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9日下午,清远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举行第二次常务理事会。
为贯彻落实近日召开的清远市对台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台港澳办主任李思真率单位有关负责人专程到会会见台协会的台商代表。在听取台协会会长张明镇就台协会换届后组织编制工作报告以及相关负责人的发言后,李思真发表讲话。她认为,台协会换届后,在张明镇会长的带领下,能秉承“联络台商、服务台商、沟通政府、促进发展”的宗旨,同心协力,通力合作,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一是组织架构健全。在台协会中成立了8个委员会并相应开展运作,会员从原来的92人(家),现发展到197人(家),会费的收取已累积达133万元。二是规章制度健全。协会制订了常务理事会议轮值安排制度,保证各时期协会的理事会议常态化进行。同时,各委员会也均有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公开制度,做到及时细化公开。三是服务工作到位。台协会能够认真收集台企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并及时向市有关部门反映,为政府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改革提供依据。台企得到不断壮大,台资已成为清远第二大外资来源,与台协会积极做好服务是分不开的。四是有大家庭观念。从今天会议的场面可以看出,这么多的代表不辞劳苦、远到而来参会,说明台协会是有向心力、凝聚力的。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问题,李思真提出四点意见。
第一,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同时,要进一步学好用好“惠台31条”和“粤台48条”等惠台政策。研究政策在自身的企业中,看看能否“对号入座”。关于“台湾居民居住证”这项工作,建议理事会的成员,要带头并动员其他台胞办理台湾居民居住证,让持证台胞能享受国家和居住地提供的3项权利、6项基本公共服务和9项便利。享受便民、利民的“同等待遇”,是这项政策的意义所在。
第二,要抢抓机遇,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将成为我国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引领区和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清远作为最靠近珠三角核心区的城市,拥有充足的土地空间、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目前,正着力紧紧把握区域、资源、生态等优势,在大规划、大交通、大产业、大区域上做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大文章,力求在现代交通体系建设、生态休闲旅游、现代职业教育、现代农业等方面打造粤东西北“融湾”先行市,重点承接广州的辐射带动。推广“广州总部、清远基地”“广州总装、清远配套”“广州前端、清远后台”“广州研发、清远制造”“广州孵化、清远产业化”等模式,作为“入珠融湾”的突破口。为此,请广大台商把握机遇,结合实际,主动发力,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
第三,共同努力,开好第五次政企沟通台商代表座谈会。根据工作安排,会议将计划在5月底召开。时间紧任务重,要共同努力做好相关工作,一是提高认识。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视为政府紧密联系企业,为我市广大台商台企排忧解难,保障台商台企的合法权益的重要工作平台。这项工作的落实,对助推台资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大做强,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二是请广大台商台企要认真梳理上次座谈会提出的问题,看看解决得如何,分析一些问题仍未解决的原因,找准新的困难问题报市台港澳办。三是认真研究企业今后的发展规划,将近期要推动建设的项目报市台港澳办。四是要提高士气,树立把这次会议开出水平、开出实效、开出正能量的目标。
第四,通报今年要推动的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有:在清新、英德开展建设两岸乡村融合发展清远试验区项目;在清城大唐京典小区建设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项目;在清新广硕鞋厂有限公司建设台港澳青年实训基地项目;在英德市黎溪镇松岗村修建吴光亮故居工程项目;在清新区石潭镇联滘村建设瑞图清远天癒农业基地项目;在台泥(英德)水泥有限公建设水泥窑协同处置50000吨/日固体废物项目。(清远市委台港澳办刘维新)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