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豫台视窗 > 民俗采风

鹿邑散卓毛笔

发布时间:2018-03-27 10:20:42

    毛笔作为文房四宝之首,有着二千余年的发展历史,与汉字一样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溯本追源,后世皆尊秦朝大将蒙恬为制笔鼻祖,相传“蒙恬笔”第一代传人刘寅曾是蒙恬军中文书。从汉高祖刘邦时期,刘氏制笔就纳入宫廷专用。

    唐末宋初,刘氏制笔工艺得到了改进,选料以中山兔毫和鼠须毫为主,经过熏蒸、浸泡、散扎等八十一道工序精制而成。宋真宗赵恒曾亲临真源(今鹿邑县,真宗后改称卫真)老君台、太清宫朝谒老子,就使用刘氏后人刘迪用散卓法精心制作的贡笔御题“明道宫”三字匾额,至今在鹿邑、亳州一带及周边地区仍有宫廷御笔“散卓一枝刘”的美好传说。明清至民国,刘氏制笔后人创业足迹已遍及全国,在各地开设笔庄或笔坊。并出现了一批制笔名师名艺,如世居鹿邑的刘道宜、刘秋文、刘同生、刘景泰等。

    “天地人笔业”源自“散卓一枝刘”,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使用宋朝流传的散卓法制作并经营毛笔,下属鹿邑书画工作室、霞飞包装厂以及太原、许昌、三门峡、西安、郑州等分支机构,自创始以来已传承五代。新一代传承人刘永杰,自幼跟随第四代传人刘贵祥学习制笔技术,深入发掘整理、继承发扬宋朝时流传下来的“散卓法”传统制作工艺,精研“三义、四德”,深得“制笔齐家、立德做人”的家祖真传。汲取全国名笔之长,在传统制笔工艺基础上进行技术革新,选用浙江羊毛、东北狼毫、等不同优质原料,在历次全国文房四宝评比中名列前茅。“天地人笔业”制作工艺也由原来的纯手工操作发展为梳毛、控杆、平头、焊接等工序的半机械化生产,逐步发展成为享誉省内外的笔业品牌。

    “天地人笔业”散卓工艺流程共81道工序,主要环节如下:1、熏蒸:选紫毫须放置砂锅中熏蒸七天,温度以60°为宜。2、浸泡:把紫毫放在加食醋的水中浸泡,无油脂方可以。3、垒毫:选青羊毛把紫毫托起。4、深扎:精选熟软笔头散扎于笔腔一半。

    “天地人笔业”同时热心公益事业,于2011年向中国文字博物馆捐赠了“中华第一笔”,并连续多年赞助鹿邑举办的春节义写义画活动。

(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