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之季士民因循入闽
发布时间:2018-03-05 10:27:21
北宋末年,宋徽宗、钦宗被金兵所执,高宗南渡,京都移治于临安,中原士民纷纷南逃。固始一度被金兵占领,士民多南下,有些便因循先民旧路,定向徙入闽地。明嘉靖《固始县志•人物•隐逸》记载:“靖康南渡,衣冠文物荡然一空”。“观王荆公志王深甫自固始迁侯官,朱文公志黄端明祖鹰自固始迁邵武,张翠屏固始人南渡入闽”。近期见福建来信,有陈、周、叶、侯等姓,皆称宋靖康南渡由固始入闽。
南宋末年,元军占领光州,光州治所徙治固始县南山金刚台(今属商城县)。不久,元军占领固始县城,固始县治所“徙治无常”。民众则纷纷南逃,衣冠士族又定向徙居闽地。元朝自建元(至元八年1271年)至末世(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共有97年,而固始于建元75年后的至正六年(1346年)才恢复县治于县城。元代光州学士马祖常撰写固始“建县治”一文,有段凄凉的记载:“昔赵氏、完颜失德,江淮之交风磷宵明,戌鬼昼悲!乃若斯邑,南穷山,北尽淮,陆可骑,水可航,田亩之民躏桀者无虑十之八九。虎豹之所宫,狐狸之所号,故老遗人谈之者尚可掩襟也”。昔日的“衣冠文物荡然一空”。这里的记述,是对宋元之际固始县地的真切写照。又因境内有孙叔敖起修的“百里不求天灌区”,待战争平息后,或故邑之民还本,或他邑之民来居,固始之地很快又布满居民。还是马祖常“建县治”文中所言:“不四十年,陈、蔡、曹、宋、吴、楚、瓯、越之民,杂耕于地,交居于郛,今称沃壤”。由于固始所处南北交接的特殊地理位置,又有历代先贤创修、复修的水利灌溉工程,使之能够成为中原人口南迁的过渡地带。从马祖常“建县治”文中可以看出,固始虚其地后不仅有中原“陈、蔡、曹、宋”之民来补充,还有瓯、越之民的迁入与回归。这表明在中原姓氏南徙的过程中,固始是中原姓氏的一个汇居地,又与闽越姓氏有着往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