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讯(记者 邢东伟 通讯员 黄勇 胡坤坤)2015年7月,海口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自此,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为海口“双创”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这已成为海口两级法院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任务。2016年7月初,在海口“双创”工作开展一周年之际走进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感受海口中院力学笃行参与“双创”、服务“双创”、护航“双创”,脚踏实地地投身于“双创”。
立足司法本职,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努力打造“法治海口”、“平安海口”。海口两级法院助推海口“双创”,最重要的就是立足司法本职,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一是依法严惩严重刑事犯罪,保障海口社会稳定,有效维护海口市场经济秩序,努力打造“法治海口”、“平安海口”优良社会环境。对在“双创”工作中以暴力、扰乱公共秩序等方式或者其他方式逃避、阻扰、抗拒 “双创”工作的,依法严格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绝不姑息。二是围绕保障民生,服务改革发展。坚持“违法行为不能获利,违法权益不予保护”的司法审判原则,妥善审理涉及“双创”工作的各类民商事、行政案件,保障海口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三是对涉及“双创”工作的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既依法审判,又快速审查,兼顾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四是涉及“双创”工作的案件作为本辖区重大、敏感或有社会影响的案件在立案之日起一周内及时上报上级人民法院。加强对办理涉及“双创”工作案件的调研指导以及与土地、房屋、规划建设、交通、卫生、城市管理等政府有关部门就涉及“双创”工作的案件进行沟通、协调,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五是结合“六五”普法工作及法制宣传工作,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等方式大力开展涉及“双创”工作的法律咨询和法律宣传,讲好法治好故事,唱响法院“好声音”,彰显和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双创”工作营造文明有序的司法氛围。六是在原有特色法庭的基础上,在市、区两级法院建立城市管理法庭,对在“双创”工作中出现的违法建筑、破坏市容环境卫生等城市管理难点问题,实行专门的非诉案件审查、强化非诉案件的执行,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效率,及时实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目标。七是深入推进打击拒执犯罪、反规避执行、反消极执行、反干扰执行的“一打三反”专项行动,加大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被执行人的打击力度,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促使其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推进海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八是积极推进立案信访大厅和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司法便民措施,建立健全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做到“马上就办”,方便群众诉讼。
加强法庭建设,服务“双创”大局成立城管法庭,提高城市管理法治水平。2016年7月5日上午,海口市秀英区人民法院城市管理巡回法庭(下称城管法庭)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继 2015年8月龙华区法院城管法庭成立之后的海口市第二家城管法庭,将继续秉承专门办理城市管理类相关案件的审查与强制执行工作、实行审执一站式高效服务的模式。
海口两级城市管理部门在履行城市管理职责、推动“双创”过程中作出的很多行政行为得不到执行,而城管部门只有间接强制执行权,执法效果不佳。城管法庭的成立,将会在辖区范围内更好的监督、支持城市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维护城管部门的执法权威和效能,提高城市管理法治化水平,为海口城市管理特别是“双创”工作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城管法庭的成立得到市“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双创”指挥部的肯定,被市“双创”指挥部确定为需要继续推广的成功经验和需要在2016年9月底前完成的“双创”分解任务之一。秀英区法院城管法庭的设立,也是落实上述分解任务的重要举措。另外,为实现海口两级法院全面服务海口“双创”,海口中院近期还成立专门合议庭,集中负责海口中院管辖的城市管理类案件的审查与强制执行,琼山区法院城管法庭也已成立,美兰区法院成立城管法庭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成立海口市交通法庭,多元化解矛盾纠纷。7月1日上午,海口市交通事故巡回法庭(下称交通法庭)正式挂牌成立。交通法庭通过构建“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打造事故认定诉前调解、法律咨询、案件速审速结速执的“一站式”服务。
海口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叶尊本表示,龙华区法院交通法庭自2008年8月成立以来,集中管辖海口市交通事故案件工作成绩突出,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新形势下,为更大限度发挥人民法院对交通事故案件的审判职能,成立海口市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将此类案件按照我市四个区辖区管辖并集中审理,方便当事人及时得到赔偿、高效化解事故矛盾。交通法庭今后工作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集中办案,分开管辖。各区法院在海口市交警事故大队统一设立交通法庭立案窗口,分别审理各自辖区交通事故案件,构建交通法庭、交警部门、交通事故调解中心“诉调对接”工作机制。二是统一裁判尺度,做到同案要同判。三是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服务标准更高。交通法庭的成立是海口市法院司法改革的一项新的成果,是对司法改革后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积极尝试,必将推动和促进全市司法改革工作更上一层楼。
创新审判新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行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维护消费者利益。为了更好地助推海口“双创”工作,必须抓好公共安全秩序治理,而贩卖假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海口市文明城市形象。7月7日下午,海口中院公开对王某松、王某安等35人销售伪劣产品、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一审宣判。被告人王某松、王某安分别被依法判处16年、15年有期徒刑,其余33名被告人也得到相应处罚。此案系海口中院全面开展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审判“三合一”试点工作以来,适用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机制审理的涉及人数最多的一案。
海口中院法官陈立夫介绍,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机制是指由知识产权审判庭统一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海口中院作为“三合一”审判试点单位,通过调整审判分工、优化人员结构,由知识产权庭指派专门合议庭审理该案。
陈立夫表示,该案的审判切实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打击了假冒卷烟和不法经营,假冒卷烟和串标卷烟大大减少,市场净化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烟草专卖法律、法规政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大大增强,烟草零售店守法经营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保证交易市场稳定、保证市民健康生活。同时,此案的审判也是海口中院全力配合海口市“双创”工作,抓好公共安全秩序治理,严厉打击各种非法经营行为,加大对侵财性犯罪、黑恶势力、黄赌毒等惩处力度,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全力打造“平安海口”。
包案化解纠纷,保障百姓利益。海南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东林小区项目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2011年4月工程封顶。因公司股东之间纠纷、公司登记事项变更、公司内部治理等原因,东林小区工程于2011年9月遭遇全面停工,由此引发114名购房人集体走访、信访,信访诉求不能得到解决,信访案件将近3年时间久拖未决,形成信访积案。 2014年上半年,海口市委、市政府决定,通过市四套班子及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领导包案方式,开展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专项工作。市委、市政府将海南东林科技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的东林小区项目购房人诉求东林小区项目尽快开工续建、早日建成交付房屋的群体访事项交给海口中院,海口中院为包案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为协助化解责任单位。海口中院与其他协助化解单位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协调和共议推进化解工作的具体措施,确保包案化解工作得以扎实有序推进。终于在2015年5月3日,东林小区项目时隔四年复工续建。自从海口开展“双创”工作以后,为维护辖区治安稳定,保障114名购房者的利益,海口中院加大力度督促东林小区的建设,今年3月4日,进行竣工验收初验工作。4月30日东林公司将质监合格的商品房交付购房人使用。历时五年由公司股东纠纷导致业主群体信访的积案终得以完美收官。拿到新房的钥匙后,56岁的业主梅某说:“虽然东林公司负责人和项目施工方都有难处,但海口中院在协调的过程中,保障了老百姓的利益,应该为法院点赞。”
做好自身“创建”,打持久战、攻坚战。“双创”既是一项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发展环境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繁重、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海口两级法院以争分夺秒的紧迫感,以超越常规的认识、举措、力度和方法,全力以赴助推海口“双创”,持续发扬“5+2、白加黑”、“钉钉子”、“马上就办”、“拍拍看”精神,坚持不懈把助推海口“双创”工作抓紧抓实,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人民法院助推海口“双创”,首先需要自身投入海口“双创”。一是环境整洁,设施齐全。加大投入力度,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双创”工作。修缮垃圾处理房,补购垃圾桶,在卫生间、楼道摆放垃圾筐。粉刷餐厅和部份楼道,垃圾实行密闭收集,日产日清,做到卫生干净整洁,有花有绿。二是加大教育、搞好宣传。利用横幅、围墙、LED电子屏宣讲“双创”应知应会知识,创办“双创”专题简报,积极撰写“双创”新闻稿件,调动广大干警参与“双创”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节能降耗,注重环保。继续开展“五节约”活动,即“节水、节电、节油、节纸、节支”活动,强化大家节能降耗的意识。四是专门帮扶,助力达标。市“双创”办将金宇街道定为海口中院的“双创”挂点街道,该挂点街道辖区路段长、商铺多、流动人口大、基础设施差。海口中院固定专组、专人指导、帮扶街道,定期、不定期上街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整改。
打造普法品牌栏目,拓宽司法为民渠道。为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拓宽司法为民渠道,切实解决社会公众关心的司法问题,海口中院与海口广播电视台共同策划创办了普法广播栏目《法官零距离》。自2014年5月5日开播以来,共制作300余期,播出700多期,其中直播节目130余期,海口两级法院法官上线300余次,以案释法解析真实案例600多例,现场热线解答群众提问2000多件次,直播回复群众微信、微博提问2000余件次,线下法官提供二次法律咨询百余件。《法官零距离》成为海口新闻“双创”频道品牌栏目,被称为海口地区最接地气的普法广播栏目,收听率和听众参与度非常高,具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社会反响强烈。《法官零距离》全面展现海口两级法院、法官为民司法的良好形象,引领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力护航海口“双创”工作大局。
深入基层巡查,确保“双创”工作落实,夜巡挂点街道,调研部署“双创”工作。7月6日晚,海口中院党组书记、代院长陈文平戴上“海口市双创工作监督员”红袖章来到海口中院“双创”挂点街道金宇街道,督导检查金宇街道“双创”工作,指导部署金宇街道下一步的“双创”工作。
巡查组一行先后来到海德路、南沙路、昌茂花园、龙昆南路街角等地,察看“门前三包”、路面保洁、车辆停放情况。陈文平院长指出,经过前段时间的大力整治,金宇街道的“双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卫生死角逐步治理,“门前三包”规范有序,基础设施继续升级,健康教育宣传到位;同时也存在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屡禁不止、街道地面难以保持卫生干净整洁等难题。陈文平院长表示,治理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要加强巡查、严管重罚,合理规划停车区域,确保街道畅通;既要加强街道卫生的清扫工作,又要在源头上着手,大力宣传发动群众,形成维护卫生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
陈文平院长要求,“双创”工作将是持久战,要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双创”工作稳步推进;各单位、各部门要通力合作,齐抓共管,长期督查,谨防反弹;要坚持明察暗访工作,确保“双创”工作落实到位;要加强“双创”宣传力度,争取民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引导市民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常态化创建,努力保持成果,确保工作成效。
主办单位:海口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