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鄂州台企杏福农业
阳春三月,位于华容区段店镇的杏福农业园游人络绎不绝,旅游大巴车鱼贯而入。
“过些时,这条路上还要好看些!”园区樱花大道上,正在播撒百花种子的吴顺芝热情地和赏花拍照的游人打招呼,一上午时间,她和工友撒花种的活儿快干完了。
“工作稳定,还能顾家,哪儿去找这样的好事!”57岁的吴顺芝是中咀村9组人,这份家门口的工作让她格外满足,自2015年湖北杏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落户,她就在这做树木护理的活儿。6年间,眼见杏福农业园从荒地到枝繁叶茂,自己也踏上脱贫奔小康的幸福路,她觉得,这片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地方越来越美,越来越有希望。
“杏福”载着幸福来
“流转10000亩土地,托管7000亩湖面!”2014年,段店镇迎来了“大项目”——台湾秉承集团落户,设立“湖北杏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段店镇建设“湖北鄂州华容台湾农民创业实验园”(以下简称台创园)。该镇5个村被纳入项目园区内,建设集精品水果园、农业科普教育基地、两岸农业研发基地、特色种植教育大智库和人才库、优质低碳生活区、生态农业聚集区、教育科技体验区、新型城镇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园区。
“土地流转了不种庄稼,先围起来做土壤改良?会不会是闹眼子?”2015年春节刚过,庄屋村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的热点就是台创园的土地流转,“湾里现在只剩下30多人,老的老、小的小,田地都长了草,再这样下去怎么办?现在有企业愿意来开发,不仅有租金,我们还能到公司打工赚钱,怎么划不来?”
段店镇是传统农业乡镇,人口密度较低,土地闲置率高,土地流转工作一呼百应,合理顺畅。
“从一片荒地起步,一步一个脚印,建成了现在的样子。”该公司副总经理周峰葵介绍,2014年以来,经过持续不断开荒辟地、精雕细琢,才有了今日万亩田园美景。
从遍地抛荒、杂草丛生,到如今5个智能科技大棚、25个生产大棚、55片种植园、两个湖泊一线串珠,人工割草、生物防治、鱼虾菜共生、雨污分流、环保循环工厂等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段店镇中咀、庄屋、武圣、百席、孙彭等5个村庄17000亩土地和水域焕发出勃勃生机。
“杏福农业来了后,村里变漂亮了,能在家门口挣钱,日子越过越好了。”同样焕发生机的还有吴顺芝等贫困村民,“在这里打工,不用起早贪黑,还能照顾家里人,加上每年2000多元流转土地的收入,比在外打工强太多。”
“生态种植,不打药、不施化肥、不用除草剂,在公司的安排下轮流做工。”周峰葵介绍,段店镇400多名农民就近就业,其中贫困员工51名,年付工资逾千万元,年付土地租金500余万元。
“番茄、草莓种在半空中,菜用水培,鱼就养在菜下面……你看那土坡上还做了木屋给野兔子住,大棚里有白玉苦瓜、佛手、蝴蝶兰,早前见都冇见过。”提起园区内的“尖板眼”,吴顺芝说算是“开了眼界”,“耕田犁地几十年,没想到现代农业的农活是这样干的。”
幸福的农业这样干
“红砖是介质土,里面有经过检验的生物营养素。”台创园里,各类生态农业培训定期举办,一直深受全市名类种植户欢迎。
按照台湾精致农业模式,整个园区从源头做起,已投放4万吨有机肥用于土壤改良。更令参训养殖户们叹服的是,大棚里的果蔬每日活得甚是“精致”:用醋加糖控制虫侵,浇灌的水一定要先过滤……大棚里几乎一尘不染,长出的有机蔬果摘下就能吃。
多年的生态有机种养,让这片土地具备了富碳农业产业化基础。去年11月10日,“富碳农业科研示范基地”“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化标准化重点实验室湖北鄂州华容工作站”“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人居环境中心碳中和实验基地”在杏福生态园揭牌落地,华容区与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化标准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这两大国字号科研机构合作,在台创园区域进行“富碳农业产业化模式”研究,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北临长江,南依三江大道,台创园位于华容北部生态功能区,具备原生态地貌、三面环湖景观,昔日不起眼的小村庄正以日益清爽、精致的乡村风貌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打造国家级台创园样板、联合国人居署项目典范。
“以武圣村陈竹林湾、中咀村茶担湾创建联合国人居署示范项目为契机,因地制宜编制一批‘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华容区区长夏鑫介绍,作为湖北省台商投资单体最大的农业项目,年产值超4亿元的华容台创园争创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农业永续发展的示范之区。“台创园的建设与发展坚持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做到注重质量、从容建设。”
“提高生态承载力,是一方水土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夏鑫说道,台创园是有赖于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发展平台,企业、村集体、农民三者间充分尊重各方权益,园区建设过程中严守建设红线,严控常住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立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格局,争做长江大保护示范园区,6年来,生态发展理念潜移默化,推动杏福公司与村集体、农民的深度融合。
幸福的事业大家干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湖北杏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荣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6年来积累的发展经验,园区确立以休闲农业为发展主题,迎合了公司+基地+农户+城市社区+市民的经营新模式,响应了国家振兴乡村的大战略,而且把发展村级经济与精准扶贫联系起来,真正建立起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周峰葵介绍,仅台创园的年用工需求和年旅游产值就直接带动农民收入达5380万元,是土地未流转时收入的10倍。
6年间,杏福农业坚持开展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坚持资助贫困群体,为4个村228名80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免费供应中晚餐;坚持捐资善举,对特困家庭进行长期救助;坚持贫困资助,资助周边贫困学生109人,发放助学金27.8万元;坚持带贫机制,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统一技术、统一生产标准,为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低息周转资金2170万元,帮助70户脱贫。
更令人欣喜的是,台创园突出产业链招商,以杏福农业为引领,杏福盛丰水产、乐种科技等6家台资企业先后入驻园区,鱼虾菜共生、草本精油、佳士得贸易等10余个优质项目也在密切洽谈中,规模发展之势正在形成。“生态农业+精品加工+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日益成熟,产业链的不断延伸,科技、管理人才的不断汇聚,成为园区健康发展的源源动力。
“脱贫攻坚是阶段成果,让农民分享到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带来的红利,看到乡村发展的希望才是题中之意。”华容区委书记彭波表示,政府鼓励引导企业以资金、技术的投入换取开发经营权利,鼓励引导村集体和农民以宅基地、闲置房屋入股,积极探索联合公司经营模式,统一管理村庄闲置资源,防止无序经营与恶性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农民分享到更多红利。
“亲水园带动旅游业与生态农业共同发展,文创街为农副产品创造附加价值,为园区发展提供后劲,是我们即将重磅推出的两大明星项目。”公司董事长郭杨福说道,打造杏福园是一份幸福的事业,经过近6年投资建设,园区已完成投资6亿元,配套基础设施初步完成,14个功能板块建设正在加快实施中。项目建成后功能齐全,分区合理,既可观光、休闲、游憩与研学,又可体验农耕打造专属农场,是农民就业增收、两岸青年创业的创意空间,也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文化传承的共赢平台。(曹彦)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