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两河流域”谈
□洛阳日报 余子愚
世界上最著名的“两河流域”是古巴比伦的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条)河流之间的地方”,“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然而眼下,古巴比伦已经沦入百尺深土以下,只剩些破碑断柱还记忆着昔日的繁荣。而洛河和伊河构成的洛阳“两河流域”,依然为当下洛阳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洛阳得名于洛河(古称洛水),也得益于洛河和伊河两条河流的滋养。洛河穿洛阳市区而过,伊河是洛河的一级支流,在偃师杨村汇入洛河,形成伊洛河,最终注入黄河。伊河在洛河的诸多支流中远远超过其他支流,又相对地自成一个流域和水系,世人多把伊、洛两河相提并论。
千百年来,伊、洛河发生了哪些变迁?
一 探秘古洛河
毫无疑问,洛河是洛阳人的母亲河。然而,对于洛河尤其是洛阳市区段的洛河,很多人了解得其实并不太多。
早在隋唐时期,与洛阳的首都地位对应,洛河自然成为当时的御河。考古证明,隋唐大运河遗址洛河洛阳段包括市区牡丹桥至偃师顾县、山化段,全长约50公里。隋唐大运河洛阳段修建前,洛河的走向是由宜阳县进入洛阳市区,经周山、三王陵南、隋唐洛阳城南向东去,其自然河道的位置大概在现在的古城路到开元大道区域。
直观来说,今天的洛龙区古城路至开元大道区域,在隋唐时期就是古代的洛河河道。考古证明,现洛河河道位置与当时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基本一致。今天洛阳市区段的洛河,就是古代的通济渠,是人工开挖出来的运河,而非天然河道。
考古学家许宏曾著文详述洛河河道的变迁:整个洛阳盆地,西高东低。伊、洛两大历史名河横贯其中。“十三朝古都”洛阳遗留下五大都城遗址,它们绵延分布于长达30多公里的盆地中心地带,由西向东分别是东周王城、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故城、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被誉为华夏文明腹心地区的5颗明珠。中国古代以水之北、山之南为“阳”。上述五大都城,都背靠邙山、面向古洛河(隋唐洛阳城虽跨洛河而建,但其重心仍在洛北),是为“洛阳”。
据研究,现在洛河下游自今洛阳市与偃师交界处的汉魏洛阳故城西南,到伊、洛河交汇处河段并非先秦时期的古洛河。该河段不仅形成晚,而且是因人工干预而改道的。从汉魏时期开始,为了保证“东通河济,南引江淮”的漕运畅通,人们在汉魏洛阳故城西南一带,用堰塞疏导的方法迫使部分洛河水流入人工渠——阳渠(谷水),增大其流量以助行舟。这就是所谓“堰洛通漕”的水利工程。洛河故道则应在今洛河河道、汉魏洛阳故城和二里头遗址以南。
从偃师商城去二里头遗址,要跨越洛河,进入伊、洛夹河滩地区,事实上当时这两座都城都是在古伊洛河的北岸。
所谓古伊洛河,是与现伊洛河区别而言的。现在的洛河、伊河交汇处,位于偃师商城东南,以下河道称为伊洛河。但是古伊河、洛河则合流于汉魏洛阳故城南一带,在二里头遗址的上游。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当时流经二里头和偃师商城南的河段应该称为古伊洛河,而不是古洛河。
二 伊洛河古今变迁
许宏指出,“堰洛通漕”使阳渠(谷水)成为主河道,最终冲决成了现在的洛河。这一人工改道对当时人来说有利有弊。
“堰洛通漕”虽有通航之便,但河水在泛滥时极具破坏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漫长的岁月中,洛河不但冲毁了汉魏洛阳故城的南垣,也破坏了偃师商城西南城垣的外角。另外,它还使得原洛河河道的水流量逐渐减少,流速减慢,逐渐淤塞,以致最终废弃。
现洛河对二里头遗址的破坏是巨大的,600多米宽的洛河河道横扫遗址北部,现存面积300万平方米的遗址可谓“劫后余生”。据推测,至少有100万平方米的二里头遗址被彻底切割破坏。
阳渠(谷水)的冲决,导致汉魏洛阳故城南重要礼制建筑和太学,与城内宫室及永宁寺、白马寺等隔河相望。
清乾隆《偃师县志》记载:“伊水(伊河)又东曲而北迳安家滩(今安滩村),西由王家庄(今王庄村)渡、岳家庄(今岳滩村)渡东一里许与洛水(洛河)汇。”这个伊、洛河汇合口,约在今日汇合口以西两公里。据此可知,伊洛河汇合口在三国时期以前在汉魏洛阳故城之南,后在王家庄渡东,今在杨村,将来还要继续东移。由古证今,河水含沙量越大,河床淤高越快;河床越高,水行越缓。因此,近代伊洛河汇合口向东推移的速度正在加快,其速度为约40年至50年向东延伸500米。
当下,洛河、伊河仍在不断地改变着形态,从沿着穿越市区的洛河两岸而建造的洛浦公园,到伊河生态治理等,古老的洛河、伊河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伊、洛河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河洛文明,更展现着绚丽的生态文明。
来源:洛阳日报 人文河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