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手笔推出30条人才重点支持政策,切实打通人才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真正让广大人才享受到改革红利。”
“这次人才项目洽谈会签约仪式上,26批203个人才项目成功签约,希望广大专家深入了解青海,积极参与到青海发展中来。”
“青海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做了文章、下了功夫,这些政策都是真金白银,期待能与青海有更多的合作。”
青海为什么如此重视人才工作?
“就青海而言,每一个领域都是重大责任、重大任务;就事业而言,每一个领域,都需要人才的支撑;就人才而言,每一个领域,都是展示才华、成就一番事业的舞台。我们期待各位专家学者以洽谈会为平台,更多地把创业的目光聚焦青海,把创新的资源投向青海,把科技的成果转化在青海,把人生的价值体现在青海,共同绘就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美好蓝图。”7月23日,在第22届青洽会第二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信长星在会上一语中的。
第一问:青海人才缺口在哪里?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青海是一个欠发达地区,人才短板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短板。如何加快建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体制机制,是当前青海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记者翻阅资料发现,近两年,青海省事业单位的招录名单中,区县基层招录人数相比过去大幅度上升,从去年公布的招录岗位来看,街道办事处等基层岗位的职位需求也较大。仅2020年,青海省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录4409名工作人员,较上年全省事业单位招聘人数增加36.7%。
记者获悉,2021年以来,青海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连续多次向省内外公开发布《青海紧缺人才和团队需求信息》,发布紧缺人才项目需求,涵盖生态环保、盐湖资源综合开发、清洁能源、特色农牧业、文化旅游、教育卫生、新型城镇化、装备制造业等重点领域。
第二问:30条政策能否缓解压力?
在第二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上,青海从人才培育引进、创新创业、激励保障三个方面出台了30条人才重点支持政策。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希望大家把政策用足用好用活,最大限度集聚各类人才,更好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记者注意到,30条人才重点支持政策不仅支持高端研发创新平台,同样支持校地院地协同创新,不仅支持创新平台建设,也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同时,开辟了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支持用人单位特设岗位引才用才。此外,还从优保障人才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可以说,这30条政策是近年来青海省含金量高、惠及面广、支持力度大、针对性强的人才政策。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焰新表示,青海广揽四方英才,相信广大人才在这片追求人才、爱护人才的沃土上,一定能够更好地发挥潜力、施展才华,为有志于投身青海高质量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
30条人才重点支持政策发布后,一位外地嘉宾告诉记者,青海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做了文章、下了功夫,这些政策都是真金白银,期待能与青海有更多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青海把人才激励保障的10条政策放在了“后半篇”文章,不仅注重人才的“流入”,更关注如何把人才“留住”,真正让付出者有收获、贡献者得实惠。
第三问:高端人才是否愿意来青海?
这次人才项目洽谈会签约仪式上,26批203个人才项目成功签约,发展的青海需要更多高层次人才,开放的青海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表示,会十分重视与青海大学的合作,发挥青海本地的地域和资源的优势,扛起保障全国粮食安全的责任担当,为推动国家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史培军说,2018年7月在“教育援青”“科技援青”战略推动实施的背景下,他被北京师范大学党委派到青海师范大学担任校长职务。三年来,充分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今后将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打好“引才、用才、育才”一体化的特色牌,用人才发展制度建设,保障人才工作高位推进。
记者采访中,很多引进人才表示,将深入了解青海,扎根青海,积极为青海发展建言献策,利用知识、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参与到青海产业发展中来,让创新创业的梦想在青海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作者:张永黎)
来源:中新网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