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一年中灯火最旺的时节,可算得上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了。灯,是闹花灯;火,是放烟火。
1.旺火
又叫塔塔火、棒槌火。旺火源于古代火崇拜的信仰习俗,旺火形式与古代过年燃火驱邪有渊源关系。晋中地处煤炭之乡,元宵之夜,与挂灯配套,人们在自家门口,用炭块垒成约高1米的塔,外表抹泥后,用木棍套成元宝状,里面放放上柴火点燃后,火焰就从元宝眼喷出,象征火树银花,发财兴旺。旧时人们将馍馍于此烘烤而食,意为“咬灾”,可祛病消灾,所以对旺火寄托了无尽的祈愿。民谣说“正月十五点旺火,一年四季保平安”,正是反映了民间百姓的这种良好心愿。清《大同县志》记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
即使多年以后,出生于灵石县的著名作家胡正,还是忘不了那故乡的旺火:
所谓旺火,就是在除夕的白天用炭块垒成一个一人高或半人高的宝塔形的火堆,天黑后点燃。传说有一只凶恶的九头鸟成精后,变化为人形,到京城诱拐了抛绣球择婿的公主,然后恢复了鸟形,飞往它的山洞。山上一位青年樵夫看到一股狂风刮过来,掉下一只绣鞋,便扔上斧子去,砍伤了九头鸟,于是流下来点点血滴,除夕夜里正飞过我们这一带上空。如果九头鸟的恶血滴到谁家院里,谁家就要遭灾遇难。于是家家户户就在院里点燃旺火,旺火的火焰可以冲走滴下来的恶血。这是我幼年听老人们说的……
也许因为我的家乡煤炭多,每到大年除夕,家家户户的院子里便点起了旺火。火苗从炭块缝隙中窜出来,照得满院生辉……
在除夕夜里,最为欢乐的是半大不小的男孩子。先是吵闹着争着要穿新衣服,然后便到院子里围着旺火嬉闹。他们把一挂鞭炮拆开,一个一个燃放起来。他们早已忘记了或根本不知道九头鸟的故事,只是觉得院子里的旺火是那样明亮,盼望来年的生活更加兴旺。
2.传统焰火
盒子火 打铁花
焰火以硝、木炭、硫磺为主内容有“判官”、“架火”、“炮打城”、“猴子舞棍”、“猪八戒”、“鱼肚开花”、“十二莲灯”以及“钻天猴起火”、“炮打灯”、“锅儿火”、“走火”等。愉次西窳村焰火特别出名,其起源主要是防冰雹,说法有三:一是供天神。旧时人们认为风、云、雨、雪、霜、雾、雷、电、雹等自然现象均由天界八部正神施布和管束,而八部正神喜好人间红火,只要在一年之始的正月燃放焰火,它们就会心存感激,为燃放之地正常地施风布布雨,使之风调雨顺。二是和阴阳。焰火属阳为热为火,冰雹属阴为寒为冰,在阴寒仍重的正月燃放焰火,燃放之地就会阴阳调和,不生雹灾。三是供三官。西窳老人们认为本村的三观庙内的天、地、水三官神很灵验,也喜好红火,在三观庙前闹红火,三官神就会保佑村内不降冰雹,年景昌顺。西窳焰火的原料有硫磺、木炭、火硝、发药、银砂、银粉、石黄、大绿、氯酸钾、硝酸钾、硝酸锶、硝酸钡、硝酸钠、蔗糖等。木炭、发药、铁砂自制,硫磺、火硝须研成细末。铁砂的主要作用是发光,用酒精将颜料拌到铁砂上,铁砂经炮药烧红后即可放出所拌颜色之亮光,从而形成焰火。
西窳焰火又分起火、平火、锅子火三种,其中锅子火是最具特色的。锅子火因焰火原料装于锅状铁器中而得名,它喷出的火焰可高达两三丈,而且造型多姿,色彩艳丽。其传统造型有大金川、拾梅花、雨打梨、闹蛾、垂杨柳、满树梨、水老鼠、跑白莲、十样锦等。
西窳焰火采用的是传统工艺,制作甚是费时,每年从正月初二开始,家家户户就要开始制作,经过半月二十天方能完工。燃放焰火时,还要请来剧团助兴。@pages@
“盒子火”
本为皇宫特品,民国时期,祁县大德通票号由北京专门采办回皇宫内特制的“盒子火”,形如盒子,五尺见方,内分三层,每层盒内都有纸扎的戏曲人物造像或山水花卉等景物。整个大盒四周绘画,底部垂有各色彩穗。先张挂在商号的货棚内供人观赏,燃放时置于宽敞处,引信点燃后,既分层脱出又层层连续,有“一本万利”、“榴开百子”、“鱼龙变化”、“滴滴金星”等,色彩鲜艳,变化多端。
在一些冶炼铸铁的地方,还有打铁花表演。就是用坩埚将铁化成铁汁;抛在半空中再用木板向上空打去,变成一束束灿烂夺目的火花。在化铁汁时加入少量铜,打出去呈现五颜六色的花朵,更加美观。
3.南庄架火
晋中一带有“没有架火不算火”的民谚。架火分为桌子火、梯子火、牌楼火、黑山火等,尤以榆次南庄架火最为著名。民国《榆次县志》载:“春初迎神赛会,多放架火,南庄村架火尤有名。架桌高矗,常年十二,闰月十三,其桌面作金碧楼阁,全用纸制;顶竖二旗,侧簇花幡;缀铃档,中联炮火若璎珞。然炮面纸条,具各种花样,有逾纂绣,架火中无植竿,四角各以绳牵之固,它处所无也。”
南庄架火始于明代初,迄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明太祖朱元璋登墓后,让老百姓们闹社火庆贺。南庄人便将十二张桌子迭高,制作成塔式架火。十二张桌子暗寓一年十二个月之意,以后遇到农历闰月,则加一张桌子,成为十三层。架火的顶立和制作十分考究,只用桌子顶立,不用通天木柱固定,只是四角用绳索牵引,远远看上去宛如空中楼阁,所以南庄架火又叫无根架火。每层一个系列,扎制成楼台亭榭,浓墨重彩绘制各种图案,用各种彩炮、绣炮装饰,顶端用大量礼花弹、彩鞭、大爆竹等装于四周。架火的艺术价值关键在于下三层,在中间及两侧的配殿装有民间故事、另装有各种传说及用泥、绢为做成的戏人,配之山水树木、花鸟鱼虫,使整个造型巍峨挺立,玲珑剔透,极具观赏价值。架火一般顶三天,最后一天燃放。燃放时不需人直接点燃,而靠对面和左右角的一种叫“码儿”的引火装置相互对打引爆。火一点燃,只见对打“码儿”飞窜如蝗,由下至上层层爆放,霎时间空中地而交相辉映,万炮齐鸣,火焰腾空,绚烂无比,金壁阁楼忽隐忽现,宛如海市蜃楼再现,令人叹为观止。架火可以说是一件集雕塑、绘画、结扎、糊裱、剪纸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品。
在架火前,原放一明代刻碑,后毁,但存拓片,人们用拓片制成仿石碑,立于架火前。在点燃架火前,将此仿石碑焚烧。拓片所载原文是:
大明万历朝仲春上月上元书驰放焰火碑记
为祝天地水三官三神,祝普天同庆贺新岁之五谷丰登,请免水陆之灾,风雷冰雹之害,降神火之威,压瘴气之滋生焉。敬此流芳社以神之体民,以火之望,普之以四面八方,借泰山之势,以火为望,社生灵,持以此山火为延庆。树立此碑,继世永昌。万历皇朝岁在甲午仲春正月廿四日立
4.花灯
太谷灯
据传,闹花灯的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人们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县城甚至乡、镇,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据史志记载,太谷县城从清代道光年间以来,每逢灯节,十五为盛日,延续三夕。沿街铺面,家家挂灯,寺观家院,无不灯彩,各家社班,争光助兴,观灯人流,深夜不散。老百姓门庭挂的花灯,多为自制,有山水、花卉、建筑物,也有瓜、菜、鱼、十二只相等形态,以示喜庆。元宵节期间,有的乡村还置灯山。有时以灯排成“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等字样,颇为壮观。其中尤以太谷灯著称。
5.走马灯
纱阁戏人 走马灯灯内有一根蜡烛照明,外面贴着八仙过海、唐僧取经、三国演义、水浒英雄等故事人物,蜡烛产生的热力使纸筒转动,构成连续的画面,使人物栩栩如生,煞是好看。与此异曲同工的是平遥的纱阁戏人,用绢人代替了图画,做工更见精巧。
纱阁戏人制作工艺复杂,以纸、泥、木头、谷草 、绸缎、皮毛、棉布、麻绳等为原料,以传统戏曲为题材,集雕塑、绘画、纸扎、立粉、描金、堆景等工艺于一体,根据剧情塑造各种不同角色于一阁。现在平遥文物管理所珍藏着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平遥县六合斋的许立廷(别号许老三)制作的28 阁(原有36阁)纱阁戏人,每阁高2尺许,戏人高1尺5寸左右,展现了《岳飞北征》、《鸿门妄》、《八义图》、《南阳关》、《满床笏》等28出戏。一阁一戏,一戏一场,生黑净旦丑,样样皆有;有文有武,有坐有立。有的引吭高歌,有的手执刀杖对打。脸谱、手势、服饰、表情各异,生动喜人。戏人用纱绫遮盖在木阁前面,观众能透过纱层看到里面戏人表演的场面。@pages@
6.龙灯
起源于汉代,原用于祈雨娱神,尤其在河两岸的村庄盛行。祁县河湾村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到昌源泉河沙滩为河神献舞;温曲村则是在龙王庙前表演。温曲村的龙灯头重达20公斤,一般人举不动,所以由武术功底深厚者持舞。
龙灯用竹篾、彩绢扎糊,上面制作勾画出龙鳞、龙头、龙角,造型通真,形象威武。龙灯全长十余米。龙体分12节,闰年增1节,由竹条编成。每节长1米,直径40厘米,圆筒状,外蒙纱布,彩绘鳞饰。节中有烛可燃。每节安一长柄,由耍龙灯者操持。
龙头用竹与纸箔制作彩绘而成,重约10公斤。龙尾则以条竹扎把。因易着火,所以很少做大幅度的翻腾动作。演出时,前面有一人持彩珠火球戏龙引路。在吹打乐伴奏下,舞动龙头,龙身随龙头走向翻滚起伏,蜿蜒摆动,有专人携水桶相随,以备急用。
龙灯表演时多在元宵节夜,操持者统一协调,互相配合,做卷曲、翻滚、腾跃等动作,在锣鼓的伴奏下,或沿街行进,或在广场转圈表演,表演形式有《二龙戏珠》、《调四角》、《八调调》、《蛇退皮》、《套明珠》等造型,气势宏大、壮观。
7.太谷“绞活龙”
绞活龙是太谷民间社火艺术中的代表节目之一。太谷的绞活龙源于清嘉庆年间,由商人田氏从广东引进,活动时间一般为每年的腊月三十晚上到二月初二“龙抬头”之间。民国年间,由县衙出钱资助,人们举着龙灯在城墙上转几圈,叫“压城”。二月二“龙抬头”时,绞活龙在街头广场表演完毕,百姓才将龙请到宅院,在院子里绕一遭,称之为“压院”。
绞活龙表演一般选空旷的场地,两边相距约60米,有的两端搭成塔形彩楼,也有的做成神话中的“南天门”、“北天门”,周围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两棚之间系14条铁丝、4根麻绳,离地面6米以上。龙棚内装置牵引绳索的辘护4组,场中央 高悬一龙珠。绳索上平吊两条四丈五尺长的绿蓝两色小龙,内置灯蜡数盏,在空中构成二龙戏珠造型。绞活龙一般在夜间表演。表演时,地下一条十几米长的老龙在17盏彩灯的伴舞下,踏着鼓点,跟随“引龙人”欢快上场,随即龙棚中的操作者同时绞动辘护的绳索,两条凌空的小龙在忿空的铁丝上升腾飞舞,往来窜动,发出阵阵清脆的铃响,酷似遨游太空。它们时而你追我赶,双双戏珠,时而又挑逗老龙,卖弄稚情。最后,两条小龙从口中喷出凌空四溅的烟花,同时地上点燃“锅子火”,火焰腾空而起,五彩光芒齐射,加上锣鼓助兴,将绞活龙表演推向了高潮。
绞活龙与一般舞龙灯不同,绞耍技术要求很严,动感很强,极具观赏性。操作绞耍者需十多人,经较长时间演练,方能配合默契,动作协调,使空中的长龙和地上的老龙有节奏地相互交织,上下盘旋,达到龙腾虎跃的表演效果。这一民间艺术已被收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一书中,被列入国家艺术科研项目之一。
8.晋商上元灯棚
灯棚是商家社团于元宵节前后特别设置的祀庆活动,与商业兴衰有密切关系。鼎盛期为清代中叶以后,咸丰、同治年间为极盛,光绪后递减。上世纪30年代后再未设棚。
棚通常设于县城内各大街通衢处,规模大小略有差异,顶部均以蓝自相间之布满罩,出入口各搭彩布牌坊,飞檐数层,色彩斑斓。棚下每隔数步悬灯笼一对,加上商号门前悬挂之宫灯、对灯、墙灯,夜如白昼。棚内音乐主要是吹奏乐,各商家聘雇本县及邻近县的民间艺人演奏。晋剧、秧歌票友也被邀来献艺。
棚内还陈列工艺灯,由各财东提供如“九转莲花灯”、“和合二仙灯”、“八仙过海走马灯”、“五福捧寿灯”等。祁县专营煤油的祥记货庄曾有一架九层幢灯,珠垂璎珞,高约2米,一处注油而全灯百盏齐燃。还有偶人、绢帛、木雕、陶瓷、泥塑等神佛戏剧人物,大都有一定组合,如《满床笏》、《回龙阁》、《富贵图》、《八仙庆寿》、《聚珍进宝》、《利市招财》、《三星高照》等。
棚里还有古玩字画。古玩大多是一些富室珍藏品,如珊瑚枝、炉鼎,景泰蓝胆瓶之类;字画大多为名家手笔,又以红底洒金书写颂词之类的中堂条幅为多。工艺品中以钟表最多,有人物司辰、鹦鹉自鸣、开花报时等观赏性机械钟,还有带舞人的音乐箱、猴子撒尿等玩艺。动物标本有虎豹猴鹰蟒等。
神祗画与供品,也是棚中必有之物。除大型供器盘螭高烛外,制作的供品也十分精美。有一种用蜜和饴糖制成的亭台楼阁,玲珑宝塔,惟妙惟肖,堪称食品刻花精品。
9.九曲黄河阵(又叫游九曲、串黄河)
起于秦汉,兴盛于隋唐,流传至今。
九曲黄河阵的来历,有着不同的解释。有的说它最早起源于祭祀道家鼻祖老子,九曲实质上就是道家阴阳太极图的变形。有的说它是古代战争中的迷魂阵图形。还有一个说法是,商纣王凶狠无道,姜子牙受西伯侯文王邀请领兵伐纣,直把商纣兵马打得节节败退。为保商纣江山,当时商朝闻太师请来好友赵光明率兵抵御,赵光明不幸丧生。其妹“三霄”(赵光明的三个妹妹)为给兄长报仇,设下九曲黄河阵让姜子牙破阵, 最后“三霄”阵破人亡。后人为感念赵光明及其“三霄”,特把九曲黄河阵演变成游艺活动,供人们观赏。
还有人说,九曲黄河阵是因其路线三回九转,喻意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而得名。
祁太秧歌中,对九曲黄河阵是这样唱的:“叫声姐姐快快看,棍子上顶得灯一盏。按八卦摆成黄河阵,又想游来又不敢。进去容易出来难,这就是黄河九曲阵阵相连。”(祁太秧歌《小观灯》)九曲黄河阵摆布在1000平方米的场地上,摆阵的杆子按平年和闰年的日子而定,为一日一杆,即以365根(代表一年365天)高粱秆或竹竿插成方阵(闰年另加30盏)。杆顶装小灯碗,内置麻油和灯捻,或将胡萝卜掏空内置油捻燃之;还有用山药蛋雕刻而成,置棉麻芨芨草为捻,点胡麻油等。然后用绳网罗成九曲信道,中央设一根老杆,杆顶插旌旗。在出入口处搭松柏彩牌楼,牌楼前设一祭坛。阵内遍插五色旗,以遮人视线。此形式不活动则已,要摆就要连续摆三年。@pages@
传统的游九曲,先由“灯官”巡视检查一番,吉时一到,号令全场点灯。然后“灯官”在祭坛前敬香、焚纸、拜祭,随后三声铁炮,鼓乐齐鸣,秧歌队、高跷、龙灯、狮子以及男女老少依次从入口入阵,载歌载舞地在灯海中盘旋回转。游阵者必须不走重路。如果误人迷途陷入阵中,则为失败,须从头开始再走。在转灯会的过程中,老人们游至老杆处要摸一摸、摇一摇。“摸摸老杆,祛病延年”,意能长寿;有的要拔一根茭杆带回家,称其为长寿杆。至深夜油尽灯灭时,所剩红绿灯由多年不孕之妇端回家供上,来年就会生育。端绿灯生男,红灯生女。得子后,要以数倍的胡油或钱财资助游九曲。还有的人为讨一年的通顺吉利,在神坛前布施一定数从的钱财。
“转九曲”远望宛若群星落地,又似滔滔黄河,蜿蜒曲折,十分壮观。游人进去如入迷宫一般,能顺利出阵者,就会一年通顺、万事如意。
与游九曲类似,还有走阵,包括梅花阵、鹿角阵、八卦阵、二龙戏珠、蛇蜕皮等。
10.瓦瓮灯
流行于祁县、太谷、介休一带。它是将小瓦瓮上下倒置,瓮壁凿孔成眼、鼻、口、耳,形似人面。表演者头顶油灯碗,再将小瓦瓮扣于头上,灯光便从所凿五官放射出来,观之如硕头巨人,舞动起来,特别引人注目。社火表演时,瓦瓮灯亦可为之照明。伴奏乐器有大鼓、大镲、大锣,锣鼓点简单而古朴。
11.昔阳提灯会
提灯会是一种集工艺、美术、书法、剪纸、音乐之大成的综合性民间艺术,灯的花样十分丰富,有以五谷为形状的高粱灯、谷穗灯、玉米灯、麦穗灯、棉花灯、白菜灯、番瓜灯、薯类灯等;以水果为形状的苹果灯、石榴灯、柿子灯、葡萄灯、樱桃灯、桃灯、梨灯、核桃灯等;动物灯有猪、牛、马、狗、驴、鸡、鸭、兔、鱼、螃蟹、虾、蛤蟆、蝌蚪、蛇、虎、象、孔雀、凤凰、龙等;花卉灯有牡丹、莲花、山丹丹花、菊花、月季、桃花、杏花、海棠、牵牛花等等。长长的灯火队伍,前面打着标着村名的灯牌,后面各类灯有序排列,龙灯、船灯、莲灯还逢场表演。当夜幕刚刚降临时,村村队队、男女老少都不约而同地手提花灯出门,由四面八方汇入迎灯队伍,遍游村寨。那浩浩荡荡的灯河,闪耀在漫山遍野,像一条满身嵌珍珠玛瑙、遍体晶莹灿烂的火龙在山上坡下飞腾,煞是好看。
12.左权点金灯
每年正月初八,从农户中收起软米面、麻油,经统一蒸馏,捏成小油灯,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四张大八仙桌上将油灯摆成“四季平安”等吉利字样并点燃,前有鼓乐引领,后有其它文艺节目表演,绕大街小巷而行,最后到观音堂供奉。
13.和顺跑莲灯
始于清咸丰年间,灯舞结合,人数不限(10一50人均可)。演员手提各种造型别致的灯花,踩着鼓点列队舞蹈,或绕8字、扣二饼,或倒卷帘、蛇脱皮,节奏由慢到快,演到高潮时,演员翩翩起舞,盏盏灯笼好似流星飞转,火龙盘旋。
14.榆社河灯
人们用红、黄、绿纸糊成筒状,内置蜡烛点燃,摆放于河岸两边,每隔2米左右一盏,顺河流曲直而延伸,颇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