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x”格式顺口溜的俗与雅赏析
从晋中本土顺口溜文化说开去
吕立
顺口溜是俗语的一种,是民间百姓的语言,其最重要的特征是“顺口”,就是押韵上口,且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笔者在搜集整理顺口溜时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3+3+X”成为最常见的格式。顺口溜的这种格式,既反映底层百姓生活常态和道德修养、市井平民伦理风范,体现农时农耕文化,也以儿歌(童谣)形式存在,甚至文人墨客的高雅作品也有采用,堪称经典。
一、本土特色的顺口溜将地域文化体现得惟妙惟肖。有这样一些地方特色的顺口溜,或者反映民众的日常生活,如“吃热饭,睡凉炕,阎王爷爷没想望”“一瓮米,一瓮菜,一瓮豆子白捎带”“骑毛驴,拄拐棍,好活一阵算一阵”“坐椅子,扇扇子,荣华富贵一辈子”“官向官,民向民,叫花子向穷人,和尚向着出家人”。或者体现百姓的利弊权衡,如“钱难挣,屎难吃,叫花子好当气难出”“甚的人,甚的待,甚的馍馍甚的菜”“糖罐罐,蜜罐罐,最要紧的是盐罐罐”“盐伤心,醋伤肺,辣椒椒伤的是大脾胃”“米芯芯,面芯芯,把你吃成人参参”“金眼窝,银眼窝,总有一个捣眼窝”“新媳妇,巧媳妇,打一板子屙一裤”“铺得厚,盖得厚,不如跟老婆肉挨肉”。或者用以劝诫人们的道德修养,如“见饭饥,见水渴,见了枕头就眼涩”“歪戴帽,狗抬轿,抬到灵石没人要”“湿du溜(光屁股),搬家猴,我吃馍馍你磕头”“急用人,急为人,不用人了脚踢人”“颠倒啦,颠倒啦,死鸡抓了花豹啦”“野雀子,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体现农时农耕文化,如“白露早,寒露迟,秋风旮旯下当时”,在山西中南部地区,冬小麦的播种大概在秋风前后半月左右时间不违农时;“高的高(来),低的低,骑着骆驼赶着鸡”,比喻农作物长势差距极大。
人民公社集体化和“农业学大寨”时期,有这样一些顺口溜,如榜样的力量,“村看村,户看户,社员是看村干部”;调动大家积极性,“天大旱,人大干,政策调动千千万”;不积极也不落后的心态,“不骑马,不骑牛,骑着毛驴赶中游”。凸显顺口溜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二、南国北疆的格式一致凸显俗语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如过日子要精打细算,“穿不穷,吃不穷,算计不到一辈子穷”;宿命论的“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不顶用”;形容从乡土走出去的人变得少了人情味,如“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形容年轻夫妻时喜时恼,如“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烂黄菜”;当年赞扬(上海)南京路上好八连精神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人们对旧时官场腐败的描述“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一座楼”。
三、常态化格式的童谣儿歌印证着顺口溜的朗朗上口和易于传诵。小时候农村的土墙上有一种在虚土中生活的小虫子,它把自己的窝弄成倒元锥形,唤做“倒土土”,有顺口溜“倒土土,倒土土,加(耕)地地,加完二亩我送你”。还有20世纪70年代的政治化儿歌“大炮响,打老蒋(蒋介石),老蒋的头,不可留,送给孩子们打皮球”。还有如“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口唱大戏,请闺女,唤女婿,就是不让外孙子去”。
编入儿童教科书的儿歌,几乎都呈现为“3+3+x”格式,如“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小老鼠,上灯台,……叽里咕噜滚下来”等。由此看来,这种格式的儿歌,流传范围更广,不限于南国北疆,给孩子们以启蒙,也带给孩子们多少欢喜。
四、文人墨客的加工提炼,使顺口溜脱俗为雅,增强了俗语文化的影响力。这种顺口溜格式甚至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中也得到体现,如清初才子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词“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再往前追溯,宋代陆游也有《长相思•云千重》词“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钓筒。头未童,耳未聋,得酒犹能双脸红。一尊谁与同。”我在想,是先有了民间的顺口溜格式,还是先有文化人遵从的“词牌”,按照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说法,我总认为文人墨客的雅作是百姓俗语脱俗而来。
上中学的时候,我读过一则两个文人在异乡相遇,互相打趣贬低的故事,甲说乙“穿冬衣,戴夏帽,糊涂四季”,乙回甲“从南来,到北去,什么东西”。这是标准的文人式顺口溜。
出于对“长相思”词牌的兴趣,我也填过两首“长相思”词,《长相思•和顺口上村帮扶》是到和顺县结对子做帮扶工作时所作,“八缚岭,寒湖岭,翻山越岭躜行程,岭上郁葱葱。到和顺,盼和顺,访贫犹能记初心,情似故乡浓。”另一首是《长相思•江城抗疫及解封》,“说江城,锁江城,七十六日梦难成,辗转到天明。一省通,九省通,庚子春来抗疫情,难写是精神。”
俗语文化是百姓文化,也是地域文化,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定然是由多处地域文化和族群文化融合而成的,文化自信也应包含着对俗语文化的自信。从小生活在晋商故里,被俗文化浸润和熏陶,对自己知识的积淀、心际的滋润、品性的养成和境界的提升,都有极大的影响。我深深地眷恋故土晋中这厚重的文化,时间越久,这份情怀就越浓。
来源:晋中晚报
稿件由晋中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晋中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9190 E-mail:jzstgab@126.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