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园区建设
园区建设

郑蒲港新区简介

发布时间:2019-07-09 10:54:40
  2011年11月,马鞍山市委、市政府立足推动一江两岸协调发展的大局,在和县境内的江北产业集中区规划范围内,规划建设郑蒲港新区,托管姥桥镇、白桥镇全境,总面积225平方公里,人口11.8万人(目前集聚15万人)。2012年1月4日,新区挂牌成立。2012年11月12日,省政府批复设立马鞍山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享受省级开发区各项政策并同时享受省江北产业集中区政策,发展规划控制面积180平方公里,起步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明确新区定位是“港城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打造安徽江海联运枢纽中心和现代化新城区,加快综合保税区运营,成为皖江城市带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七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重视关心下,马鞍山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推进新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50亿元,协议内资530亿元、外资5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万元,比2011年翻了三番。推进“港城一体”,加快港口一期建设,三个兼靠2万吨级船舶码头已于2014年底开航运营。积极寻求与沿海大港合作,及早谋划港口二期项目,成立港口投资公司,申报二期8个万吨级码头,作为对外招商的政府资源。推进“一区一港多口岸”的申报和建设,“一区”即马鞍山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2016年8月26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同意,2018年6月13日通过国家验收;“一港”一类对外开放港口,获得国务院批准并于2015年9月5日通过验收,2016年8月14日获交通运输部公告对国际航行船舶开放;“多口岸”即申报肉类、粮食、汽车整车、种苗、冰鲜水产品等进口指定口岸,其中肉类口岸已于2016年12月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粮食口岸获得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批准筹建。协调建立港口服务机构,积极争取海关、海事、边防、国检等部门,在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机构。推进“产城一体”,围绕产业集聚推进“三个并重”,从招项目向招技术、招人才并重,入驻南大高新技术研究院、安工大绿色空调研究院、中科院食品研究院、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研究院;从政策招商向平台招商并重,通过港口平台、产城融合平台,引进创久科技、福斯特电子、帝显电子、瑞声科技、栋霖电气、汉德空调、上海紫江集团、桑尼光电、多晶蓝宝石、瀚程机械、北京一轻控股集团食品生产、中影集团、启迪乔波等数家制造业及生产、生活性服务项目;从招引单个企业向园中园整体合作并重,积极推进临港产业园、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台商智慧健康产业园、中欧产业园和中意食品产业园。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8个(其中有瑞声科技、上海紫江2家主板上市公司),协议内资530亿元、外资5亿美元,投产运营67个。城市建设方面,30平方公里起步区框架已经拉开,起步区道路的燃气管网、供水管网、通信管网已全部铺设完成;马鞍山妇联实验幼儿园郑蒲港分园、安徽师范大学附属郑蒲港学校、马鞍山二中郑蒲港校区、河海大学文天学院郑蒲港校区建成招生,上海外高桥免税直营店、中影国际影城、启迪乔波冰雪世界、盒小马购物中心已正式营业,置信假期星级酒店即将运营。西梁山水厂已开工建设,11万伏宏港变电所建成完工,超市、宾馆、商务酒店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主城区人气集聚增加。实施姥下河整治、青山湖景观改造等工程,加快绿色园区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构建1个主城区、2个中心镇、12个新市镇(中心村)“1212”城乡结构布局,实施“新区新家园十项计划”,推进“三个延伸”(即:把城市的水、电、路、气、讯、公交、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把城市的为民办事、就业、社保、医保等公共保障向农村延伸,把城市的社会管理、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高标准建设美好乡村,建设2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区镇村三级行政审批服务和监督网络,建成36公里农村公交线路,实施“天网工程”、“地网工程”、“律师进村工程”及“村民大管家”工作,让群众感受到跨江发展带来的实惠。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32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Copyright 2007 By www.viewcn.com & www.huaxia.com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京ICP证010602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05000126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