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笃行 双河争先
——五师双河市经济社会发展巡礼
五师双河市地处阿拉套山和岗吉格山间谷地,博尔塔拉河畔,与哈萨克斯坦交界。几十年来,五师双河市干部职工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忠实履行屯垦戍边职责使命,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扎根边疆、报效祖国的精彩华章。如今,这里已经变得更具魅力、更加宜居。
今年,五师双河市党委积极应对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恢复性增长。一季度实现生产总值12.31亿元、增长11.4%,较年一季度增长15.1%,两年平均增长7.3%。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1.69亿元、增长17.6%,二产实现增加值1.29亿元、增长19.8%,三产实现增加值9.33亿元、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6%。
特色双河“农”歌嘹亮
初夏,五师双河市各团场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棉花苗出土、葡萄枝发芽……据了解,2020年,五师双河市实现农业总产值54.5亿元,同比增长10%;连队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同比增长15%。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五师双河市党委聚焦“六稳”,聚力“六保”,牢牢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创新为引领,凝合力促攻坚。
五师双河市按照兵团农业农村工作“稳粮、优棉、强果、兴畜、促加工”的方针,小麦、油葵、制种玉米等粮食作物面积达20万亩,实现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
在粮食安全有了充分保障的同时,五师双河市农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五师双河市通过调整结构,优化品种,布局发展高产优势棉区。选择适宜大面积种植的机采棉品种作为主栽品种,提高原棉品质的一致性。鼓励职工成立棉花合作社,构建“用棉企业+原棉加工+合作社”的利益共同体,优质皮棉总产达10万余吨。
葡萄品质逐年提升。截至目前,五师双河市已完成2.45万亩葡萄“厂”字型改造项目,建立了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对葡萄等农产品实施全过程监管,认证“三品一标”产品9个,并获得“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荣誉称号。年产优质鲜食葡萄果品达12万吨,“北疆”牌红提葡萄驰名中外。
畜牧产业“异军突起”。五师双河市设立专项奖补资金支持“百万头生猪基地”发展战略,建立多部门协同办公绿色通道,积极协调解决相关企业复工复产、落地建场问题。
目前,该师市已新建、改扩建15个规模化养猪场,商品猪年出栏规模可达60万头、同比增长277%。
今年一季度,五师双河市生猪存栏17.8万头,同比增长98.6%;出栏5.14万头,同比增长11.5%。该师市持续巩固生猪稳产保供能力,从增加生猪产能出发,保障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此外,生猪产业发展补贴作用明显,养殖用地、环评审批、金融保险等政策继续落实落细,给养殖主体吃下“定心丸”。
4月8日至9日,兵团2021年春季生产和农业产业现场推进会在五师双河市举行,与会人员对该师市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五师八十九团二连的五元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区监控室里,二连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齐文亮向与会人员介绍各个圈舍的生猪养殖情况,引得赞声一片。
目前,五元养殖专业合作社已由最初的19人,发展到现在的60多人。2020年,该合作社实现产值3800多万元,利润达1500多万元,社员共分红900多万元,其中部分社员分红达46.4万元。
在五师双河市,像这样的合作社现在有418个。
奋进双河“工”坚克难
5月13日,新疆楚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的值班运维人员在生产检测控制室和设备运转区不停地巡视着,认真做好生产运行数据、情况实时监测记录工作,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为该师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全体员工坚守岗位,争变量、保发电、降能耗,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指标,一季度发电4.1亿千瓦时,营业收入同比累计增加1021.7万元。”新疆楚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综合部主任苏武介绍说。
今年,五师双河市党委紧紧围绕“一主两翼”
经济发展战略,精准定位谋划、紧盯在谈项目、强化企业服务。一季度实施招商引资项目64个,完成投资实物量4.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9.6%。
目前,五师双河市招商引资企业——内蒙古丰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6亿元建设的年产1000万平方米高压电极箔项目主体厂房已全部完工,正在进行地下管网埋填工作。该项目预计今年8月竣工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6亿元,将为该师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牢固树立大开放、大招商发展理念,五师双河市党委充分发挥毗邻阿拉山口口岸区位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围绕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电子科技、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实现项目对接洽谈、前期考察、项目选址、签约落地服务无缝对接,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之士来到五师双河市投资兴业。
一季度,五师双河市工业经济发展整体平稳向好,实现工业增加值1.14亿元,同比增长24.3%。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06亿元,同比增长41.7%;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亿元,同比增长30.4%,实现10年来工业发展最好开局。27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开工24家,开工率89%,高于历史同期水平。
幸福双河“满”有气质
“我现在住的房子,不比楼房差,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都很通畅,房间里还安装了地暖和空调,冬天不冷、夏天不热。”5月13日,五师八十九团十一连职工王玉珠高兴地对记者说,“我的房子前面就是连队休闲广场,现在连队环境越来越好,我特别喜欢住在这里!”
2017年,八十九团十一连进行了重建。
现在,连队168户老旧危房已全部重建完毕,居民区内道路已全部硬化,道路两侧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栽满花草树木。每家每户院子门口都摆放有移动垃圾箱,还有专人负责垃圾清理工作。十一连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五师双河市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先后投入资金12.2亿元,加大连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显著。
健康是最基本的民生福祉。在五师双河市政务服务中心师市医疗保障局服务窗口,居民张鹏带着就诊报销材料,一次性走完了所有的报销程序,真正实现了“最多跑一次”。“现在真是太方便了,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一站式’报销窗口,我再也不用多跑路了。”张鹏高兴地说。
近年来,五师双河市卫生系统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通过严格执行各项政策,不断满足职工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有效减轻职工群众的就医费用负担,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如今的五师双河市,宛如一幅名画,色彩绚烂;更像一首名曲,旋律悠扬。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该师市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喷薄而出的张力,继续书写着腾飞的新篇章,为推动新时代兵团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