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台胞种志斌:一张张照片“铺就”回家路
中新网西安2月4日电 题:97岁台胞种志斌:一张张照片“铺就”回家路
中新网记者 张一辰
“只有苦过,才知道现在生活的甜。”97岁老台胞种志斌如是说。
在西安南郊一小区的居民楼中,简单的家具陈设、老旧的水泥地面、不很宽敞的空间,共同勾勒出种志斌家的大体轮廓。多年来,种志斌朴实无华的生活方式与乐观向上的心态都未曾改变。
春节前夕,陕西省台办主任杨勇一行看望慰问在陕台胞种志斌,并送上节日的祝福。
1924年5月,种志斌出生于陕西省的一个农村家庭,尽管家境贫寒,父母仍是辛勤耕种、缩衣紧食供他读书。中学毕业后,他考入陕西省立农业技术学校。1947年从技术学校毕业的种志斌,被当时驻西安的国民党空军录用,成为英文打字员,后被分配到国民党空军通信大队服役。
1949年四五月间,种志斌随着国民党军队几经周折最终到达台湾,甚至都没来得及跟父母妻子道别,他未曾想到,此一去就是34年。
初到台湾,孤独感与思乡之情常伴种志斌左右。于是,他开始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来化解自己的乡愁。
“转移观念玩摄影,抛却烦恼求心宽。”种志斌写道。从短焦到长焦、从入门到精通,种志斌的摄影技术不断进步。他的作品《迎战》和《跃起》,还曾在当地的摄影比赛中获奖。那时的他还不曾料到,正是这一张张照片成为了他开启回家之路的“钥匙”。
1983年11月,台北摄影艺术团赴日本东京参访,随团的种志斌抓住此次难得的机会,几经辗转终于回到了阔别34年的故乡,见到了朝思暮想的亲人。
作为经历过战乱年代的老兵,种志斌深知和平日子的珍贵与来之不易。“背井离乡,漂泊四海,人的一生世事无常,命运多舛。”种志斌感慨道。
“父亲虽早已不能继续自己的摄影爱好,但他还经常喜欢一个人坐在床头,翻阅一些书籍、唐诗宋词、老照片及老信件,静静地回忆过去的往事。”种志斌的儿子种安民已过古稀之年,多年来,他与妻子共同照顾种志斌生活。
台湾诗人余光中曾说:“写《乡愁》只用了20分钟,但情感在心中酝酿了20年。”种志斌的乡愁则都在他拍的一张张照片中。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在他的一张黑白老照片背面如此写道。(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