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自古为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在漫长的历史上,数不清的战争,使这块古老的黄土地,饱经战乱,同时也造就和陶冶了晋中人的尚武乡风。特别是随着晋商的崛起,出于长途贩运、押运现银、保护商号和宅院安全的需要,镖局应运而生,为精研武艺,培养传人提供了机会,涌现了戴隆邦、车永宏、王正清、左二把等武术大家,清代以来就有太极、八卦、心意、形意、少林、长拳、红拳、南拳、鞭杆、八翻手、洪拳、子午拳、六合拳、绵拳、查拳、华拳、通背、螳螂拳、通臂、梅拳、地趟拳、串拳、三教拳、战功拳、戳脚、转树法、二郎拳、金刚拳、信拳、六合长拳、形意螳螂拳、霸王拳等,促进了民间武术的交流与发展。“武社火”,就是这种尚武风俗的沉淀和缩彩,通常由善于武术的习武之人和他们的弟子们组织进行。
1.霸王鞭(又称打花棍)
流行于东山地区,尤以榆社霸王鞭出名。它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说秦末楚汉相争,项羽与刘邦击掌相约:先入咸阳者王之。项羽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撼攻下一座城池,项王便站在马上,挥舞马鞭,高歌竞舞,舞至酣时,命士卒折木为鞭再舞,共同欢庆胜利。其恢宏之状,动魄之情,吸引和感染了当地百姓,百姓纷纷效仿之。于是,这种欢庆胜利的即兴舞蹈形式,就由军营传播到民间,逐渐演变为一种传统舞蹈节目。又说项羽带兵在太行山一带作战,曾宿营榆社,故源出于榆社。因项羽自称西楚霸王,“霸王鞭”由此得名。
二说榆社古县志记载,西晋末年·五胡十六国中的赵王石勒为榆社人。当时,他不满西晋王朝的压迫,率众反杭,百姓纷纷响应,石勒的势力不断壮大,被誉为“王朝之魁”。石勒立志称霸中原,他在打仗获胜之后,兵将们的喜悦之情难以自抑,便自发地持枪械手舞足蹈起来,这种舞稻形式,流传到民间,逐步发展成为彩鞭形式,以表达赵王称霸中原之意。后赵建平四年(333年),石勒卒于仰天村,当地人为纪念他而创作出霸王鞭。而赵王家乡在榆社,“霸王鞭”自然也就发源于榆社。
三是相传宋代时,榆社人尚武成风,无论年老年少,皆有习武嗜好,武术高手很多。其中,有一老者武艺高强,无人可敌,人称“霸王”。其人善练鞭杆,鞭技出神入化,变化多端,功夫甚深。鞭杆长约一米,既是驱赶牲口的工具,又是防敌自卫的武器。在他的带动下,善使鞭杆的人越来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鞭技逐渐派生出一种舞蹈形式。
霸王鞭由男女演员各使双鞭表演,鞭长三尺,用木棍或竹竿都行。鞭杆用彩带缠绕,两端系着铁环、铜环或铜铃,舞动的节奏时而明快,铿锵有力,时而柔和,轻柔飘逸。基本技巧是,用鞭端磕打四肢为其基本动作。传说的打法为“八点法”:一点磕左手,二点磕右肩,三点磕左肩,四点磕大腿(平抬),五点磕左小臂,六点磕右大腿(平抬).七点磕右腿(平抬),八点磕左脚掌(由身后跳起)。后来,又发展为“四十点法”,即在原“八点法”的基础上,又加了三个“八点”,两个“四点”。磕打的位置不只限于四肢,还可磕打手腕、腰、腿外侧、后肩等部位,还有双鞭互磕、触打地面等等。
榆社霸王鞭体现了节奏明快、粗犷一豪放、喜庆欢乐为主调的风格。整个舞蹈快慢结合、轻重有致,高低错落、刚柔兼具,富于变化,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霸王鞭道具的装饰色彩与演员的服装色彩,均以大红和金黄为主色调,再加上明快的音乐伴奏,使霸王鞭呈现出一种欢庆、热烈、祥和的基调,抒发出一种浓厚的黄土高原文化气息,反映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精神风貌。霸王鞭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具有鲜明的群众休育性。当一对对男女表演起鞭舞来,全身各个肢体部位都在运动,自然而然地起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pages@
2.刀舞
表演人数不限,双行排列,着软扎,戴英雄巾,如戏剧中武松的扮相。各持单刀,在宽阔地段对舞表演。
3.祁县温曲村的“火流星” 顶杆帆
火流星,亦称“耍火炭”。流星技艺由原始狩猎工具“流星索”发展而成。它由舞者将一根三四米长的绳索横放于颈后,手握绳中央,绳头两端系铁丝网圆笼。里面而放上木炭,浸油点燃后双手舞动长绳,可作车轮转、双展翅、跌脊过海等手法变化。木炭借风助燃,越燃越旺,群体舞起来如金蛇狂舞,划亮夜空。
顶杆帆,3一4米长的长杆杆端缚扎六角琉璃灯塔,每角垂璎珞串灯或长幅布写吉祥语、社名等,总重约40公斤。由一人在肩、额、肘处作顶杆表演。也是多在社火队前表演,十分威风。
4.祁县北左村的抬杠箱
据传,古时候西域回族每岁来京觐见,年年进贡皇帝两箱金银财宝,由一个二品官和两个卫士护送。大约在清代,人们依此传说加工而成抬杠箱。也有的说是表现一个在外经商的人,带有两箱金银财宝,由镖师护送返乡的故事。表演时,在扁担中部穿一木箱,箱宽30厘米,由两人抬着行走,表演者扮丑角,在箱上作空翻、竖蜻蜓、矮子脚、打转、横卧等多种滑稽表演。
5.拳术表演
主要有祁县的戴氏心意拳和太谷的形意拳。戴氏心意拳为清乾隆年间祁县小韩村人戴龙邦(1720年一1809年)所创。他曾在河南开设镖局。戴氏心意拳刚柔相济,以六合为拳术之要领,动、静、束、展多变,手足肩肘髋膝同时为用,处处体现吞吐横顺斜正起落,讲究束攒抖擞刹踩扑裹舒绝十字劲法。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心意拳传人太谷,神拳李(李老农)的弟子车永宏将其易名为形意拳,流传国内多个地方。庙会节日,就成为当地弟子展示拳术的机会,逐步成为社火表演内容。
6.和顺黄烟跑(俗名跑跑)
始于清道光年间,流传于和顺东乡。由 20一50人登场表演,主要人物有大大王和二大王,大大王涂花脸,头戴山大王冠,插双雉鸡翎,上穿软龙袍,腰束靠腿,脚登高靴,手持帅旗、令箭及走线铜锤;二大王为三花脸打扮,头戴木瓜帽,手持八宝锤。二人各率兵将,大大王手持长枪,二大王手持一根内装火药的长柄铁炮。两队人马在锣鼓声中出场,根据一字长蛇阵、老虎盘高阵、四门阵等阵式变换,两大王相斗,两队助威,场内打斗激烈,场外有大鼓、长号、铙钹伴奏。最后大大王战败而逃,二大王的兵将点燃铁炮,炮声咚咚,黄烟弥漫,欢庆胜利。
7.和顺长枪
又称响马传,是武术与戏曲的结合,以武术为主,演员身着戏装,持各种兵器,以大锣、大鼓、铙钹伴奏,表演传统戏曲的情节,如《三英战吕布》、《杨香武智盗九龙杯》、《三岔口)、《回荆州》等,欢快雄壮。
8.寿阳铁钗
相传起源于金元时期。钗分大、小钗。大钗长四尺多,木制,一头为铁制“↑”形,一头有红鬃,带有铁环,结队表演,钗在背膊颈部滚来滚去,上下飞舞,环声叮当,甚是壮观。小钗长约尺余,手持两木棍,舞弄小钗,由儿童表演,鼓、铙、钹伴奏。
“武社火”还有单人枪、剑、大杆、大刀、长矛、绳、鞭、棍棒、拳足,也有成双、三人群斗的场面,在打击乐的伴奏下,打斗精彩,众人助威,热闹非凡。
寿阳拉碌碡也很有特色,表现老百姓在打秋场上劳动的情景。
主办单位:晋中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9190 E-mail:jzstgab@126.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