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提升湛台经贸合作水平,推动湛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度挖掘,实现湛台两地优势互补,拓宽经贸合作领域,全面提升湛台经贸合作水平,推动湛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助力湛江建设环北部湾中心城市和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广东经济新的增长极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是拓宽湛台经贸合作领域。深度挖掘湛江与台湾地区产业对接合作,加强与台湾地区在钢铁、石化、生物医药、港口物流、电子信息、绿色低碳、滨海旅游、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领域深化交流与合作,力争把台湾岛内核心优势产业和发展要素吸引到湛江来,推动湛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进一步促进湛台两地经济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湛江资源优势,利用台湾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湛台农业合作,推动湛江与台湾休闲观光农业、水产种苗、生物科技等领域合作。充分发挥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国字号”品牌,加强湛台两地在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休闲农业、高效农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合作。积极推动徐闻与台湾农业合作。力争台湾青年联合会的“海峡两岸青年农业科技示范创业园暨湛江四季彩田休博园”落户湛江。
二是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台资企业参与建设钢铁、石化产业的上下游配套项目。创新对台招商引资理念,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加强对台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在台湾岛内举办湛江推介会和邀请珠三角地区台商参加粤西推介会,精心推介湛江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台商到湛江投资兴业。组织招商团队到“珠三角”、“长三角”等台资企业比较集中地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强与台湾工商团体、行业公会、企业集团的联系,邀请台湾工商团体和台资企业组团来湛江投资考察活动。组织各县(市、区)台办主任去珠三角地区开展对台招商引资调研工作。借助举办水博会、农博会、海博会等大型展览会,组织台资企业和台商参加会展,加强湛台两地交流与合作。积极组织经贸考察团赴台湾开展经贸活动,推进湛台经贸交流合作。鼓励和引导台资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湛江市“四大抓手”、“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发展中来。加强产业对接,积极主动对接各类台资企业转移,大力引进符合湛江经济发展规划的产业,引导优质台资企业为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利用东莞等地台商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依托珠江三角洲地区现有台资企业,加强彼此间的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充分发挥湛江市台商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实施“以台引台、以商引商”战略,吸引一批有带动作用的台资企业,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有更大的突破。推动雷州乌石对台小额贸易点业务开展,促进湛台两地经贸深入发展。
三是稳定和发展现有台资企业,推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2017年以来,广东省出台了“实体经济”和“吸引外资10条”等一系列措施。2018年初,国台办会同国家发改委等29个部门出台了惠台31条具体措施,其中12条措施涉及加快给予台资企业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结合对台工作实际,认真落实好惠台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台资企业做大做强。对不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台资企业,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四是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把湛江打造成为台资企业投资发展的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创业福地。加强作风建设,落实好挂钩联系台资企业制度,强化跟踪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切实当好企业的“保姆”和“保安”,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法》,切实做好台商台胞的权益保障工作,构建台胞台商权益保障工作的长效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调处涉台矛盾纠纷,维护好台商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使台商投资放心、经营舒心,有信心地扎根湛江发展,更好地促进湛台两地经贸合作、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为台湾优秀青年来湛江学习、就业和创业提供更多便利和服务。
二、抓好品牌,拓展湛台交流交往领域
充分发挥湛江与台湾地理相近、人文相亲、文化习俗相同、历史渊源深厚、在台湛籍台胞较多优势,积极推动两岸台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扩大湛台文化、教育、旅游、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打造有湛江特色的对台交流品牌。
一是举办第十届“湛台大学生夏令营”交流活动。充分发挥湛江市教育资源优势,积极谋划以湛台两地学生为主体、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教育和青少年交流活动。通过湛台大学生夏令营交流,增进台湾师生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心灵契合。加强湛台两地教育交流互访,促进湛台两地教育交流合作常态化和机制化。二是加强湛台文化交流,抓好“文化入岛”。加强民间艺术交流,发挥湛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效应,推动文化入岛交流。重点抓好2018年下半年国台办对台交流重点项目:“遂溪醒狮”和“孔子文化”入岛交流,推进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入岛交流,全面推进湛江对台文化交流向纵深发展。三是抓好海峡两岸陈瑸文化交流基地建设。积极推动两岸同胞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促进心灵契合、情感交融。
(湛江市委台办秘书科 黎国伟)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