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
店铺是商品交易的主要场地,设立于人口集中的城市和交通要道及各大集镇。晋中各县经商者甚多,尤其是平遥、祁县、太谷等县店铺林立,不仅是交易市场,而且是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平遥县志》记载,早在汉代,平遥就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到明、清时代,逐渐发展壮大,至民国七年(1918年),全县商业户发展到1380多个。晋中各县的商业店铺也均有较大发展,他们为了招徕顾客,取得信誉,对店名、门面、装饰、招幌、经商之道、店章都十分讲究,素有“宁可赔了白银,也不能坏了字号名声”的谚语。有些老字号,历经沧桑,保存至今,仍然深受群众爱戴,有的甚至发展为文化景观。1994年6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平遥古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祁县乔家大院、偷次常家庄园、榆次老城先后被开发为著名景点,均与商业的持续发展有关。
集贸市场
集贸市场是一种有组织的交易场所,设在县城和各镇,有固定的交易日期。据统计,晋中共有集贸市场98个,其中县城22个,集镇76个,分别为:榆次21个,介休4个,灵石7个,平遥28个,祁县3个,太谷2个,寿阳9个,昔阳5个,和顺6个,左权7个,榆社6个。
榆次 有日集12个,分别是经纬厂、市医院、新车站、铁中、锦纶路、东街口、北大街、花园路口、晋华街日、粮店街、羊毫街、猫儿岭。
五日集有鸣谦、使赵、张庆、沛霖、东阳、修文、北田、长凝、什贴等;逢十日赶集的有东赵。
介休 城关逢四、逢八,张兰逢二、逢六,连福逢五、逢十,义棠逢三、逢七。
灵石 城关逢五、逢九,南关镇逢四、逢八,段纯逢六,静升逢三,两渡逢七,仁义逢二,夏门逢一。
平遥 城内逢五、十,卜宜逢一,香乐逢六,洪善逢三,东泉逢五,南政逢六,岳壁逢八,南良庄是二十四,双林市逢九,东郭是每月二十三,王家庄逢七,辛村是每月十二,达蒲逢七,宁固九,东安社逢八,马壁逢二,靳村逢六,梁赵逢三,普洞逢六,北长寿逢一,七洞逢四,西架逢八,北营是每月二十七,襄垣是每月二十八,西山湖是每月二十七。
祁县 城内逢五,东观逢七,贾令逢三。
太谷 城内单日集,范村逢一、三、五。@pages@
寿阳 其中城内为单日集,南燕竹逢三、八,芹泉逢五,宗艾逢二、六、十,解愁逢四、八,羊头崖逢四、八,西洛逢二、五、九,平头逢五、十,松塔逢二、七。
昔阳 城关单日集,东冶头逢三、八,杜庄逢二、六,沾尚逢四、九,皋落逢五、十。
和顺 城关逢三,松烟是每月初七和廿七,青城为每月初九及廿九,李阳是每月十一、廿一,横岭是每月初五、廿五,马坊是每月初一、十五。
左权 城关单日集,桐峪逢三、六、九,下庄逢三、六、九,麻田逢一、四、七,芹泉逢一、四、七,川口逢一、四、七,拐儿逢二、五、八。
榆社 城关双日集,社城单日集,云竹单日集,郝壁逢三、五、七,讲堂逢五、十,河峪逢五、十。
集市以经营、交易商品为主,有牲口市,昔阳东冶头、寿阳宗艾镇还有炭市,榆次还有早市、鸽子市和狗市。
商幌、牌匾、楹联
商幌 又称市幌,以此来表示自己商铺所经营的商品或经背项目。
商幌一般分为实物、文字和形象等各种类型,因行业不同而各有特点。实物幌子运用普遍,适用于各行各业。如饭店悬挂笼圈、皮行悬挂牲口套脖、醋坊酱油店悬挂葫芦、旅馆悬挂笊篱、帽店悬挂瓜皮小帽、古衣店悬挂成衣、烟袋店悬挂烟袋、酒家悬挂酒旗、棺材铺悬挂一口小棺材等等。实物商幌制作比较精致,悬挂位置比较醒目,容易识别,顾客购物非常方便。
文字幌子当属招牌一类,也是一种招商广告。晋商各行业中,药材业的文字招牌是最具特色、最有文化品位的。无论大小药店都悬有一串连在一起有斗方状的膏药模型,上书“丸散膏丹”四个大字,下垂两尾木制全鱼作为幌子,取“全鱼”之谐音以喻“痊愈”。较大的药店除悬挂形象幌子以外,还在门前高竖两块木制冲天大招牌,上书或镌刻“本店自采精选川广云贵地道生熟药材”、“本店古法炮制丸散膏丹应症汤剂饮片”。此外,在门前两边还悬挂两块长方形木制镶边招牌,上面分别书写“生熟药材”、“丸散膏丹”、“参茸咀片”、“应症汤剂”,或者直接书写“龟龄集”、“定坤丹”等品牌药名。这样,既宣传品牌又充当广告,也为其他行业所仿效。太谷县有商谚称:“两广生意塌得慢,全凭两颗打鬼蛋。”“两广”指太谷县城的“广升誉”和“广升远”药店,“打鬼蛋”指“龟龄集” 和“定坤丹”两种中成药。其品牌效应,不言而喻。
其他行业的冲天大招牌并不多见,但文字招牌比较普遍。其格式与药材业大致相同,只是书写内容不同而已。如典当行有“当”字招牌、酿酒坊有“酒”字招牌、醋坊有“醋”字招牌等等。晋商对于商幌招牌都非常讲究,制作不惜工本,书写规范工整,五花八门,斗奇斗艳,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
牌匾 晋商的字号牌匾,制作更为精良。一般选用上好木材刻制成形,山财东或大掌柜出面邀清著名书法家或在职官吏书写,聘请能工巧匠精心镌刻,推光漆匠人着意上漆。这些牌匾黑底金字,流光溢彩,既展示了店主人华贵高雅的追求和气度,又能博得顾主的青睐,不失为精美的艺术品。
字号的冠名也颇费心机,一般都要请名人或善卜之人选用寓意吉祥敦和、象征事业兴旺发达的文字作为字号名称。但是,晋中各大财东的商号冠名也有自己的习惯用字,既可借以寄托东家的追求和愿望,又便于识别。如平遥李氏自从将西裕成颜料行改为日昇昌票号之后,其他商号多以“日昇”二字冠名,他在平遥城内开设的四个钱庄,就分别叫“日昇通”、“日昇达”、“日昇裕”、“日昇厚”。此外,还有日昇庆布庄和日昇货栈、日昇德碌局等,寓意事业兴旺,如日东升。祁县渠氏可能因其姓氏渠中有水,所以渠家的商号大多与水有关,如长源厚、长源川、长顺川、长裕川、三晋源、百川通、汇源涌等,意谓财源滚滚,如大川之水,长流不息。太谷曹家的商号喜用“锦”字,如锦生润、锦丰泰、锦泉汇、锦泰亨、锦元懋等。乔家在包头一带的商业字号多以“复盛”二字命名,形成了以复盛公为首的复字系列商号。据说最初乔家的第一个商号叫广盛公,后来因一次经营失误赔了许多银子,儿乎快要倒闭。三年之后“元气”逐渐恢复,生意有了转机,遂将字号改为“复盛公”,期望自此事业复兴,长盛不衰。介休冀家早期的商号以典当业为主,当铺名称多用“盛”字,如永盛、恒盛、增盛、钟盛等等。榆次常氏以外贸为主,出口茶叶和丝绸,兄弟二人(万玘、万达)的几十个商业字号都带有“德”字、“玉”字,号称常家“十大德”、“十大玉”、“十大昌”。
当然,请著名书法家和官吏写字号牌匾还另有一番深意。一者可以附庸风雅,提高商号知名度;二者可以借名士和达官之势,壮商号之门面。日昇昌票号的牌匾,据说是大掌柜雷履泰请湖北才子、嘉庆末年新科状元陈沆写的。相传晋商在北京开设的小饭店“都一处”三个字,是当年乾隆皇帝御笔亲书,“六必居”酱菜铺的牌匾是明代当朝首辅严嵩手书。明末清初,山西著名书法家傅山给晋商字号写过不少牌匾,日昇昌票号旧址后院至今还存有傅山先生题写的匾额。清末民初,晋中著名字号的牌匾除少数为当地名士书写外,大部分是太谷名笔、号称“大江南北无出其右”的赵铁山和榆次常氏兄弟(赞春、旭春)写的。至于悬挂于宅第门楣和居室、院落的匾额,有的是官府赠予,有的是商界或族人奉送,大都出自名人手笔。如祁寯藻、翁方纲、郑板桥、刘墉、纪昀、何绍基、赵之谦、曾国荃、李鸿章、左宗棠等达官、名士都曾为晋中巨商定过匾额或楹联。@pages@
楹联 与字号牌匾、匾额相对应的楹联也是很有特色的,其制作与牌匾一样精致,木质镌刻,黑底金字。联语对仗工整,书写规范;寓意明确,言简意赅。固定于圆形楹柱上的槛联,其形如瓦状,所以又叫“瓦对”,若楹柱方形,则称“平对”。晋商在极盛时使用的牌匾和楹联很多,除商号门面之外,大部分都分布在宅院、祠堂或居室中。楹联就其内容而言,可分许多种类,商号门面的楹联多为行业联,突出介绍行业特点;对联中嵌入字号名称的叫嵌字联。
楹联的数量很大,下面仅从晋商宅院、祠堂和会馆等处辑录部分楹联,以窥一斑。
处世无才唯守拙
存身有地不求宽
———介休冀氏自撰联
读书好经商亦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业亦难知难不难
———清徐润第撰写介休侯家宅第对联
子孙贤族将大
兄弟睦家之肥
———清李鸿章撰赠乔家大院大门对联
损人欲以复天理
蓄道德而能文章
———清左宗棠撰赠乔家大院百寿图对联
求名求利莫求人须求己
惜衣惜食非惜银缘惜福
———乔家大院主人乔致庸自撰联
居身不使白玉玷
洁志直与青云齐
———清祁寯藻撰书常家大院节和堂正庭对联
乐无事日有喜
饮且食寿而康
———清刘墉撰书常家大院养和堂正楼对联
骨气乃有老松格
神妙独到秋毫颠
———清翁同龢撰书常家大院人和堂正庭对联
奎壁光华文藻丽
岱嵩品望玉峰清
———清纪晓岚撰书常家大院知味轩对联
浩溥旁通诗书上不许俭
雍容儒雅衣食边只要勤
———族人常麟书撰书常家大院雍和堂门联
庭有余香谢草郑兰燕桂树
家无别况唐诗晋字汉文章
———族人常立屏撰书常家大院养和堂大门对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邱
———清张思睿撰书渠家长裕川茶庄南院对联
立德立言居之以敬
友直友谅尊其所闻
———清祁寯藻撰书渠家长裕川茶庄南院对联
守东平王格言不外为善二字
遵司马公家训只有积德一端
———王家大院敦厚宅南厅对联
谈心直欲梅为友
容膝还当竹与居
———王家大院红门堡月洞门对联
卜地辋川百代儿孙承德泽
名堂燕冀一脉先祖昭嘉献
———族人常立德撰书常家祠堂院大门对联
秉烛非避嫌午夜心中惟有汉
华容岂报德英雄眼底实无曹
———平遥蔚泰厚撰汉口山陕会馆关圣殿对联
且从忙里偷闲看尽古今来情状
莫道局中是戏点破千百世机关
———汉口山陕会馆正殿戏台对联
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得淋漓尽致
今亦犹昔新闻旧事扮演来毫发无差
———赊旗山陕会馆戏台楼对联
响遏行云一曲笙簧欣乐利
歌翻白雪人方舞蹈荷升平
———聊城山陕会馆戏台楹联@pages@
市声
所谓市声,即商贸市场发出的商贩叫卖声及商业经营活动中为吸引顾客特意发出的器具碰击声。市声主要流行于游街串巷的肩挑商和集市摊棚中的商贩。在晋中各县所见到的有:货郎,肩挑担子、箱子,一头上有架子,架上挂着各种线布用品,打开箱子是内分若干格子的货盘,摆放着妇女的化妆品及儿童玩具,另一头的箱子内装布匹杂货,以走乡串村销售商品。他们手摇用小锣、小鼓制作的拨浪鼓,发出“拨浪、拨浪”的声音。人们听到“拨浪”声,便出门看货。因为购买者主要是妇女,且多为年轻姑娘,故“拨浪鼓”又被称为“唤姑娘”,并有“唤姣”、’‘惊闺”等稚称。流行在昔阳等县张箩铰簸箕的,担箩底竹条,手提着用长方形小铁片串在一起的器具,用手摇动发出“咋咋”的声音,人们一听到这种声音,便拿着箩和簸箕出来修理。剃头的在各县乡镇均可见到,他们挑着担子,一头是温水和洗头用的盆架和盆,一头是木板凳,手拿形似叉子可以颤动的金属嗡子,用一根铁棒,从嗡子中间迅速穿过,发出“嗡嗡净净”的声音,弄的满街回音,人们一听便知是剃头的来了。平遥县卖肉的是手敲着一种木包子,发出的是“包、包”的声音。铜、锡匠是沿街拍钗。卖饼子的是沿街打锣招引顾客。在榆次、平遥街头,常见到打饼子的,边打边卖,不时用短擀面杖敲击木板,发出“呱嗒呱嗒”的声音,声音清脆分明,悦耳动听,引人食欲,不买的也围着观看。平遥东村有个卖健脾丸的提着铜锣边走边敲,发出的声音音调特殊,特引人注目。平遥卖香束的手拿竹板,唱着莲花落喊香束,很能招引顾客。在晋中东山各县,常见到担着猴子和道具的,在村里找个居民集中的场地,打着大锣,人们知道后,便有人负责为耍猴的凑米、凑面、凑钱,群众观看耍猴。
叫卖声也各有特色,平遥卖油茶和豆腐脑的,身背大锡壶,壶外裹着保温棉套,吆喝卖豆腐脑。卖碗脱子的左手捂着耳朵,大声吆喝“好吃的外碗脱子”,就像唱歌一样吸引人。卖豆腐的唱着“来割这—豆—腐来”。昔阳补锅的多系武安人,一手提铁锅,一手提小锤,高喊“固弄锅来—把锅来”。补席的身背一捆破好的苇条,手提补席铲子,拉长声调喊“补席来”。各县城乡常见到的修理工,有的是修理茶壶,有的是修理纱窗扇,还有的是修理雨伞,各自喊出不同内容不同声调的叫卖声。戗刀磨剪的更为普遍,他们肩扛磨刀的长凳、磨石、小水桶,高喊着“磨剪子来戗菜刀”。近年来,收破烂的很多,叫卖声五花八门,平遥、榆次最多,有的喊着“烂铁—麻绳”,有的喊“废纸、报纸”,还有的只喊“烂货”二字,也有的喊“谁家有卖的废铜、烂铁、白锡、烂麻绳、纸团、破鞋底、破布、烂套子来”。平遥街上还常听到“卖旋儿凉粉、玻璃凉粉,好吃的旋儿凉粉、玻璃凉粉”。有的叫卖者为了吸引顾客把地名加在前面,在榆次街上常听到“卖长凝蒜来”、“怀仁陈醋”、“太谷西瓜”的叫卖声。
商谚与商谣
在晋商中流传的商谚和商谣作为民间谚语和歌谣的重要分支,内容极为丰富,几乎涉及到晋商活动的各个方而。明、清以来,山西号称海内最富。票号兴起,经营者多为晋中一带的富商。有一首《晋商谣》说明了这种情况:
晋商谣
想当年,大清王朝成一统,
要数那康乾盛世最繁荣。
海内最富是山西省,
富商大贾在晋中。
你看那,钱庄票号、经理财东,
一个一个数也数不清……
据史料记载,从清道光初年至民国年间的百余年内,全国先后共创立票号五十一家,其中晋商创办的就有四十三家,主要集中在晋中的平遥、祁县、太谷三县。@pages@
学徒与商规
晋商对学徒的录用是非常严格的,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凡学徒进号,必须由“上司”举荐,有人担保。学徒年龄在十五岁至二十岁之间,身高五尺以上,五官端正,仪态得体,且必须家世清白,懂礼貌、精运算、善书法,能吃苦耐劳。甚至连脚的大小也有规定,号内备有一双专门用来试脚的铁鞋,是根据掌柜的脚的尺码铸成的,试穿之后大小相宜才算合格。因此,新入号的学徒个个都很标致。祁县流传一条谚语:“本钱大的大德通,三晋源的画儿棚,要吃好的存义公。”就是说三晋源站柜台的伙计都是精心挑选的,就像画儿上的人一样漂亮。
学徒入号前,先要进行智力测试,考察文字表达能力,合格者择吉日进号。入号叫做“请进”,只能算是“准学徒”,然后由总号进行业务培训,由资深员工担任教师,讲授商务知识,训练珠算、习字、记账、抄录信稿。票号的学徒,还要学习蒙语、俄语和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熟记银两成色,掌握票号专业知识。另外,还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诚信、节欲、敦厚、俭约和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树立个人奋斗的价值观念。要求学徒精通业务,熟悉号规,心诚志坚,做到“快在柜前,忙在柜后”,“忙时心不乱,闲时心不散”。经过训练的学徒,由总号量才分配,先到各分号供职,观察试用,三年之后决定正式录用与否。祁县乔家的商号规定,学徒进号三年内不给劳金(工资),食宿由号中供给,衣物零用由举荐人垫支,贫家子弟可由号中供给。满三年后,可回家探亲,限期半年。考察不合格者,则借此机会告知原举荐“上司”转告本人不必再来。录用者分等级拨给劳金,每年最多者八两,最少者只有六两,直到出师后成为号伙,才能加银,有了顶身股(俗称顶生意),才能参加分红。
学徒的生活极其艰辛。商谚称:“十年寒窗考状元,十年学商倍加难。”清代山西商人著有《贸易须知》一书,详尽地记载了如何学徒、如何站柜台、如何讨账、如何进货和如何当掌柜、做伙计等许多内容,恕不再作抄录。
“家有家法,铺有铺规”,晋商的号规内容广泛,规制严密,在业务管理的诸多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祁县乔家大德通票号的号规非常严谨,1884年(光绪十年)改组时初定号规三十条,以后又不断地修订补充,成为一套十分完善的规范性商规,许多商家争相仿效。其人事管理方面,要求入号伙友格守职责,敬业乐群,不得懈怠偷安、慢待顾客;严禁嫖娼、赌博、吸毒,不得姿意奢华、夜不归店;上门(忌言关门)后,不得随便出入;不得随意挪支号款、盗窃钱物;不得擅离职守、留宿私客;不准在当地或者和当地妇女结婚;下班(三年为一班期,下班即可回乡探亲,期限半年)回乡后必须先到总号汇报,不得先回家中,等等。有的商号,如大盛魁规定第一班期要十年时间,第二班期六年,第三班期才能以三年为期。号规中对于顶身股条件、账期、劳金、衣用等福利待遇等也有明确规定,全体员工伙友各自的责任与利益一目了然,充分体现了晋商管理严格、稳健务实、宽严相济、责利分明的经背理念,至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主办单位:晋中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9190 E-mail:jzstgab@126.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