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共襄阳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12月28日,东津新区会展南路,在鄂西北(襄阳)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项目建设工地上,机械轰鸣,工程车来回穿梭,一片繁忙景象。
与此同时,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院区、襄阳市中医医院东津院区、襄阳市儿童医院等众多项目建设也在紧张有序推进。
“目前,89个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项目已全部开工,均将‘十四五’时期交付使用。”市卫健委规划信息科科长郝永伯说。
今年以来,市卫健委认真分析、梳理疫情防控中的公共卫生体系短板问题,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着力加强“四体系一平台”建设。为此,我市谋划申报了89个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项目,总投资近77亿元。
我市将以市疾控中心迁建为契机,加强疾病监测预警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能力,提升疾病预防大数据信息化支撑能力,提升实验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急性传染病病原体的分析鉴定能力。每个县(市)及襄州区至少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二级(P2)水平的实验室,具备传染病病原体、健康危险因素和国家卫生标准实施所需的检验检测能力。全市单日单次核酸检测能力达到7000人份,其中,市区达到4000人份,每个县(市)达到500人份。
按照平战结合要求,重点加强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医疗机构可转换病区和重症监护病区(ICU)建设,做好传染病隔离病区建设储备,提升疑难重症和传染病救治能力。市本级重点谋划了鄂西北(襄阳)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项目和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院区(平战结合可转换病区)、市中医医院东津院区、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感染楼项目及市中心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传染病医院、襄职附属医院、市中心血站等5家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检测检验及救治能力项目。县(市)区重点谋划了县级医院可转换病区和重症监护病区项目。项目建成后,全市可转换病区床位达到3100张(中心城区达到2000张),重症监护病区(ICU)达到300张,满足重大疫情发生时医疗救治任务需要。
按照“三区两通道”要求,谋划申报了基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建设项目和医疗设备配置项目。全市130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标准化发热门诊建设,配置一台移动医疗卫生服务车,2452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1万元的标准配备一个智能健康服务包。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为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齐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强化预检分诊、协同转运等功能。所有车载设备、医疗设备、智能服务包与县级医院联通,实现“乡村检查、县级诊断”。
推进市急救中心迁建,建立全市统一指挥调度和应急救援机制,完善全市域院前急救系统。推进县级院前急救体系建设,依托医疗机构设置的120指挥中心逐步剥离,建立独立运行的县级120指挥中心。市、县两级急救中心建立直属急救站点,急救站点平均服务半径:城市地区≤5公里、农村地区10~20公里。市、县两级急救中心配置一定数量的救护车辆,城市地区达到每3~5万人1辆、农村地区达到每5万人1辆、边远地区达到1~3万人1辆。负压型救护车数量占全部救护车数量的20%以上。
市级依托“政务云”,建立市县一体化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接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数据向上集中,应用向下延伸。构建纵向贯通市、县、乡、村,横向链接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的重大疫情信息平台。打造区域医疗资源预约服务系统,建立健全区域医学影像中心、心电中心、病理中心和检验中心,实现资源预约、双向转诊等一系列协同服务。县级依托市县一体化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或县域医共体平台,整合统一医共体内县级医疗机构和各基层医疗机构的HIS、电子病历、公共卫生服务等各类业务应用,实现县、乡、村信息系统一体化、防控治疗和综合管理系统应用一体化、线上线下医疗健康信息服务一体化。
另外,我市将借鉴方舱医院和人防工程改造经验,提高大型体育场馆、展览馆(会展中心)等公共设施建设标准,在相关设施新建或改建过程中充分考虑应急需求,具备快速转化为救治和隔离场所的基本条件。
作者:李兴会 孙华平 来源:襄阳日报 责任编辑:刘晓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