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这个南方人来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大的雪,更不要说雾凇了。”12月21日,来自浙江的摄影爱好者刘江告诉记者,遇到这样的美景,他决定在十师一八五团多玩几天。
受强冷空气影响,12月中下旬,一八五团迎来降雪天气,白沙湖景区也出现了难得一见的雾凇景观,众多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
产业兴则百业兴。一八五团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乡村振兴,立足人文资源、自然环境等,加快推动以“旅游+”为核心的现代旅游业发展,推动旅游业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从高速增长向优质发展转变,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职工在家门口增收。
2019年,一八五团接待游客2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207.59万元,带动团场职工984人就业。
走进一八五团一连,“西北边境第一连”7个大字首先映入眼帘。两块长城形状的石碑引人注目,上面镌刻着几行字:“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旁牧羊牛。”“割不断的国土情,难不倒的兵团人,攻不破的边防线,摧不垮的军垦魂。”带着家人一起来游玩的游客乔雨欣感慨地说:“看着一幅幅历史图片,听着一个个戍边故事,我才明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和珍贵。”
随着知名度不断提升和景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前来参观团史馆、军垦人旧居等红色景点的游客逐年增多。
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一八五团在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同时,也带动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业发展,不少职工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经过岗前培训,职工群众纷纷转变身份,从事景区安保环卫、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生产销售、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业,旅游业的发展也使当地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一八五团职工群众尝到了“甜头”。
“您好!是刘先生吗?我是白沙湖景区管理员苏兴旺,你们自驾游需要的充电设备和纯净水,我已经帮你们准备好了。”五连职工苏兴旺这两天一直忙着为来自天津的游客准备相关物品,对接自驾游相关事宜。明年,苏兴旺计划在现有农家乐的基础上,发展特色餐饮业,把产业做大做强,带领连队职工一同致富。
“团场将产业转型与促进职工多元增收等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全力打造特色产业,实施全域旅游及相关基础设施项目14个。”一八五团党委书记、政委颜俊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支持下,团场制定了“北游南牧”和打造寒地田园小城镇的发展思路,依托各连特色,实现“一连一景”“一连一品”,重点打造北部连队旅游线路,目前,一八五团一连、二连、三连已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颜俊介绍,“十四五”期间,一八五团将升级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丰富旅游业态,打造格局系统化、产品系列化、设施特色化、服务精致化的5A级旅游景区,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让职工群众受益,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图景。
作者: 郑娅莉 徐彤彤 陈洋 来源: 兵团日报 转自:新华网
主办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