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民间艺术
当前位置 >> 民间艺术

阁跷类(棍类)

发布时间:2016-08-19 15:02:45

    棍是闹红火的主要内容之一,无论是铁棍、背棍,还是撅棍,都是以棍抬人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文艺活动形式。各种棍式表演,被称为“无言的戏剧”、“风流背棍”、“空中舞蹈”。它源于二千年前秦汉百戏、求神祈雨,抬泥塑敬神等民间祭祀仪式,为的是取悦龙王雨师,好给人间降下喜雨甘霖。逢年过节,尤其是元宵节,也要出动表演。背棍、铁棍表演者从勾脸、彩饰、化妆、取材的精粹及一步一式的走法皆由本地德高望重的传统老艺人传授,大多保守不外传,特殊情况下全家三代人上阵。
 
    1.铁棍桌阁铁棍(又称抬阁、推棍)。当时人们为了求神祈雨,抬着泥塑的龙王和童男童女游行于街市。后来,由小孩扮演的戏剧和神话人物代替了泥像。
 
    铁棍也叫抬阁,主体为铁木结构,由阁、大杆、二杆、龙杆、戳儿等主要部件组成。铁棍的木阁上可设计各种模型和造型,一般与阁上演员所扮的角色相符,有山水花草、楼台阁殿等。造型之上是一根铁制的绑杆,上面可绑站2一3名演员。绑杆往往高出表演者头顶,顶端再扎一些如亭台、牌楼装饰品,不仅起到烘托的作用,而且使整个造型浑然一体,达到完美的统一。架土表演的幼童,作戏剧人物扮相,前高后低、前一后二、前二后一组合排列。在铁棍上进行表演的,多为十一二岁左右、眉清目秀、胆大心细的女孩子。她们分别扮饰古装传统戏剧中的巾帼英雄人物。较常见的有“穆桂英”、“白娘子”、“何仙姑”等等。早些年,铁棍上表演的也有一些十多岁的男孩子。他们分别扮演“老寿星”、“孙悟空”,动作较女孩子大胆而滑稽,诙谐活泼的表演,经常引得观众捧腹大笑。
 
    表演内容有50余种,其中包括《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富贵图》、《火焰驹》、《断桥》、《虹霓关》、《起解》、《百花亭》、《盗灵芝》、《下河东》、《拣柴》、《苏护送女)、《双吊孝》、《黄河阵》、《祥麟镜》、《反棠邑》、《狐狸缘》、《风仪亭》、《血手印》、《金光阵)、《金山寺》、《双巧配》等。
 
    铁棍的表演者虽在高高的棍架上出尽风头,但是高超的民间艺术家们并不是她们,而是在下面抬棍架和棍底的抬杆人。闹社火时,铁棍有一套约定俗成的号子,统一行动,前后呼应,互相配合。铁棍表演艺人喊“哎”,就起了,到了人多的地方就喊“要仔细看喽”……用这些特殊用语,可使抬棍者在欢腾喧闹的街头保持个人步法的统一和行进一致。抬者有8人的,也有16人的,另有喝令1人,压杆1人。抬者进退快慢务必步调一致,配合默契。步法有踞步、侧步、丁字、野鸡串等。他们身穿一色传统的服装,红布裹头,或白羊皮手巾罩头,腰系腰带,前结蝴蝶结、马蜂翅。行进时舞步缓行,闪动腰际,使长长的丈八余的抬杆上下漂浮晃动,左摇右摆。根架上的演员们便随着抬杆的漂浮摇动,翩翩起舞。棍上棍下,节奏一致,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地方习俗浓郁,表演气势非凡,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的享受,成为红火中人人爱看的民间艺术表演。
 
桌阁流行于寿阳县。这是铁棍的一个变种。拿铁板做面,摆上许多鬼怪造型,上而再压上一块铁板,孩子们则站在上面做打鬼表演。
 
2.背棍  节节高    背棍是一种古老的社火形式,起初也是一种民间祭祀和酬神的形式。开始时选俊美儿童跨于大人颈项表演,后逐渐发展为表壮年肩缚特制叉形铁架,夹于胸背,绑于腰际,将化妆女童由腰到踝绑缚于带着踩盘的铁柄上,插人铁架预制孔中表演。背一人表演者居多。另有双背式,曲柄一架式可背2人,跨桥式可背3人,跨桥加曲柄可背5人。儿童的摆动,全由下背者操纵。功力全在脚掌与脚跟踮颤之掌握,腰部必挺直,忌大步过度起伏。背棍,一般由两人表演。下面的男子肩背一种专制的三角形铁架,铁架下扎于腰,中搁于肩,上部为一个铁插座。上而的表演者,亦为八九岁的灵巧女孩。她站在三角铁架上的插座脚蹬上,三角架最上端的铁卡子卡其腰间。插座、铁卡和脚蹬,全用化妆的戏装包裹于里。一俟表演开始,背棍的青年后生,两腿略打弯,前后左右舞步前进,上面的女演员按下面的男演员所走的舞步,稍动腰际,轻甩两臂,手中的红绸随着舞姿飘洒前后上下之间。
 
    背棍表演队伍,一般为10人或20人不等。他们按照既定的鼓点和步点在锣鼓喧天的伴奏下,或前或后,或左或右,穿插于人群中,奔走于乡间村舍,颇受群众欢迎。
 
    节节高    节节高是背棍的“鼻祖”,是较为稀有的颇具杂技色彩的民间舞蹈。表演者多为7岁左右的男女孩童,化妆打扮成各种戏剧人物,站立在成人表演者的双肩上面,无须任何绑系,全凭孩童双腿膝部靠在成人后脑部,用劲站立,类似杂技表演。成年人随着音乐节奏,在行进中表演,肩上的孩童在上而相应舞出各种动作,煞是好看。扮演的剧目以《西游记》、《八仙过海》等居多。
 
    3.撅棍(又称杌棍、划棍)  撅棍是利用杠杆原理创造的一种高空造型艺术。七八米长的木杆杆端固定鞍型坐架,表演的儿童跨坐其上,与坐架绑牢。杆近尾处设支点架,数人操作按捺,使杆端翘起,将表演者送人高空。儿童多作仙童状,散发束如意金冠,手持拂尘,腿脚部系有铃档。表演开始后,划杆上下翻动,左右划出,表演者手持拂尘,前后左右甩打,抖动脚部,鸾铃齐鸣。一会儿与行人平行,一会儿高跃天际,惊心动魄,煞是好看。它往往是一大队棍式表演的先导,起着哄赶观众,为后面的演员开辟道路的作用。社火非常热闹,往往人潮如涌,撅棍表演必须打开场子,为社火表演开道。
 
    4.高跷   俗称“拐子”,由舞者踩在木跷上表演,是古老的也是普遍流行的社火形式。今出土北魏时期墓碑上的“百戏图”也有当时“乔人”形象,可知高跷历史源流之久远。古文献《列子·说符篇》记述了一个叫做兰子的人,他为宋元公表演跷技时,小腿上绑着比身体长一倍的两根木(跷),快速地跑跳并向空中循环抛弃七把短剑,而其中的五把常滞留在空中,元公看后感到非常吃惊。
 
    木跷高度不一,有的低至一尺多,有的高达一丈五尺,一般为四五尺。高跷有文高跷、武高跷之分。文高跷用弦乐或吹鼓乐伴奏,边走边舞,变换各种队形,在街道上表演,舞者有的化装为生、旦、净、丑等戏剧人物,生角身穿道袍,手持折扇,头戴生巾;旦角穿青衫系短裙,手持彩绢;净角戴官帽,挂髭口;丑角穿蓝袄红裤,头戴圪塔帽,手摇拨浪鼓;丑旦抹红脸蛋,梳牛角辫,身穿彩衫彩裤,耳朵上吊着红辣椒,手拿笤帚。武高跷用打击乐伴奏,以表演特技为主。高跷跷桩高低不一,通常上粗下细。近上端有横木可置脚,与腿并靠,膝以下绑牢,双脚分别踩一桩作舞蹈表演,一般多是古装人物。其基本动作和扭秧歌步法一样,也有单腿旋、跳凳、跨桌、登梯、高架翻起等高难度动作。表演形式有单拐、双拐,亦有3人4拐的。传统内容有《白蛇传》、《庆顶珠》、《狐狸冤》、《唐僧取经》。表演队伍一般为数十人,有时可达百人以上。表演者踏着音乐节奏边舞边行,互相穿插,有序地变换队形。

主办单位:晋中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9190 E-mail:jzstgab@126.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