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社火往往有一个特色,它就是和秧歌联系在一起的,不管是谁家闹社火,都穿插有秧歌。秧歌起源于插秧和耕田的农业劳动生活,是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人们在农田里劳作,协调配合,击节传情,兴之所至,舞之蹈之,遂成秧歌。经过漫长的演变历史,因地域经济与文化的差别而显示各不相同的面貌。也因历代传承者的技艺和审美观的不同而异彩纷呈。有的侧重歌唱如“伞头秧歌”、“小秧歌”,俗称文场秧歌;有的则歌舞结合,以舞为主,俗称武场秧歌。
1、竹马 大竹马 踩拐子 竹马属于最古老、最普及的社火之一。大多数村庄神社中都曾备有竹马,除社火活动外,亦用于祈雨迎神、立春祀土等。竹马主要由儿童扮演,系竹编蒙纱彩绘之马头、臀尾于腰间,马颈环戴铜铃,跳动时如众马过境,十分欢快。马队一般由14名儿童扮演,12匹马表现十二生肖,前面一个引导的叫马头,用戏剧表演中的拂尘指挥,后面一个是马尾。其余表演者手持马鞭,像骑着马奔跑一般,伴之连连作响的铃铛声声,犹如万马奔腾。夜间,竹马身上置放灯烛,表演起来尤为好看。表演的形式有《蛇退皮》、《翻身身》、《双八调》《单八调》、《剪子股)、《八调调》、《对竹马》、《没头头》、《三环套耳》等。
大竹马 大竹马为寿阳县独有,踩半高跷,竹制马架,身着戏剧服装,起先用于祈雨,后成为娱乐形式。多为三国戏,如《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虎牢关》等,由大鼓、板鼓、锣、钗等伴奏。
踩拐子 与大竹马类似,一群男子饰女性,足踏一木拐子歌唱,另有一青年男性(人称风公子)则穿插前后,挑逗取乐。
2.“张公背张婆” 单人表演,下身着袍,靴作男子装,上身连同头面部均化装为老妪状。一手持老翁之偶人头代胸前,构成老翁弯腰背着老妪的形态。动作与表情配合,下半身要配合锣鼓点作出老态龙钟、步履艰难的样子,俯仰顾盼与步法协调,恰到好处。老翁偶头饰有蜡光,如同汗湿淋淋,不胜重负。老妪面部则保持平淡,一副怡然自得相。后又演绎为《猪八戒背媳妇》等节目。
3.“二鬼摔跤” 傀儡戏的一种表演形式,源于汉,盛于宋。演员背部预缚两个木偶人,仅上半身,臂肘可活动,着装,作互相抱持状。所着袍垂下可覆盖表演者头肢等部。表演者匍匐于地,手臂也着长靴,两偶人对面峙立,然后扑滚翻腾,互踢互绊,作厮打状,滑稽风趣,逗人捧腹。
4.祁县、平遥地秧歌 介休踩街干调秧歌 地秧歌有舞有唱,乐器有腰鼓两面,钹、钗各一副,锣两面,口刮四面,有条件时乐器可增多,表演者也相应增多。
演唱间,各种乐器骤然齐击,紧锣密鼓的间奏铿锵悦耳。腰鼓手是乐队的核心,拉开演奏架势,手舞足蹈,在队伍中走来走去,十分活跃。其他乐手既敲击,又表演,形态自如。
介休、灵石干调秧歌 因其没有音乐伴奏,只凭演员自然嗓音演唱而得干调之名。元宵节上街时,简单化一下妆,穿上彩衣,由一名装扮成须生的演员头戴一顶风帽,手举一把特制的红伞在前引导,敲锣打鼓上街,不时地停在店铺和人家门口,即兴演唱一些吉祥小段。传统曲目有《小放牛》、《桑园会》、《卖花》、《戏凤》、《绣荷包》等。
由于唱的都是恭贺喜庆的内容,所以家家户户总要拿出烟茶糖果之类物品犒劳,富商和商号更要支付一定的酬金。
5.左权小花戏 和顺花戏 左权小花戏起源于辽州社火中的文社火。是由两个小男孩扮成故事角色,穿上彩衣裤,跟在“龙灯”后面扭唱,在乐队伴奏下唱几句祈祷词,上庙祭神、游街串巷后回到社火集中地,说唱简单的秧歌戏文,唱腔通常只是一两个调子反复唱。常见的是用红、白二色在男角脸上画石榴、桃子,女角(男扮)脸上画梅花。男角短打扮,头戴生巾,女角着长裙,戴凤冠。男女均手拿纸折扇,无论表演什么故事,其扮相均如此。
后来,在节目内容上增加了简单的故事情节,出现了跃身、蹲地等舞蹈动作,并且由原地的扭动发展到互换位置,扇子也开始有了“蝴蝶花”等大的舞动,在装束上也有了生角、旦角、丑角的区分;在唱腔上吸收了当地民歌中优美的秧歌调,开始把歌、舞、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演出剧目也日渐增多。
“一小二花三有戏”是人们对左权小花戏艺术特色的高度概括。“一小”是指表演花戏的演员年龄小(八九岁至十五六岁),大龄人表演当地人称“丑花戏”或“大花戏”;演出所需要的场地小,街头巷尾或家中或围着火堆均可演出;所演的节目也都很短小,大多15分钟左右;所扮人物亦多为小生、小旦和小丑。“二花”是说小花戏的舞蹈动作花哨,步法花哨,扇花更花哨。“三有戏”是指每个节目都有故事、有情节、有人物,说它是“有歌听有舞蹈有戏看”。左权小花戏的道具主要是花扇,由“左权人生得怪,腊月里扇子卖得快”的谚语,可见小花戏的普及之广。
和顺花戏分大花戏、小花戏。大花戏俗称秧歌,由五六十岁的老汉老婆表演,涂脂抹粉,打扮独特,引人发笑;小花戏演员多为青年姑娘和后生小伙,表演为歌舞形式,内容多为谈情说爱。道具有小扇、大彩扇、彩绸、小伞、花灯、花篮等。
6.九凤朝阳 产生于太谷县朝阳村,盛行于清康熙、乾隆年间。
在清康、乾年间,朝阳已是一个比较富庶的村庄。每到正月新春,就开始闹“白鹤”社火了。当时,村东头有个老财主,此人姓籍,一进腊月,他就雇用当地有名的能工巧匠为他制作“白鹤”,主要是六只白鹤,配两只鹿儿,一只豹子。这种社火的含义是“六合同春”之意。年年的社火,籍财主的“白鹤”总是技压群芳,独占鳌头。一年,住在村西头的几十户庄稼汉就是不服气,决心与村东头“六合家子”试比。他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以老者为师,精心研制,别出心裁地创出了“九凤朝阳”。九只展翅放飞的凤凰头朝朝阳村,以示吉祥如意、一通百顺。“九只凤凰”和“一个仙童”,斑斓绚丽,载歌载舞,栩栩如生,一下子把村东头财主的“白鹤”压了下去,给村西头的庄稼汉们大长了志气。
社火“九凤朝阳”,一年一度要精选9个十四五岁的小后生 (要求身材一般高,五官端正),来充当这种社火的装身。
“九凤朝阳”先用竹子制作成凤凰样,后用布、麻纸糊裱成9只光彩艳丽的风凰,之间有一个人的空隙位置,由一少女装身,立于中间,两手持凤,在活动中,一会摆各种阵势,一会摆成各种“字”样。摆的阵势有:八卦阵、丘蛇阵;摆的字样有:“土”字、“士”字、“羊”字等,循环渐近,不断变化。摆着的“仙童”,口吹音哨,指挥、引导“九凤”边舞边:“正月里正月正,白马美在小罗城”……“二月里龙抬头,王三姐妹妆上彩楼。彩球不把别人打,当打平贵花了头。”
社火“九凤朝阳”,从正月十三开始至十八日结束。晚上舞动时,独具特色。九凤浑身点燃蜡烛,灯火流星,通体辉煌,人都说“九凤朝阳在飞翔,欢度春节降吉祥”。
“九风朝阳”在晋中享有盛誉。
7.月明和尚逗柳翠 大头娃娃 取材于月明和尚度柳翠的传奇故事。节目由两人表演,一为光头,一为梳髻妇女,均为喜悦态,以扭秧歌步法对舞。后又演化出大头娃娃节目,风趣横生。
8.扑蝴蝶 钻钱鬼 一人持细长竹条数根,条端各扎一纸制或绢制的蝴蝶作前导,后随几名丑角的装扮儿童持扇扑捉,作出各种滑稽逗人的姿态。钻钱鬼是从扑蝴蝶派生出来的,一个人挑一枚直径约1米、中间方孔约30厘米的仿大铜制钱,另有5人扮鬼样,尖头或双叉头,而目狰狞,互相推揉,争将其头尖钻人方孔中,引人发笑。
9.寿阳耍鬼 耍鬼也称“爱社”,流传于寿阳县平头沟北一带,是一种较为古老且带有情节表演的傩舞。据说是表现古代“黄帝战蚩尤”的传说故事。黄帝为了战胜蚩尤部落,以智取胜,命令将士们扮成24家魂头鬼,迷惑蚩尤,攻占鬼门关,经过多个回合的战斗,终于战败了蚩尤,取得了胜利。黄帝为了表彰将士爱护社稷的勇敢行为,故称之为“爱社”。24个表演者假扮24家魂头鬼,其中6人为主要表演者,头戴红、紫、白、绿、黑、蓝等六色头盔,眉心贴一银锡纸箔剪成的蛤蟆舌头,有轴可转动。其余18人选儿童扮作小鬼,手持小锣伴奏。它以夸张、诙谐的手法,把民间武术小洪拳舞蹈化,成为独具魅力的社火品种之一。
据老艺人王志恭讲述,耍鬼源自清朝一少林和尚之手。这个和尚的小洪拳十分精熟,他精心组合其动作、姿势、队列,形成独特的舞蹈语言,表达了不同的意境和形象。寿阳兽医王府勇有幸得到有关记述,便在当地练习,渐渐流传开来,开始作为“红火”出现在春祈、秋报、迎神、祈雨等酬神活动中。
10.昔阳、左权倒秧歌(扭秧歌) 起源于清代,融说、唱、舞于一体。表演者2-3人,分别扮演老头子、老太婆或小丑。老头子手持笤帚或烟袋.老太婆徒手或也持笤帚。表演时演员扭摆强烈,身段灵活,动作夸张。老头子弓腿哈腰,老太婆腆腹仰首,一步三扭三探头,做甩烟袋、捋头发等简单动作,演员交叉、绕圆场,可原地演出,亦可在行进中表演。舞姿俗而不庸,夸张而不狂癫,十分盛行。
11.昔阳拉话 清时即流传于昔阳,亦称“文故事”,意即通过舞蹈动作表演故事。唱词以七字句为主,舞蹈动作有跺脚、踮脚、抱脚、跌步、四平架等六种基本步法,道具有圪节鞭、竹板、八角鼓、钱杆儿四种。每场由8人组成,即老生、小生、花脸、小且各2人,队形分正场、斜场、进场、出场,程序又分大场、小场。演员依据道具发出的音响节奏边舞边歌,边拍边打,并前后穿插,左右变位,主要演出《八路神仙赴蟠桃》、《崔虎抢亲》等。
12.跑驴 驴用竹片或荆条扎制轮廓,裱纸绘出五官。骑驴者多扮俊俏媳妇,丈夫则手挎小篮,弟弟扎朝天辫、戴红肚兜、手持马鞭,表演新媳妇回娘家。舞蹈动作有前进、后退、过桥、爬坡、跳坎、摔倒等,生动,诙谐。也有群驴多人和数人同骑一驴的,表演更为风趣。
此外,还有《张公背张婆》、《丑女倒骑驴》、《丑花戏》、《扑蝶》、《渔翁戏海蚌》等节目。
主办单位:晋中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9190 E-mail:jzstgab@126.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