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豫台视窗 > 豫台渊源

半数台湾人的老家,真的在河南?| 豫记

发布时间:2019-04-24 16:31:49

  上个周四,豫记刊发《河南散落着二十个“台湾村”》的文章引发强烈反响,有读者在后台留言我们说,台湾岛上有太多的河南元素可以挖掘,至少有超过半数的汉族台湾居民的祖根之地就在河南,虽然隔着一千多公里的陆地和一汪海峡,台湾与河南之间的关联依然非常紧密。真是这样吗?

  初白 | 文

  台湾路牌上的河南

  倘若你去有机会去台湾自由行,出了台北车站,你就会发现一条名曰“南阳街”的街道。这是全台著名的“补教一条街”:350米的小街道里竖着花花绿绿、鳞次栉比的广告牌,每天下午五六点,身着各色校服的学生鱼贯而入。

  离南阳街不远,还有另外5条以河南城市命名的道路:郑州路、洛阳街、开封街、许昌街和信阳街。

▲台北信阳街

  当然,除了那郑汴洛那几个城市名称,在台湾你还能见到一个高频词——“中原”。台北有一条中原街,新北市有一条中原路;桃园有一所中原大学,花莲有中原小学;放眼全岛,叫中原大厦和中原大楼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

  这些熟悉的名字,瞬间让人置身中原老家。

▲中原大学

  有人说,台湾的路名很中国,香港的路名很殖民,铺开台北地图,就会发现此言不虚。最长的东西干道忠孝路和最长的南北干道中山路,像坐标系里的x轴和y轴一样,将台北分成了4个象限。每一个象限内的街道名称都以大陆各个省市的名字命名。

  巧合的是,不同象限街道名称,正与大陆相同象限的省市名称对应。

  东北角有吉林路,辽宁路;西北角有哈密街,兰州路;东南角有宁波街,绍兴路;西南角则有重庆路,成都路。而南阳街,就在坐标系的原点。

▲台北南阳街

  这不是巧合,而是一个精心的安排。龙应台在她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中,谈到了这一现象背后的故事: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国民政府就颁布了《台湾省各县市街道名称改正办法》,要求各个地方政府在两个月内把日殖期间的街道名称改正。

  1947年,是一个上海来的建筑师,叫郑定邦,奉命为台北市的街道命名。他拿出一张中国地图来,浮贴在台北街道图上,然后趴在上面把中国地图上的地名依照东西南北的方位一条一条画在台北街道上。

▲台北武昌街

  河南嘛,就在中国的当间儿;南阳街,也在台北的中心。南阳是河南的人口大市,没想到在台湾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真是有意思。

  半数台湾人的老家在河南

  如果说,台北的河南味路牌仅仅是规划出来的,不能说明什么问题,那么,不妨往下看。我还能翻出来更多的河南元素。

  台北成建成区宁夏路上,有一座中式四合院,这是大龙峒陈氏家族的祠堂。祠堂是供奉、祭祀祖先,和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在大陆,60年代后,北方地区的祠堂基本被摧毁或改造,而东南沿海和台湾则保留了下来。

▲江夏堂

  祠堂都有堂号,大龙峒陈氏祠堂的堂号是“德星堂”。但是,在台湾乡下,你能见到的更多的堂号是这种套路:“汝南堂”、“南阳堂”、“江夏郡”等。“堂”是祠堂的堂号,“郡”是郡望,代表了祖先的发祥之地。

  在台湾,一般人家多是把堂号和郡望混用的。同样是姓邱的人家,有的在门楣上写着“河南堂”,有的则写着“河南郡”。还有另一种情况,除了陈姓以外,钟、赖、乌、田4姓的堂号也是“颍川”,因为他们的祖先也是颍川人士。

  大龙峒陈氏这样的大家族,堂号和郡望是分开的。“德星堂”是堂号,而他们自称郡望是“颍川郡”。他们认为,普天下以“颍川”为郡望的陈姓人士都是同一个祖宗,但只有“德星堂”的子孙,才是血缘相近的同一个支脉。

▲德星堂

  不管是“汝南”、“河南”还是“颍川”、“江夏”,都是秦汉时期郡县的名称,其地域不外乎黄河流域的中原河洛地区。所以,台湾岛上的闽南族群会称自己为“河洛郎”,毕竟,他们家祖宗牌位上最高的那一个,是中原人士。

  河南人迁徙闽台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但是,影响深刻迁徙还是要说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大批中原士族南渡到长江以南的浙闽地区,福建的晋安河、泉州的晋江、洛阳桥,都是晋代中原人命名的。

▲开漳圣王

  武则天时期,固始人陈政、陈远光父子平定了闽南,他们从固始老家带来的58姓军校在闽地落籍,建设与开发漳州,成为福建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陈远光在闽南又建立起漳州城,被当地人尊为守护神“开漳圣王”。

  自此,但凡中原罹受战争,河洛的汉人便大量逃往南方。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另一个固始人王审知和他的兄长王潮一起来到泉州,王审知后来在福建建立了闽国,王审知治闽29年间,政绩卓越,福建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史无前例的大发展,后人誉其为“开闽王”。

▲王审知

  这两次固始籍军校入闽定居,构成了后世福建民众的主体,到了南宋,东南沿海的人口激增,仅泉州已达16万。但是闽南耕地少山多,于是这些南迁的河洛人零零星星地移居到了台湾。

  台湾汉族多数来自福建,福建人先祖来自固始的,占福建人口总数的70%左右,而台湾人来自福建的,占台湾人口总数的70%左右。固始也由此成为东南沿海同胞及一些海外侨胞的根脉所在,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中原侨乡”。

▲泉州洛阳桥

  理论上,固始方言隶属于中原官话,但它没有翘舌音zh、ch、sh,也没有舌面音j、q、x,居然与闽语十五声系统相一致。

  再比如:甲鱼叫圆鱼、开水叫滚水、天亮叫天光、天晴叫好天、枪叫铳、牌子叫字号、厨房叫灶下或灶间、地方叫所在、没有叫毛得、太阳叫日头、跳蚤叫虼蚤、下雪叫落雪……

  固始方言保留的中原古音与闽南方言很接近,而其他地区方言就没有这种特殊读音。

  1953年台湾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当时台湾500户以上的大姓有100个,其中有63姓的族谱明确记载,其先祖自河南光州固始迁福建,再由福建迁台湾。

  推算结果表明,至少有半数台湾人的先祖来自河南。

  台湾的河南籍人数猛增

  除了地名和宗祠,河南人在台湾留下的印记还很多,比如在清道光年间任台湾凤山县令的沁阳人曹谨,他在当地兴修水利,带领台湾人抗英保台,被奉为“台湾城隍爷”。

  而嘉庆年间的台湾知府高叔祥是邓州人,他因日夜辛劳病死在任上,他死前交待其子高殿举扶柩归里,安葬于邓州桑庄乡尹集高氏祖坟。台湾人民为了纪念他,在当地修建衣冠冢。

▲曹谨

  时间上离我们比较近的一次大批河南人赴台,就是1949年国民党败退。

  根据史料,当时赴台60万部队和100多万公务员、教师及眷属们里面,河南籍人士的数量有20多万,占了不小的比例。这些河南籍士兵大多比较年轻,做大官的不多。

  来台初期,受政治因素影响,他们都没有结婚。但到了六七十年代退伍以后,基本都娶了台湾姑娘。一直到80年代,河南籍二代人数猛增。

▲台湾掠影

  一直到现在,不管是在台北、高雄、台中等大都市,还是花莲等县,都有河南同乡会的组织,印有同乡会会员名册,还会印制赠送河南省地图,春节时同乡会组织团拜,平时还会组织豫剧公演,颇为热闹。

  很多在台湾的河南人后裔,还在海外建立了很多河南同乡会,即便离开了台湾,他们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老家在河南。

  来台的大陆籍官兵被台湾原住民叫做“外省人”,他们大多集中安置在一起,居住的地方叫做“眷村”。

▲台中河南同乡会

  住在眷村里的河南人不乏三四十年代的民国优秀人才,而他们的孩子,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了科教、文化、军政界的名人。演过《春光灿烂猪八戒》和《半生缘》的李立群,就是在眷村里长大的孟州人。

  还有柏杨,祖籍辉县。赵雅芝,祖籍开封。董作宾,祖籍温县董杨门,生于南阳。

▲李立群

  这些赴台的河南人,几十年来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河南老家。王广亚,巩义人,创办了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成功财经学院。王任生,新安人,整个河南的丹尼斯超市都是他投资的。还有在海外发展的河洛郎宋良浩,在商丘寻根祭祖的时候捐资重建了微子祠。

  随着国民党一起赴台的,还有原藏于开封河南博物馆的4000多件珍贵文物。比如洛阳唐三彩仕女俑,安阳殷墟的青铜器、甲骨文,汝州官窑的瓷器“汝窑三牺尊”,禹州吴道子的《罗汉图》。

  这些文物现在都在台北南海路49号的国立博物馆里,虽然在数量上算不了什么,但它们的珍贵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国立博物馆

  台湾的静宜大学,其前身是美籍修女盖夏姆姆在开封创立了一所静宜女子中学,校名取自她的中文名字“陆静宜”。战争时期,女中一度停课,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了开封八中。

  蒋介石在世的时候,“总统警卫营”清一色都是河南兵,盖因河南人忠厚的缘故。让人想不到的是,蒋介石还爱看豫剧,以至于台湾现在还有一个豫剧团。

▲台湾新编豫剧

  台湾豫剧团的两任“豫剧皇后”毛兰花和张岫云,都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赴台后将豫剧发扬光大。

  随着两岸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台湾人来河南寻根,台湾岛上的“河洛文化”也被大陆人所了解。根在河洛,老家河南,被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华人所认同。

▲“根在河洛”碑

  正如南宋诗人陆游说的那样:“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

  来源: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河南省台办)

 

河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