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市在全面开放格局上实现跃升做好服务工作,我办王柏桃副主任于10月28日-11月6日率联络交往科到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教育局、市职业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大朗镇、松山湖等具有代表性的市直部门、镇街(园区)、企事业单位以及高等院校调研,了解我市因公赴港澳证件管理方面的现状、问题和困难,并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研究提出关于我市因公赴港澳通行证管理的工作计划,以便于进一步强化因公赴港澳通行证管理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办理因公赴港澳通行证的便捷性。
图为市委台港澳办副主任王柏桃(左一)与东莞理工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王际辉(右一)座谈。
通过本次调研,我办进一步认清了当前因公赴港澳通行证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并当场为受访单位解决三大难题:一是落实简化非本地户籍人员办理因公赴港澳通行证的资料;二是通报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台港澳办统一审批系统的情况;三是明确特殊公务团组及科研人员的特事特办途径。
为进一步促进莞港澳深入交流,服务于我市全面开放格局实现跃升的总体目标,我办将以确保我市因公赴港澳工作顺利开展为使命,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一)增强办理因公赴港澳通行证的服务意识。
一是缩短审批工作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依据国务院港澳办、省委、省政府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对申办资料加快审核进度,提升工作效率,尽量在1-2个工作日内完成我办审核流程,把办理通行证全过程所需的1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左右。与此同时,打开特事特办绿色通道,对于确实需要因公赴港澳且时间紧迫的团组以及科研人员等特殊人员,适当缩短公示期限,简化申办资料并安排专人前往省港澳办领取证件。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今年以来,我市全力推进机构改革,各单位的职能设置和人员编制等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为积极推进因公赴港澳审批办证业务的规范化管理,我办将根据《广东省港澳办因公临时赴港澳审批办证业务办理指南》的要求,定期举办因公赴港澳审批办证业务培训班,进一步提升我办业务人员以及各有关单位人事专员的业务能力,正确把握因公赴港澳审批政策,熟练掌握办证流程;其次,有针对性地对出境人员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外事纪律、安全保密、党纪国法等方面的教育。把教育与管理结合起来,坚持和完善出境人员行前集中培训、谈话提醒等做法,及时了解和掌握出国(境)人员的思想动态,发现苗头性问题,提前采取措施,防止发生违法违纪现象。
三是24小时在线服务。因公赴港澳审批办证工作是我办窗口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莞港澳公务往来的基础保障。为提高我办窗口的服务质量,窗口业务人员将24小时为各个有需要的单位在线提供咨询服务,进一步减少资料不齐全、表格不合规、程序不合理等常见问题,提升工作效率。同时,积极与物业管理公司沟通,尽量为上门办事人员预留必要车位并做好停车指引,避免停车难问题影响办事进度。
(二)改革办理因公赴港澳审批工作。
一是市委组织部、市委台港澳办和市财政局使用的审批系统不统一,各个单位有自己的审批系统和流程,造成办理因公赴港澳通行证的流程复杂化。目前,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台港澳办的审批系统已实现互通,我办业务人员可直接在系统上查看市委组织部的审批情况,减少了办事人员缴交组织部门批件的环节。为确保审批系统顺畅,方便电子存档记录,实现“无纸化”审批流程,建议市财政局开放审批系统,使相关部门能随时查看审批信息,减少办事人员上门次数,缩短不必要的办理时间。
二是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节点城市,正全力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试验区,办理因公赴港澳通行证的业务量与日俱增。为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减少省港澳办统一办证的管理漏洞,建议省港澳办效仿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湛江市、汕头市五个地级市的制证中心,推动我市成为全省下放办证和制证权限的试点城市,把我市厅级以下因公赴港澳办证和制证的权限下放至我办,并延长办理多次签注的有效日期。
图为市委台港澳办到市教育局调研因公赴港澳通行证管理工作。
(中共东莞市委台港澳工作办公室 )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