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河南鹤壁浚县 探古胜地
来源:《联合报》汪莉绢 U台说
河南鹤壁浚县,古称黎阳,是一座因隋唐大运河而兴的千年古城,文化底蕴深厚。浚县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浚县古城内的大运河浚县段、黎阳仓遗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浚县正月庙会,更是名闻遐迩。逛庙会、游古城、走古桥、探古运河,是浚县的旅游亮点。
图为浚县古城内文庙。 记者汪莉绢/摄影
浚县古城素有「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美誉,横跨于卫河两岸的云溪桥,蜿蜒逶迤的古城墙,娓娓道着旧时荣光。浚县的正月庙会传承千年,自古即有「华北第一庙会」之称。
当地人说,浚县正月庙会日游客量最高可达50多万人,可见其场面盛大和热闹非凡。浚县正月庙会相传始于后赵时期,已有1600多年历史,从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历时一个月。每年的庙会有三个高潮,初一、初九、十五和十六。初一有「登高祈福」、「散百病」习俗;初九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有民间社火表演、祭祀老天爷的习俗;十五和十六是元宵节。
图为浚县古城。 记者汪莉绢/摄影
观看社火表演,是逛庙会的重点节目。浚县民间灶火表演历史悠久,远近驰名,最初是民众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平安丰年的活动;随着时代变迁,民众将戏曲中的人物、音乐、舞蹈融于灶火表演,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
古县衙。 记者汪莉绢/摄影
除了逛庙会,游古城、走古桥,也是浚县吸引游人的魅力所在。浚县城西沿卫河(永济渠)一带,有一段明代的古城墙,据称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现存的明代古城墙南北长768公尺,高12公尺,宽7公尺,是卫河浚县段重要的运河城镇遗存。
石猴路的石猴。 记者汪莉绢/摄影
黎阳仓建立于隋文帝时期,西濒大运河永济渠,东临黄河,水运便利,战略位置重要,自古就有「黎阳收,九州岛岛岛固」的说法。隋唐时期,黄河以北各州征收的粮食,都先集中在黎阳仓,然后经黄河或者永济渠运往洛阳。直到北宋末年废弃前,黎阳仓都是规模庞大、战略地位显赫的重要粮仓之一,也是北宋用兵北方边境的后方物资供给地。浚县古城西门外有座明代古桥-云溪桥,横跨卫河,又名廉川桥,明武宗正德3年(公元1508年)初建木桥,嘉靖44年(公元1565年)浚县知县魏廉川重修,改为石桥。云溪桥是浚县八大景之一,古人曾留下「云溪燕语卫水舟」的诗句。
除了古城墙和古石桥,浚县古城内始建于明朝的文治阁,为浚县的重要文化地标。现今重新修建的古城内,还有修缮一新的古县衙、明代文庙以及孔子弟子子贡(端木赐)第七十七代后裔端木广恕和端木广仁的世袭翰林府,为游浚县古城必访之地。
▼
子馍入口即化齿颊留香
鹤壁的小吃美食子馍,图为做子馍的锅子。 记者汪莉绢/摄影
说起鹤壁最有特色的小吃美食,当属浚县子馍。子馍也叫做石子馍,因在鹅卵石上烘焙制成而得名,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只要咬上一口,便齿颊留香,回味无穷,是造访鹤壁不能不吃的美食。
子馍做法并不难,采用质量较佳的面粉,放入油、盐、葱花、调味品制成饼胚,然后在饼中间加入肉馅,把饼放到鹅卵石上面烙熟后,再将鸡蛋加入饼内烙制。制作子馍的师傅,要先在铁锅里摆放很多大小不一的鹅卵石,然后加热;把制成的饼胚放在石子上,由加热的石子来烤,当夹有肉馅的子馍七成熟的时候,再将鸡蛋加入子馍里,待鸡蛋烤熟后就可食用。
子馍外观看起来像圆烧饼,烤得外焦里嫩,内夹柔滑的鸡蛋和香气四溢肉丝,一入口,多种层次的味道便在嘴里化了开来。当地人常说,到鹤壁,尤其是浚县,如果没有吃上一口子馍,不算到过浚县。
鹤壁的小吃美食子馍。 记者汪莉绢/摄影
子馍有个民间传说。相传在隋末唐初,黄河两岸下游洪水肆虐,当时有支驻军,目睹百姓遭难无助,就夜袭黎阳仓,开仓放粮。后来老百姓为了感谢这些驻军,把肉、鸡蛋等食物送到军营,但是由于行军匆忙,火头军没有带炊具;后来一个伙夫灵机一动,从黄河边捡回来一堆鹅卵石,把鹅卵石抱到军营,放到燃烧的柴火上,鹅卵石被烧热后,又将鸡蛋裹到肉食里,放于其上烤制,于是就成了「子馍」,流传至今。
子馍的做法简单,自然也会向外传播,据称清朝时期,子馍做法曾传入金陵,被称为「天然饼」。不过,还是以浚县一带的子馍最为正宗。经历了千年,子馍的吃法和做法也经过诸多改良,以符合每代人的口味。浚县子馍这一传承千年小吃,引得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
隋唐泥塑手艺泥咕咕吸睛
鹤壁市浚县古称「黎阳」,浚县特有泥咕咕,色彩鲜艳、造型古朴,因历史文化悠久,被中国大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生产浚县泥咕咕的浚县杨玘屯村,则有「泥塑第一村」之称,被称为研究历史的活化石。
浚县泥咕咕,是浚县特有的泥塑,因形态各异的泥塑上都会有两个孔,对着孔吹气,这个泥塑小玩具会发出「咕咕」的声音,好玩而有趣,所以就叫「泥咕咕」。浚县黎阳镇杨玘屯村是泥咕咕的主要产地,据说当地村民几乎人人都会制作泥咕咕。当地有个顺口溜说,「喝杨玘屯村的一口水,会捏咕咕嘴;吃杨玘屯村的一口饭,会捏咕咕蛋」。
泥咕咕非遗传承人宋庆春表示,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有泥塑作为祈福祭祀之用;而会发出声音的泥咕咕,最早是有军事用途,用于战场上的相互联络,后发展成玩具或观赏之用。另据当地记载,杨玘屯村的由来,是因隋末农民起义军与隋军争夺黎阳仓(当时浚县称黎阳),瓦岗军首领李密手下有一员叫杨玘的大将在此屯兵;其军中有些士兵会捏泥人,以纪念在战场上阵亡的战友和战马,后来军队就地安置,泥塑手艺便流传下来。
浚县泥咕咕看起来造型简单,但工序并不容易。宋庆春说,泥咕咕的原料,来自于黄河故道里可塑性较佳的泥土,历经选泥、混土、捶打、发酵、揉搓、捏制、扎孔、晾晒、烧制等工序,每一步骤都马虎不得。例如,发酵就要费时一个月,晾晒更是讲究自然晾干,不能过于曝晒。烧制完成后的泥塑,就进入彩绘上色阶段。
一般说来,泥咕咕的彩绘是以黑色、棕色打底,再描绘上白土粉、大红、大绿、大蓝、大黄等条纹,大都用原彩色。颜色以蛋黄调制而成,能使色彩鲜明发亮,对比强烈。
浚县泥咕咕的题材范围相当广,传统的泥咕咕以动物和历史名人或传说人物为主,现在则与时俱进,只要受消费者欢迎,无论是哆拉A梦或电影「捉妖记」里的主角造型等,应有尽有。作为「中国第一泥塑村」,杨玘屯村相当重视泥咕咕文化的保护、发展与壮大,目前正规划发展「泥塑小镇」,以更好地发扬和传承泥咕咕文化。
▼
八丈大石佛藏身七丈楼
石猴路。 记者汪莉绢/摄影
鹤壁市浚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境内的大伾山融儒、释、道文化于一体,文物古迹荟萃,开凿于1,600多年前、高22.3公尺的北魏大石佛,为全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石佛。因佛高八丈,却藏于七丈高的楼内,有「八丈石佛七丈楼」之称。
大伾山,位于浚县城东,故又称东山,也称为黎山,虽然海拔只有135公尺,但因当年大禹治水登临此山,被载入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禹贡」篇中,历代称为「禹贡名山」。大伾山平地拔起,山上寺庙洞阁棋布,摩崖碑刻林立,自古即为「河朔胜景」。又因其地理位置重要,南控名渡黎阳津(又名黎阳关),山阻河险,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大石佛古称大佛岩,坐落在大伾山东崖,面向偏东南,目注黄河故道。相传由于黄河流经大伾山脚下,每到雨季经常泛滥成灾,当地民众遂雕石佛以镇黄河,又有「镇河大将军」之称。除镇河之用,大石佛也是民众信仰所在;相传唐王李世民曾聚兵大伾山脚下的黎阳,登大伾山拜佛,祈求旗开得胜。
浚县大伾山的北魏大石佛。 记者汪莉绢/摄影
大石佛依山开凿,头顶高与山崖齐平;结跏趺坐,面方颊圆,形似弥勒佛像。目平视,唇紧闭,表情庄严。左手覆膝,右手示「无畏印」;身穿五彩方格袈裟,因胸部残破,衣纹不清。大石佛因历史悠久,几经兴废,特别是元代末年遭受的兵火,大佛楼被烧毁,大石佛的身躯有些部位被烧坏脱落,至明代无法补缀复原,因而加以改造,并糊上泥皮彩,致使大石佛原貌无从考查。
大佛楼,原为北魏时期的七层高阁,隋、唐、后周均有重修。元末,毁于兵燹。现今的大佛楼,为明代正统十年所建。大佛楼前即天宁寺。天宁寺,后周以前名大伾山寺,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坐西向东。现存有山门遗址,遗址前有「七十二磴」,是大伾山寺的登山石阶。除了著名的大石佛外,大伾山的登山道前有条石猴路,即登山步道,两旁共有1,986只形态各异、活灵活现的石猴,为当地工匠「泥猴张」于1986年所刻,如今已成为大伾山另一趣景。
来源:《联合报》汪莉绢 U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