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豫台视窗 > 姓氏根亲

河阳花映黄河鲤

发布时间:2019-02-26 09:22:38

    □洛阳日报 孙鹏举

从春秋到唐朝,吉利曾被称为河阳邑、河阳县、河阳关、河阳城……可以说吉利以河阳为名的时间最长,现在,吉利最大的广场叫河阳广场,最宽的街道叫河阳路。从古到今,吉利这块热土被深深地打上了“河阳”的烙印。

李白曾写过多首有关河阳的诗篇,那么他到没到过古河阳呢?目前没有见到相关的史料记载,不过李白在诗里写过河阳及其名产黄河鲤鱼则是不争的事实。

李白《赠崔秋浦·河阳花作县》诗云:“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春。水从天汉落,山逼画屏新。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

崔秋浦指的是当时秋浦县(今安徽省池州市)的县令崔钦。我们重点说说第一句。“河阳花作县”典出“河阳一县花”。晋人潘岳为河阳县令时,令人遍种桃树李子树,一到花期,河阳大地成了花的海洋,史称“河阳一县花”,用来赞美潘岳的德政。李白用此典是为了比喻崔县令以花之美来化育百姓,使百姓有着良好的精神风貌。虽然这里重点是为了赞美崔秋浦,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河阳和“河阳一县花”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事实上,在古代诗文中河阳和“河阳一县花”都是高频出现的词句。

李白还写过一首与吉利有关的诗——《赠崔侍郎》。诗云:“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风涛倘相见,更欲凌昆墟。”

诗的大意是,三尺长的黄河鲤鱼,本来居住在孟津一带的黄河里。它因为跳龙门时碰到了石壁成不了龙,只好归来与凡鱼做伴。咱们是老相识了,承蒙你青眼相看,极力夸奖我。如果今后我还有为国效力的机会,希望能一展抱负。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诗中的“孟津”不是现在的孟津县。根据《尚书·禹贡》记载,吉利这个地方在尧舜时代就叫“孟津”,或者说尧舜时代的吉利有个渡口叫“孟津”。这一点有唐人孔颖达的话为证。读者可参看《吉利古渡话孟津》一文。

李白这首诗以黄河鲤鱼作喻,既含蓄地表达了怀才不遇的郁闷之情,同时又表现了他对前途充满信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济世安民的远大抱负。

那么李白笔下的吉利名产黄河鲤鱼又是怎样的呢?一是体形硕大,有三尺之长。有人说这是夸张说法,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在黄河鲤鱼中,三尺长的也只能说比较大,不是最大的。二是产于名地,其历史可以上溯到尧舜时代。三是名头大,有龙鱼之称。民间就有“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宋代陆佃《埤雅·释鱼》也说:“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黄河鲤鱼之所以能够引起李白关注,还因为它同松江鲈、兴凯湖鲌、松花江鳜一道被誉为我国四大名鱼。古人云:“洛鲤伊鲂,贵如牛羊。”说明其营养丰富,非常珍贵。古人又说“岂其食鱼,必河之鲤”。这里的“河”专指黄河,也说明黄河鲤鱼为鱼中上品,是美食家的最爱。

黄河鲤鱼素有“诸鱼之长,鱼中之王”之美称,千百年来关于黄河鲤鱼的佳话广为流传。黄河鲤鱼体形如梭,橙吻金鳞,白腹赤尾,有“鱼中潘安”之美。

从黄河鲤鱼的生长环境看,黄河进入吉利以后,河道开始变宽,非汛期含沙量少,水中富含水生生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黄河滩大量的野生杂草也可作为鱼类饲料。该流域气候温和,年日照时间和鱼类生长期均长。这些都是黄河鲤鱼生长的优越条件。北宋时鲤鱼大受欢迎,宋太祖赵匡胤征伐北汉时,专门带着鲜活的黄河鲤鱼备餐。

来源:洛阳日报 人文河洛

河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