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省台办副主任徐元宏率队到天门开展专题调研,旨在深入推进海峡两岸考古教学交流基地建设,推动主动性考古项目进展及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调研组一行先来到天门市博物馆,参观了《文明之光——天门石家河文化展》陈列展。天门市博物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藏有历代考古发掘品和传世珍品文物13226件(套),品类丰富、数量众多,研究价值极高,其中石家河遗址出土的玉器精美绝伦,陶俑千姿百态,历代的瓷器、金银器、书画等独具特色,现有馆藏文物见证了人类五千余年的文明历史。
其后,调研组一行前往石家河遗址。遗址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北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区占地面积8余平方公里。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已知的,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遗址及由它命名的石家河文化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在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与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三星堆文化、楚文化的重要源头。
徐元宏副主任一行先后深入石家河遗址印信台遗址的人工黄土台基、陶缸遗迹、土坑墓、瓮棺葬数处发掘点,了解遗址前期发掘情况,现时保护现状以及近期发掘计划,并就如何发挥遗址在两岸交流中的最大效用详细进行了指导。
副市长吴宇慧陪同调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台办、石家河镇政府参与了本次活动。(敖继波)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