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签约的重点项目落地建设进展顺利
1.英德市西牛镇花田赖屋村经济合作社与惠州市龙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台商)合作,签署了建设“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基地”项目。镇政府有关部门通过调研摸底排查,认为西牛镇金竹村围仔组、鲜水村关屋组、花塘村上塆组、花田村赖屋组等多个地方比较适宜项目的选址,并将准养殖基地源头水、池塘水送检,经惠州市龙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全部符合澳洲淡水龙虾养殖的要求。现正在赖屋村开展试点养殖,面积5亩,9月初已放养种苗,目前生长正常,下一步将总结经验,计划明年逐步推广至100—300亩。
2.英德市国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农业委员会合作,签署了建设“乡村旅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续后,公司就围绕探索一条具有海峡两岸乡村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持续共赢,成为清远走乡村振兴之路农旅结合样板的主题,从三个方面深化合作内容。
一是与贸耕(惠州)有限公司(台商)合作,首先是开展合作经营原水味品牌的精油、精油手工皂及精油添性护肤型系列产品。利用本景区的生态资源禀赋,吸引游客参与手工皂制作,让“皂回大自然”的健康理念与旅游体验充分结合。其次是文创方面的合作,由国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品牌、标志、自然条件、生态资源等内涵,贸耕(惠州)有限公司利用自有的优势开展文化创作,从而制手信(工艺品等)在全国各地景区销售。这些项目的合作,既丰富了景区旅游产品的品种,也增加了双方间的互动互惠内涵,从融合发展的角度来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是与佛山绿善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台商)继续互动,商讨深化合作事宜,目前比较达成共识的是有机农业的合作。选定较具有前景的如保健植物、有机农业(芭乐果、百香果、人参红薯等)、设施蔬菜、热带果树、种苗等,由台商提供种子、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共同推动“有机农业”、“精致农业”目标的实现,为农旅结合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是与世华花卉科技有限公司(台商)合作,签约开发兰花种植项目,由国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空间,台商提供台湾兰花种子在景区内育苗、种植、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共同打造兰花走廊景观旅游点,这对丰富景区的内涵,注重游客情感生活体验和心理的满足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英德市龙兴大地农业合作社联合社与广东海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台商)合作,签署了建设“九龙镇电子商务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致力于合力推动建成一个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平台,设计农产品的手信包装与制定品牌推广策略,通过线上解决农产品在电子商务平台的销售问题。同时引入台湾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逐步建立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服务平台,推进乡村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目前已选择产品上线销售的有豆制品、桑叶菜、鹰嘴桃、芭乐果等产品,进展顺利。
同时,在引入台湾地区先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龙兴大地农业合作社联合社结合实际,借鉴台湾模式和管理经验,对解决“人、钱、地”从哪里来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代耕模式:以农户、经济社和家庭农场等为主体,根据农业种植户的意向与联合社合作,由联合社提供水稻、黄豆、花生、果蔬等农作物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有偿的综合服务。
股份合作模式:农户、经济社和家庭农场等以土地入股,由联合社开展农业产业建设,风险共担。联合社主要提供技术指导、现代机械耕作和市场销售等服务,农作物收成后实行利益分成。
租赁模式:村集体、农户把闲置的土地出租、流转给专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自行开展农事活动。以联合社为牵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事服务和技术指导,解决了部分农户缺乏劳动力和种植技术的问题,从而引导农户以土地、技术或资金入股联合社的积极性,推动“专业合作社+农户+企业”的合作模式实现“盘活土地”的目的。
金融信用服务模式:联合社与农业银行合作,以土地及土地上的作物、农舍、农机等用作融资抵押物,被信贷机构所接受。初期已解决1000万元的资金额度,由联合社发放贷给种植户困难的群众,从而解决部分种植户融资难的问题,为产业振兴提供有力的支撑。这种做法有“农民银行”的气味,深受百姓的欢迎。
4.英德市龙兴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佛山市昇隆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台商)合作,签署了建设“九龙镇龙兴食品加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约定根据九龙镇资源条件和特色农产品优势,选择区位较好地方,推动建设豆科植物及生态循环农业生产基地。以建成的九龙豆腐(豆制品)加工厂为载体,结合市场要求,合力推动一个豆腐、腐竹、豆腐花等豆类品种,有适当规模化、科学化及产业化的示范项目,着力解决产品包装、保鲜、冷链运输及市场销售一体化技术难题。逐步建立豆制品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服务平台,推进乡村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
一是联合社投资300多万元已建成了一间标准化的豆腐生产加工厂,日生产能力达15吨九龙豆腐。
二是对豆腐的包装已解决7天期保鲜问题,并进入电子商务线上销售。
三是利用企业机械设备的优势,与周边种植大户合作,发展标准化有机黄豆种植2000多亩。该项目涵盖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的势头,对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带动周边农户提高经济收益等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创建“研实所”年底前全部挂牌
设立一批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研究实践所(以下简称“研实所”),是试验区的建设内容之一。通过调研发现,各镇已明确“研实所”的选址,正开展装修工程,有望年底前完成设立挂牌工作,为确保两岸乡村融合发展平稳、有序、有效运行搭建平台,提供支撑。
三、为招商引资持续提供条件
10月30日,调研组在清远市台湾现代农业示范园考察了台湾山苏等种植项目,听取了公司负责人对台湾山苏习性、种苗、育苗、采摘、营销等情况介绍。园区种植的蔬菜属于无公害食品,一排排整齐的日光温室,排列在园区主路的两侧,透过崭新的棚膜,能看到棚室内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和智投资公司负责人对此时此景表示充分赞赏,并考虑下一步共同研究,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基础上,探索有关合作的路径。
31日,调研组在英德市西牛镇调研,听取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关于西牛镇“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项目和“农综改”等基本情况介绍,并现场考察招商项目的交通、用地、自然风光、环保等情况。在招商方面,西牛镇针对麻竹笋是当地农业其中的主产业但效益不高的实际,决定要引进有关技术、人才、信息、管理、加工、储运、营销等团队,写好“竹文化”文章,以打造成为独特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同时,镇政府根据当地资源情况,已拿出1000多亩可调规的土地用作引入养殖项目的用地。这些情况,和智投资公司相当感兴趣,并建议镇政府能尽快提供准确信息,后续将进一步共同研究合作事宜。(清远市委台港澳办刘维新)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