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澜河清
□洛阳日报张文欣
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 张晓理 摄
小浪底大坝下游黄河河道 闻欣 摄
三门峡库区蓄水起始处 张文欣 摄
一
安澜河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已成为现实——三门峡大坝和小浪底大坝,两座巍峨的大坝,改变了黄河的面貌。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黄河清,圣人出。”目睹和经历了黄河巨变的人们,是幸运的,但也应对这段历史有理性的认识和思考。
两座大坝,犹如两座巨大的纪念碑,上接我们民族远古的历史,下通民族复兴的未来,镌刻着几代治黄人的梦想和奋斗,也镌刻着时代的印痕……
《水经注》云:“自砥柱以下,五户以上,其间一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势连襄陆……激石云洄,澴波怒溢,合有一十九滩,水流迅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郦道元以精炼传神的笔法写出了这一段黄河峡谷水流湍急、山崖险峻的景象。
但是,这种景象如今再也看不到了。现在,从三门峡到孟津,150多公里的河道,除了在三门峡大坝下尚可看到一段湍急的水流,其他地方大多河水清澈、水面宽阔、碧波荡漾。这一段黄河,已经彻底改变了她原有的形象。
改变了黄河形象的是这一河段上的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我们看到的河道,大都是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库区的蓄水。
二
黄河从黄土高原流过,冲刷裹挟了大量泥沙,“河水重浊,沙居其六”。在比较平缓的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和两岸大堤逐渐抬高,遂成“悬河”,遇有洪水,常常泛滥决堤。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3000年间,黄河决口达1500多次,有30次较大的改道,其中影响最大的改道有6次,曾数次向南夺淮入海和向北从天津海河入海。从宋代开始,有4次改道是用于战争,而给人民造成灾难最为惨重的是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当局炸开郑州花园口大堤造成的黄河大泛滥。这场人为的水患,一直延续到1947年堵复花园口大堤才结束,黄河从此回归北道,自山东垦利入海。
“善徙、善淤、善决”的黄河成为高悬在中华民族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三门峡水库,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黄河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坝。1957年3月动工,1960年开始蓄水。面对黄河治理这个世界性难题,这是在当时的背景下所能做出的一个答案,尽管是一个并非完美的答案。
关于三门峡水库的选址、论证、设计、施工,还有中间的争论、风波、成败、得失,已有许多文章和专著,这里不再赘述。简而言之,三门峡水库的设计因对泥沙估计不足而导致库区和上游泥沙淤积水位上涨,后经两次改建,运行方式也从“蓄水拦沙”变为“滞洪排沙”,再变为“蓄清排浑”,直至现在的“蓄清排浑,调水调沙”。尽管有巨大的代价和沉痛的教训,但这座“万里黄河第一坝”,毕竟在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特别是为我国后来建设的多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
1991年,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程开工建设。
小浪底是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关于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传统的说法就是孟津,而标志性的地段就是小浪底,在孟津县城的南郊,如今矗立着醒目的分界线标志。
1997年10月,小浪底大坝截流,2001年年底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小浪底是在黄河中游建设大型水库最后一处合适的选址,其实它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已进入了水利专家和决策者的视野。但这里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以当时的技术力量和物质条件,无法实施。共和国积蓄了30多年的力量,也积蓄了无数专家的心血和智慧,终于顺利完成了这个举世瞩目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小浪底是个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蓄清排浑,还有一个人们期待已久的功能——调水调沙。
“治黄百难,唯沙为首。”泥沙淤积是个最大的难题,这也是三门峡水库最大的后遗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连续多年出现的断流已使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而调水调沙,正是解决这两大难题的钥匙。
从2002年开始,小浪底水库每年都要进行调水调沙——随着闸门开启,不同层面泄流洞喷涌出巨大的清白和浊黄两种颜色的水流,就像千万条玉龙和黄龙腾空而起,在大坝前缠绕飞舞,形成一片白茫茫的水雾,然后又从半空中扎进河床,轰鸣着向下游奔去。
调水调沙所形成的人造洪峰不断刷深下游河槽,同时将大量的泥沙排入大海,由此产生的良性循环是,水库库容增加,黄河复流,入海口逐渐恢复绿色生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自主调控水沙关系的洪水重塑大黄河。
如今,小浪底大坝前每年进行的调水调沙,变成了黄河两岸共同的节日——著名的黄河观瀑节,吸引了全国成千上万的观光客。
三门峡库区的泱泱碧水,成为向南迁徙的候鸟们新的栖息地,黄河古道化为天鹅之湖,虢国故地变成天鹅之城。小浪底库区更是把悬崖壁立、滩险水急的晋豫峡谷变为千峰叠翠、碧波万顷、山水相映、风景秀美的高峡平湖。
今天的黄河,已经迎来了全新的时代。绿色环保,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则是新一代治黄人确立的开发治理黄河的新思路。
滔滔黄河,万古奔流,今天正书写着新的历史。
(来源:洛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