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走在前列”的城市力量
发布时间:2019-11-04 14:33:46
初冬将至,济南泉水叮咚作响。在秋冬之交的美好时节,泉城济南再次迎来重量级盛会――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在济南举行,1500多位业界精英相约泉城,集聚智慧,共谋发展。
“在济南举办论坛,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刘正荣如是说。当前的济南,聚焦影响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改革热度指数紧跟北京、上海,位列全国第三。在济南召开的这场盛会,将为全国企业改革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也必将为泉城济南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纵览当今泉城之变,济南因改革开放而蒸蒸日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忠林在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上致辞时说。勇立时代潮头,济南这座千年古城正以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开放,着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力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改革是济南的主旋律
改革是新时代的最强音,也是济南的主旋律。近年来,济南着力推动改革,为全市“扬起龙头”“走在前列”,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济南主动“改”。早在2017年就组建六大投融资集团,我市将隶属28个部门的159家企业资产一并整合注入,像济南金控集团总资产达到3000亿元以上,国有资本资产运营能力大幅提升。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今年以来,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万亿元,市场化经营机制日趋完善。
――济南大胆“创”。率先实施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扁平化运行”新模式,实行全员聘用制和KPI考核,济南高新区从全国第19位跃升到第11位;坚决剔除阻碍科技创新的各类门槛,省市共建了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等“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有力激发了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济南加快“转”。紧紧咬住新旧动能转换不放松,坚决做好“去”的文章,关停“散乱污”企业7600余家,一举关停建厂近60年、钢铁产能达1200万吨的济钢生产线,目前“无钢的济钢”已实现华丽转身、凤凰涅??。注重做好“提”的文章,传统产业焕发生机,轻骑、小鸭、康巴斯等一批传统企业实现蝶变重生,济南轻骑1-9月份实现利润增长360%。加紧做好“育”的文章,对量子超算、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前沿产业,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在山东省第一批150个“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示范项目中,济南有39个入选;有省级以上隐形冠军企业73家、瞪羚企业46家,新动能加速形成。
――济南持续“放”。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一次办好”“一次办成”改革,网上审批达到90%以上,“在泉城、全办成”成为济南的靓丽名片。“拿地即开工”模式被国务院在全国复制推广,“零土地”技改、“建成即使用”等改革,深受企业好评,济南被评为“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十佳城市”。截至目前,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110万户,增幅达到46.6%。
――济南精心“扶”。大力推进资源配置改革,组建了大型政府性融资担保集团,设立了2500亿元新旧动能转换基金、2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推出了智慧金融一贷通“101”模式,就是“1分钟申请、0抵押0担保、1秒钟放款”,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促进了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互动互促互融。
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改革,为济南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前沿产业蓬勃发展。从数量规模看,十大千亿级产业加速崛起,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两大优势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30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占据全省半壁江山,软件业务收入规模位列全国第六,全市新药药号超过1300个,居全国之首;全市省级以上隐形冠军企业达73家、瞪羚企业46家,10家企业入选山东省首批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榜单,数量均居全省首位。人民网、凤凰网、“今日头条”等纷纷把网络信息技术项目落户济南,济南正在成长为“互联网审核之都”。从前沿科技看,济南聚焦量子超算、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科技前沿领域,打造创新制造强市和智能经济强市,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正不断涌现。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6%,各类企业研发机构818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20家。
传统行业焕发新机。在新兴行业蓬勃发展之际,传统行业借势发力、顺势而上,纷纷在转型上寻突破,在结合上求发展。传统支柱行业?出转型突破的新路子,开启了新一轮的发展历程。中国重汽研发的无人驾驶港口集装箱纯电动牵引车投入运营,开辟了无人驾驶重卡的商用时代;济南二机床生产的大型全自动双臂快速冲压生产线,彻底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局面;济南钢铁二次创业,一次性关停钢铁产能1200万吨,在新材料等“四新经济”领域多点开花,今年1-8月营收达145.7亿元。传统服务行业迈出结合发展的新步伐,实现了向新型服务行业的美丽蝶变。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建设实现全面突破,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成功签约国内外高端医疗项目103个、落地68个,完成投资480亿元,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投入使用,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全市有5A级物流企业14家,居全国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第一位;产业金融、文化旅游、科技服务等也都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传统行业在济南这块沃土上,砥柱中流、再创辉煌,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实现了华丽转身。
筑就未来名城之梦,济南加快崛起
当前的济南,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殷殷嘱托,按照省委省政府“把济南这个山东经济龙头扬起来”的工作要求,正在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力争创国家中心城市。这既是省会济南的强市梦,也是1000万济南市民的富民梦。
――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北接京津冀、南连长三角,东临环渤海、西通中原经济区,像一个天然的聚宝盆,一直是广大企业布局全国、走向全球的战略要地。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和京沪间黄金节点城市,济南每天有300多趟高铁车次直达全国254个城市,到北京的高铁最快只需1小时22分钟,实现了与北京同城化发展;到上海的高铁最快不到3小时,平均5分钟就有一班,实现了公交化开行。济南机场作为国际门户机场,有204条航线通达海内外114个城市。
――这里资源富集、要素完备。拥有高校55所,在校大学生近80万,每年毕业生近20万,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60万;有各类企业研发机构818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20家;金融机构总数近800家,金融业增加值、存贷款余额均有大幅度上升。
――这里产业发达、高端前卫。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超算、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十大千亿级产业加速崛起,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两大优势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3000亿元,被评为中国软件名城。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济南,量子通信与量子雷达、量子芯片实现产业化,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神威E级原型机系统在国家超算济南中心投入使用。
――这里政策优厚、支持有力。推出“人才新政30条”“鼓励企业创新发展15条”“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健康发展27条”“总部经济发展10条”,对新引进的总部企业,按办公用房成本的50%进行补助,全力打造企业总部集聚区。
――这里机遇叠加、潜力巨大。全国唯一的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战略在这里交汇,济南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为广大企业投资兴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百舸争流千帆竞,勇立潮头唱大风。未来,济南必将以革故鼎新、披荆斩棘的魄力,中流击水、敢涉险滩的勇气,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奋力书写筑就未来名城之梦的精彩华章。
(来源: http://news.e23.cn/2019-11-04/2019B0400010.html 舜网-济南日报2019-11-04)
稿件由济南市台港澳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