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鄂台情缘

争当“店小二”,服务不打烊——湖北省助力台企疫后重振、加快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1-01-14 16:47:22

  从己亥末到庚子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湖北爆发,受疫情影响,在鄂台企台商在经营发展上面临着种种困难。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台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湖北省台办系统推出新政策,拿出新实招,促进新合作,抓“六保”促“六稳”,以“钉钉子”精神打造对台营商环境“升级版”,推动国家“11条措施”真正在湖北落实落细,帮助在鄂台资企业疫后重振、健康发展。

  加强政策供给,及时出台“湖北省惠台11条”

  为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应对疫情冲击,中央及湖北省内陆续推出了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促进降本减负、推动稳岗就业、优化营商环境等系列惠企惠台政策。6月,省台办将50余项政策分类汇编成册,以电子书形式上线,转发达3000余人次,在鄂台企台胞一致点赞。武汉、黄石、黄冈、孝感、鄂州、仙桃等地也编印分发了本地惠企惠台政策汇编及服务台胞政策指南,帮助台胞台企掌握政策、“按图索骥”,办事“找到门”,发展“找对路”。

  5月15日,国家发改委、国台办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助力台企“11条措施”后,省发改委、省台办等十二部门在征求多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于7月14日推出《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支持台资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简称“湖北省惠台11条”)。惠台措施结合湖北实际,以回应台企普遍关切为导向,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产业发展、项目实施、增资扩产、市场准入、拓展内销、稳定外贸、融资担保、减费降税、扶持小微、提升服务等11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分类施策解决台企复工复产面临的突出问题,积极帮助台企台商应对疫情不利影响。“湖北省惠台11条”在本省惠台“62条”“28条”基础上积极寻求突破,例如提出“将台湾征信机构对台资企业的信用评价纳入在鄂同一法人申请信用贷的评价范围”,较之“62条”中鄂台征信合作有了较大进展;对台资项目建设,则明确提出全要素保障,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多维度强化行政服务。

  省台办已将“湖北省惠台11条”进行任务分解,列明工作清单和时间进度,责任到人、任务上肩,推动政策落地见效。为积极引导台企拓展内销市场,共组织26家台资企业参加商务部、国台办举办的“台资企业拓内销”线上对接推介活动,帮助对接上下游企业,进行转产改造、新品研发等,充分对接大陆市场满足消费需求。为更好优化对台企金融服务方式,引导银行机构建立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坚持做到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应贷尽贷、贷款审批应快尽快、资料手续应减尽减、利息费用应降尽降;创新“4321”政银担合作模式,省内已有24家银行与省再担保集团建立新型政银担合作关系,特别是为中小微台企、涉农台企提供融资担保;落实台资金融机构财政奖励补贴,武汉市、武昌区两级政府为台湾土地银行武汉分行、台湾中小企业银行武汉分行和台湾富邦华一银行武汉分行三家台资银行提供财政奖励和补贴共计4200多万元。

  坚持问题导向,全力为台资企业纾困解难

  全省台办系统采取一企一策,协调化解企业物流成本增加、销售渠道受阻、复工复产政策理解不透等问题,做好“联络员”和“宣传员”,及时向台商台企传达最新防疫工作要求及惠企惠台政策。

  为更好践行“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提升精准服务力度,省台办于6月成立服务台企纾困解难工作专班,实施专人服务、周报跟踪、挂牌销号,明确3-6个月内有效化解台资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各市州台办也迅速成立工作小组,做到电话摸查全覆盖,现场走访无死角,困难了解底数清,靶向施策情况明。通过走访调研,全省共搜集191家纾困台企的资金周转困难、台籍员工滞留在外、订单大幅减少、运营成本高企、产业链不同步、涉台纠纷权益保障不力等六类共性问题195项,个性问题83项。按照先急后缓、先个性后共性、边推边改的原则,全省上下积极协调,点对点、实打实、硬碰硬地化解台企发展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截至目前问题已全面清零。

  省台办将2021年涉台经济专项资金申请时间提前,连同2020年资金近8000万元,用于扶持因疫情影响损失严重的台企及鼓励新兴产业发展;7月-8月,省台办与省税务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武汉分行、省融资再担保集团等部门联合开展两场服务台企纾困解难专项服务系列线上“云宣讲”活动,围绕税务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服务等版块为台企台商答疑解惑,累计在线台企超过600家,线上线下反响十分热烈。武汉市台办为解决中小微台资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协调武昌区为在鄂三家台资银行解决4亿元揽储资金,并开通台资企业绿色审批通道,提供优惠融资利率。黄石市采取领导分片、包保到人、一企一策的形式提供精准化服务,与市委外办积极协调台光电子聘请日本技师来黄事宜。襄阳市举行银企对接会,帮助追日电气获得银行授信额度3000万元,并与市金融办、人行协商将多家台企纳入“企业金融服务方舱”。宜昌市协调市人社局等部门,采用线上“非接触式招聘”等方式,为兴勤电子等台企解决因疫情影响员工到岗率不足的用工难题。孝感市台办就元丰水产、兴杰农业等台资农业企业遭受水灾损失情况及时上报并争取相关补贴,帮助企业生产自救。咸宁市台资企业中咖茶店、便利店等消费类企业之前因疫情影响几乎处于停摆状态,当地台办协调建立大企业帮扶小企业机制,推动“大手牵小手”,增加订单切实纾困。仙桃市台办通过上门宣传政策,联系上下游企业,组织企业参加各级各类开辟新市场活动,目前在仙台资企业已完全恢复产能,订单稳步提升。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最有感受度!”在调研中有台商反映“政策是实实在在的,服务是实实在在的,真心更是实实在在的”。正如荆州市台协赠送锦旗上所书:“靠前服务,心系台胞;急人所急,想人所想”。

  聚焦产业合作,成功举办“台企台商荆楚行”

  为重振鄂台经贸合作,坚定台商投资信心,各地台办全面拓展招商渠道,持续推进重点项目,有力促进产业合作。9月2日至4日,在国台办、全国台企联大力支持下,省台办联合省直有关部门和武汉、黄石、襄阳、宜昌、仙桃等市,在上海、江苏昆山及广东东莞举办了三场“2020年台企台商荆楚行”台企台商见面会暨项目推介会,各地也随之开展了高密度高频次的招商对接。

  在前期招商工作的坚实基础上,11月12日至14日,由国台办经济局、全国台企联和省台办主办的2020年“台企台商荆楚行”活动在武汉成功举办。活动以“鼎力助重振、携手创未来”为主题,举办了“台企台商荆楚行 共建产业合作区”大会和台资企业大陆上市政策说明会,组织与会台商参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实地考察湖北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武汉产业园。国台办副主任裴金佳、湖北省副省长赵海山出席大会,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及各地台协会长、在大陆上市和拟上市的知名台企负责人等160余位台湾嘉宾参加,悦心健康康养项目等19个重点台资项目签约,总金额达213.3亿元人民币,涉及电子、汽车、生物医药、智能物流、金融等多个行业和领域,投资领域广、科技含量高、社会影响大,进一步深化了鄂台经贸合作。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围绕服务“两个大局”,结合我省“十四五”规划的制定落实,持续推动签约项目和合作协议尽快落实落地,加快推进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继续承接台湾地区优势产业和沿海地区台资企业向我省转移,实现台资企业集聚发展和加速腾飞。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更是核心竞争力。全省对台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贯彻落实湖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为台企减负助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激活台企市场活力,推动台企高质量发展,以高度责任感提升台胞获得感,以服务精准度换取台企满意度,为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