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寿圣寺 帝敕禅院寿圣寺
□洛阳日报张英华 文/图
南大寺山门
寿圣寺又名南大寺,坐落在偃师老城(原偃师县城)南大街西,衙门街南,即今天的老城村南关。据有关碑刻记载,该寺院原名泗洲院,宋时改名寿圣禅院,后又称寿圣寺,当地民众一般称其为南大寺。
1 《县志》有载 曾经辉煌
寺院坐北面南,南北长270米,东西宽95米。该寺院地处老县城南部,寿圣寺的前门与偃师老城的南城墙仅一路之隔,香客们从南城门内向西走几十步即到寺院门口。
据《偃师老城大事记》介绍,这座寺院面积虽说不大,但结构极具匠心:有院落、殿堂、回廊、曲径,有开门见山水的山门门楼,也有深藏不露的偏厢,更有可供人极目远眺的高耸舞楼。据《清乾隆偃师县志·卷二十八·金石录(下)》(以下简称《县志》)所载的“宋敕赐寿圣禅院额碑”中所记文字“偃师泗洲院一所,舍屋共三十五间”可知,寺院建筑规模在宋代已实不算小了。
寺院建筑中最让人称赞的当数大雄宝殿了。
综合《县志》《老城大事记》等有关记载知,大雄宝殿内正中供奉释迦牟尼铜铸佛像一尊,高达4.8米。释迦牟尼佛像左右,分塑阿难和迦叶两位尊者。庄严、聪明而多闻的阿难仪容俊秀端庄,令人见之心生欢喜。人格清廉、深受佛祖信赖的迦叶,颇像一位慈祥睿智的长者。在宝殿内东侧,奉祀有铜铸关公佛像一尊,高2米多,塑造了关公读《春秋》的经典形象,线条清晰流畅,将美髯(rán)公的威风和洒脱展现得淋漓尽致。大雄宝殿内西侧奉祀的是“观音站水莲花”铜佛像一尊,俗称“水莲母”,做工精美,衣袂飘带,风趣自然。在大雄宝殿内东西两壁,排列有铁铸十八罗汉形象,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2 古刹沧桑 碑刻实录
据附近居民介绍,虽不确定这座寺院始建年代,但能确定的是,这必然是一座千年古寺。证据就是以下这些碑刻,虽然这些碑刻现在已丢失,但《县志》对其曾有过详细记载。
据《县志》记载,寿圣寺内有一通宋代碑刻,名为“宋寿圣禅院卵石塔记”,楷体书写。据清代金石学家武亿考释:“卵石塔记,为僧守节记也。守节以碑可见者,有‘宁村人,俗姓吕氏’诸字。”后面题写“太平兴国三年十一月丁亥八日甲午建立”。
另《县志》载“宋重修泗洲大圣殿碑记”,行书书写,正文字迹模糊难辨,唯有后面刻写年月可认,即“大宋天圣六年岁次戊辰三月”与“庆历四年二月”两列,武亿考释:“盖记文与立石非一时也。”
《县志》还载“宋敕赐寿圣禅院额碑”,楷书书体,上面记录了: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二月,经河南府奏请,神宗皇帝敕旨将“泗洲院”更改为“寿圣院”。
《县志》又载“宋健经幢记”,楷书体,因石刻剥蚀严重,不见具体年月,仅见有“某妻左氏、某妻赵氏、某妻马氏”等,系女信佛者刻立。另有“宋王氏建经幢”,亦为楷书体,此石年号亦缺,唯载有“大宋国河南府缑氏县解贾村琅琊王氏”。再有“宋半截石幢”,不见具体年月。《县志》还记载有北齐天统三年(公元567年)的“齐宋买造像记”及“齐吴洛族供碑”均立于偃师老城寿圣院内。这些碑刻是寿圣寺目前见于碑刻的记载,是分析考证寺院年代的实物证据。
《清乾隆偃师县志·卷四·陵庙记》记有:“寿圣寺,在县治南;宋熙宁二年,敕赐寿圣禅院,石刻在寺中。”
3 时逢盛世 寺庙复建
据南宋郑樵《中国通史》云:“在县南,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建,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修,置僧会司于内。”即明清两代约500年间,偃师统领所有佛教寺院、僧尼教务活动的机关——僧会司,设署于此。
另据《县志》记载,1931年和1935年,伊洛河两次暴涨,水淹偃师老城,寿圣寺也未能幸免,除大雄宝殿、后大殿及部分院墙尚存外,其余殿舍坍塌殆尽。水灾过后,寿圣寺以东、舞楼以南和后大殿以北,变成了连成一片的水域,僧侣们除了在二门以南用石头垒砌起一条可供人通行的小路外,又在大雄宝殿南面,朝西向开了个大门以供出入。这样,寿圣寺就仿佛坐落在半岛之上,一时间成为县城一景。
综合所有史料记载及口传,可知该寺院始建年代最起码在北齐天统三年(公元567年)或者是更早,此后,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时期,一直沿袭至今,并且在宋代达到了鼎盛期。
当下适逢盛世,人们安居乐业,一批信众多方筹募资金, 2015年,重建寿圣寺项目启动,该项目位于原址正南,中间仅隔一条华夏路,占地面积约4亩。内设有山门、正殿、后殿、偏殿等多座建筑。目前,正殿已初具规模。正殿坐落在高台之上,面南背北,是一座歇山顶,面阔五间仿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