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时节,兵团多地小麦高产纪录频频刷新,喜讯不断传来:四师六十三团十二连伊犁河谷冬小麦最高亩产794.8公斤、六十七团十一连最高亩产811公斤、一师四团最高亩产840.34公斤。随着夏收进入尾声,六师奇台农场再传捷报:该场二十连以冬小麦亩产858.72公斤,再次刷新全疆冬小麦高产纪录。
每一次突破的背后,都彰显着兵团党委、兵团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粮食安全决策部署,当好“先进生产力的示范区”,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实践范例。
得到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测产“喜报”后,奇台农场二十连种植户马小平兴奋不已。马小平坦言,在连队种植冬小麦的整个过程都十分省心,只需在专家指导下定时定量浇水施肥。
近年,兵团科研院所的广大农业科研人员紧贴兵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市场需求,聚焦兵团农业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明确科研创新重点和方向,让科研工作接地气、惠民生。
新疆农垦科学院农业科研人员先行先试,在小麦高产创建方面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深度探索创新,聚焦稳穗数、增粒数、增粒重等重点技术路线,把握规范化实施集成种子包衣、播种种肥分离、水肥一体化、 “一喷三防”等关键技术措施,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易推广、能见效的经验做法。
正是在可复制、易推广、能见效的技术模式支持下,马小平这个小麦种植“新手”打破了全疆冬小麦高产纪录,也坚定了兵团农业职工科技种粮夺高产、促增收的信心决心。
可复制、易推广、能见效的,才是真正的好技术。实践中,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让兵团粮食生产走上了依靠提升单产实现增产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节水滴灌、水肥一体等体系化集成技术,让兵团在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的同时,打造国家重要的粮食高产创建集中示范区步伐更加稳健有力。
来源:兵团日报 来源:兵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