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位于地球第三极,高海拔、缺氧、低温等自然环境赋予了青海特殊的禀赋,集山宗、水源、异域、净土等诸多特点于一身,雪山、草原、湖泊、河流、戈壁、荒漠、雅丹、冰川等处处是无滤镜大片,五彩缤纷,绚烂多姿,动静相宜,直抵心灵,我们要依托青藏高原的壮丽景色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举办体育赛事,以生态体育扩大生态旅游“朋友圈”,借助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打造体育品牌,让原本只是观光的文化旅游活动加入运动体验的元素,让参与者在美景中运动,游览高原风光,体验高原文化,收获运动的快乐。
“旅游+体育”推动青海生态旅游多点开花。随着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全民健身、全域旅游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健康理念、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体育旅游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加强文旅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密切合作,拓展提升发展空间,推动观光型旅游向度假休闲型旅游转变,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持续不断培育和打造国际体育赛事品牌,丰富旅游业态和群众生活,推动旅游转型升级,促进社会经济融合发展。
坚守安全发展底线,办群众放心的体育赛事。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监管举措,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体育赛事活动安全风险的底线。夯实监管责任,包括各级体育部门对所辖区域内的体育赛事活动承担安全监管责任;各级体育部门在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前或举办中发现不符合规定条件、标准、规则,涉及赛事活动重大安全问题的,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属于其他部门职责范围的,及时移交并积极配合处理;落实赛事组织者主体责任,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等组织者对体育赛事活动安全负直接责任。
绿色,永远是青海体育发展的底色;生态,永远是青海体育发展的“靠山”。深入做好“旅游+体育”文章,加快户外产品开发,助力生态旅游发展,让旅游产业“动”起来,把“体育+旅游”打造成青海体育事业的新亮点、旅游产业的新名片。(记者 雷欣钰)
来源:新华网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