神像摆上原位。
抢神像中,各社都安排有三套人马:庙内抢神、庙槛接神、庙门外护神。这就需要各自挑选大力士“参战”。抢神的人们,一个个赤着胸穿着背心短裤,而在这寒夜中身上还冒汗哩!石牌土地公庙社多是商人,体力当然不如捕鱼、扒盐体力劳动者,故他们为取胜,常雇请力气大者“参战”。三方都互不相让抢神像,会不会引起伤害武斗?一般是不会的,因为大家都很遵照迷信规距,只是出力抢神,不去伤害他人身体(违者会“受到神的惩罚”)。
由于庙外送神像时一片混乱,又是夜间,故曾出了一个笑话,就是把石牌土地妈像,被误抢进石亭土地妈坐轿里,扛进石亭庙过夜。天亮,庙祝发现,就请回石牌土地庙,却见它摆上不久就倒下去。庙祝摔杯:(即茭)问土地公说不要土地妈是吗?竞摔到圣杯(即同意),只得把土地妈移到石亭庙。又问石牌土地公同意再刻一尊土地妈否?摔不到圣杯(即不同意)。于是,人们就把此事称为“石牌土地公休妻”、“石牌土地公守寡”,“石亭土地公娶二妻”。
(二)云澳的游神
(1)初六日轮流游大乡众神。
这是云澳区每年游神之先。从早饭后至傍晚,西畔乡、南台乡、中柱乡,分三批游神,游毕分别扛神走社,归返各庙。
第一批,游西畔乡神。早饭后,位于大乡(包括中柱、南台、云星、西畔四乡)西端滨海北帝(即玄天上帝、真武帝)爷庙前,西畔乡人开始起社,把庙里北帝爷、寒唐爷及邻居新宫老爷公(三山国王),分别请进3台有銮架的彩轿里游神。
第二批,游南台乡圣王神。中午,南台乡民扛着港口圣王庙神、恩主爷神(庙原在圣王庙西200米处,今神像寄放在圣王庙内)两台轿,游过溪仔头、街路,约2点多钟归庙。
第三批,游中柱乡妈祖神。午后约3点钟,中柱乡民扛着妈祖庙里的妈祖及其千里眼、万里耳和北帝爷(庙原在妈庙后约200米处,今神像寄放在妈庙内)4顶轿出门,至海滩转东,游过街路、圣王庙前、溪仔头,扛返妈祖庙时已是傍晚了。
(2)初七夜扛妈祖游灯。
白天休息。夜里,中柱乡民扛着妈祖庙里的妈祖各神,开展游灯活动。成百以上渔民,各用木架缚紧掇鱿照火用的大汽灯(相当于500光电灯),列于两旁行进,使夜游之路光芒四射。夜里游灯,除了增加灯火外,还增加扮景队、手持标枪队。在乡间路道游了3圈后,约10点多钟,才扛众神归庙。
(3)初八夜大乡大游灯。
白天照样休息。夜里大游灯,可谓云澳区游神最精彩节目。是夜,中柱妈祖庙里四神、西畔北帝等三神、南台圣王爷三神及各土地公、妈神,全部出动,被扛在轿里游行。汽灯更多,照亮长长队伍,锣鼓、执标枪、扮景、舞蹈,各显其能,多姿多彩。每逢游至各庙前时,文艺队伍总要戏狮舞龙,表演一番,接受各庙“典公”的赏钱,然后才继续边走边表演。游行一圈又一圈,直到半夜十二点才甘休,把各神扛进各庙之中去。
(4)初十日澳前乡游神。
澳前乡在大乡之东南面,地形似半岛,村人皆务渔,对神明分外恭敬。每年一般在正月初十午至夜游神、游灯,但村老喜欢在“灶爷公落天”的正月初四向帝君摔杯,那天摔有圣杯就确定为游神之日(以初十至十四日之内为限)。游神路线,从海滩的帝君庙起,至盐埕尾止,再以此绕圈。轿有10台,为全云澳地区之最,所抬神像分别是:妈祖、千里眼、万里耳、帝君神2尊(其中1尊是在海边捡到而扶进庙里的)、周仓、关平、佛祖(庙在关帝庙东角近侧)、土地公、土地妈。夜里扛神游灯时,增添了车鼓舞等文娱表演,备受村民赞赏。该舞约在清朝中期从闽传入南澳,内容以《水浒》中晁盖、鲁智深等要到法场救人的故事为主,由10多人扮演,边唱边舞,乐器、锣鼓配之,十分惹人,为广东特有的民间舞蹈,1959年曾获省奖。
(5)十二日荖园乡游神。
荖园位于大乡东北侧云盖寺山西面,以农为主。一般在此日午至夜游神,但有时也摔杯定日,但都不超过十四日。游神3尊:妈祖、恩主公、王爷公。游时从妈祖庙(于村正中)起社,再在村里绕圈子。夜游时,有10多支火把,在队伍前头舞蹈,起到不让观众挡路之作用。此做法为云澳区他乡所无。
(6)十七日山边乡游神。
这是云澳区最慢游神之日。山边位于大乡北侧山脚,其游行路线为全区最长,即从乡头妈祖庙起,过全乡,又到1公里余远的大乡之溪仔头,再向东行约1公里到田底,才转返山边。游神3尊:妈祖、三山国王(庙原在妈祖庙后,今寄放在妈祖庙内)、北帝爷(庙原在乡西)。同样是午后游神,入夜加游灯。
(三)深澳的游神
深澳是南澳岛明清总镇府所在地、民初老县城,但人民居住集中,基本同一乡,故游神统一在每年元宵。
这天中午起,村民们先抬着五福爷与夫人、真君爷(即保生大帝、先生公)所坐的3顶轿,在总镇府前大衙口集中,然后在城内外游行,傍晚时才歇。
黄昏,众神集中在大衙口,他们是:田心土地公与妈、东门土地公与妈、五福爷与夫人、真君爷、关帝爷与周仓、关平、妈祖、城隍爷共10多位。三保公(即郑和)神像因庙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被毁无存,民众以大篮装沙插写“三保老爷”纸旗代为神像也参游。是全岛各地所游之神最多之乡。该地还有永福庙神不能参游,传说它是贼首,护某朝太子有功而受招安,才塑庙祀之,故不能参游,否则“天下要造反”。游神方式大致与岛上各地相同。
入夜,众神开始游行。游神路线,是走过总镇府后的城隍庙、关帝庙、真君庙,出城之东门,过附近土地公庙,向西过石亭、妈祖庙、新街、三官堂、北门外之街、永福庙(也称“王公庙”)、草寮尾、校场,再入城之西门,过西街、贵丁街,最后到达康氏宗祠前阔埕,神轿才各自抬返庙中。进庙前也与岛上各乡一样,“走社”而进。五福爷神从王贡爷的旗杆斗扛跑百多米而进,真君神从白灰埕扛跑百多米而进,关帝神从金山寺扛跑约百米(有一段斜坡)而进,城隍爷从大衙口扛跑百余米而进。
众神夜游至校场时,利用这里场地开阔,聚集赛灯。各社派出各种样式的彩灯比美,同时各派出装有腊烛、灯火的动物模型表演队赛舞。如妈祖庙社出鱼舞,关帝庙社出龙舞,真君庙社出麒麟舞,五福庙社出狮舞,恩主公庙社出蜈蚣舞等,各显风姿,精彩引人。
(四)青澳的游神
南澳岛主要居民点是深、云、隆、青四澳。游神中,青澳(有3小村)因仅有3座妈祖庙、3座土地公庙、1座关帝庙,故形式较为平淡,可是,却有异于全岛他处之举,就是当游完神要走社进庙时,各挑选8条大汉,用伸直手臂高举神轿猛跑,而不是用肩扛着跑。
综上所述,海岛游妈祖等神,形式丰富多彩,有寄托神明保佑一帆风顺、海利大进的祈求,增添节日欢乐的气氛,丰富民间文娱的节目,发展工艺技巧等作用,充满渔乡特色。
三、渔船中的拜神
南澳岛广大渔民,每年约有一半时间于阵风七级以下,乘船或划竹排到海上捕鱼虾。因船驶行于茫茫波涛上,常要遇到突如其来的急风惊涛(尤其在春天,故渔谚曰:“春天后母面”),易造成飘风、翻船或触礁沉没,又因渔汛好坏难控,故除了在陆上到天后宫内奉敬妈祖之外,也就在每艘出海渔船中设龛敬拜,很是虔诚,以求平安大赚。
每当新造的渔船,出海之前,船主渔民一定要到天后宫摆上牲礼拜妈祖神。同时,渔民要从街上买一个比食碗稍大、口小肚大的瓷碗香炉,再到妈祖庙内,跪拜奉请香火(烟灰)于其中,捧至新船后半部的驾驶台左侧或右侧安放,当成小神龛,可供经常拜妈祖神之用。也有的渔船供奉小形的木雕妈祖像,再配上小香炉当神龛。
在海上捕鱼期间,每艘渔船,逢每月初一、十五日和正月头,渔民都向小香炉敬香,然后插在炉中,祈求妈祖保佑。
每年首次开海出船时,也一定要先到妈宫摆上牲礼拜妈祖。
四、陆地上拜神
渔民们回岸登陆之后,或在阵风八级以上不能出海期间,不时到妈祖庙拜妈祖。渔民家属妻、女,长住陆上,经常拜妈祖,十分虔诚。
云澳镇中柱乡的天后宫,位于海滨,面向大海,是全岛重点天后宫之一,除了设有理事会主管外,日常庙宇由典公(相当值班员)具体管理。
(一) 典公值班制度
典公的制度是这样的:每年农历正月初八日下午,轮到的居民片区各户家长或代表,齐来天后宫内,先把各人的姓名各写在一张小纸上,捏成小纸球置于一个盘上,由一人先拿起一粒小纸球,再由年长者在妈祖神像前下跪三叩首,然后双手把所握的两个杯(以竹头所制月眉形的两片茭,各一面平底,另一面背似龟壳),扬起后丢下地上,若两个杯其一背向天、另一背朝地则称“圣杯”,表示神同意,遂打开小纸球,所写姓名者就算是全年12名(若有润月则为13名)典公者之一。若不是圣杯,而是阴杯(两杯皆背朝天)或阳杯(两杯皆背朝地),则表示神不同意,打开小纸球所写姓名就不当典公了。如此继续跋杯,当出现12次圣杯即产生12位典公之后,选典公仪式就结束了。
由圣杯所决定的典公,依先后为序而从正月轮至十二月,每月一人。每位典公,男女均可,每天凌晨5时前,就从家中带上一装满开水的热水瓶,出门前往天后宫。进入宫内,先用洗脸盆装上一些冷水,再加上所带热水瓶中热水,用温水端至修妆房,让妈祖“洗脸”。再用所带开水,冲茶端至神像前,让妈祖“喝茶”。继而,烧香拜神,再敬献二盘金纸而后烧之。再打扫卫生,完毕就可回家了。下午四五点钟时,又去庙内烧香,然后归家。天天如此,至下月初一日就轮到别人。
第二年正月初八日下午,又举行一年一度摔杯选典公仪式,换为另一居民片区户主参选。
(二)、妈祖生日隆重祭拜
全岛各座天后宫,拜妈祖最隆重的日子里是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妈生”。
在农历三月廿二日,即妈生前夜11点钟起,就有善男信女进庙拜妈祖。妈生那天上午,各家、各船代表,有的带全只熟鹅、猪肉、鱼之“三牲”,和圆粿、大吉,有的带炊粿、水果、烤包,到庙之内外摆在桌面上以飨妈祖。来拜的人很多,一桌又一桌,摆满了庙内和庙外,香烟燎绕,人声鼎沸,妇女尤多,场面动人。
此日大家手执烧香于龛前拜神时,不是平常的三拜,而是改为十二大拜,然后才去烧金纸,彰显妈祖生日对妈祖格外恭敬。
各庙在妈生白天拜神,当夜还演戏给妈祖“欣赏”,增添生日快乐。演戏时,个别庙前有建筑固定的戏台者,就在戏台上演出,而绝大多数没固定戏台者就临时花钱雇人搭设。各庙或演戏一夜,或连演数夜。所演的都是古装潮剧,令当地男女老少,实实在在地欣赏广场戏,享受文化大餐。演出费常由发财的企业家或捕鱼大赚之渔船与个人乐捐,造福大众。
以七律《南澳岛举办汕头市第四届妈祖文化节》作结:
潮阳庙会舞蹁跹,深澳妈宫再乐喧。
番舶宋时供俎豆,海丝路上敬神虔。
慈航圣母万家祀,岛国惠灵千载延。
仁善弘扬为主旨,默娘文化谱新篇。
(林俊聪)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