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在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快改革和经济发展步伐的新形势下创办的泰安市经济特区。它以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的环境条件,丰富的资源,优惠的投资政策,欢迎国内外客商来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兴办企业。
规划面积与基本布局:
泰安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总面积6平方公里。近期先集中开发2平方公里。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科技项目门类,采用组团式布局。分为科研区、生产区和服务区,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详见附图)优先发展生物制药、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在区内兴办有关科研、教育机构。该区已初步形成电工电器、精密机械、生物制药、新型材料等四大支柱产业。
地理位置与基础设施:
泰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市区泰城东郊风景秀丽的泰山南麓。该区域北依泰山,与城区紧密相连,处于泰莱平原,地势平坦。北有安家林水库和刘家庄水库及明堂泉名胜,山青水秀,环境宜人,得天独厚。基础设施比较完备。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岱宗大街、东岳大街和泰莱公路为开发区东西交通干道。迎春路、井化路和泰佛公路纵贯开发区南北,并与辛湖铁路上高镇货运站相连,交通十分便利,日供水十万吨黄前引水工程干管和水厂紧靠开发区,污水、供热和煤气管线已铺设,1.1万门程控市话和690线程控长途电话可与国内外直接通话,红庙22万伏变电站紧邻开发区。计划开发区内新建一座11万伏变民站,加上城区东关、宅子已有的两个变电站,可保证稳定供电。
环境条件:
泰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于位于泰安市城市规划区内,为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环境条件。
地理位置重要。泰安地处山东省中部,位于东部大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结合部。北与省会城市济南市连接,南与经济发达的省市相邻,南北呼应,左右逢源。全市辖七个县、市、区,总面积9938平方公里,人口650万。 泰城作为全市的中心城市,是市委、市政府机关驻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信息中心,市区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25万,她既是历史悠久的风景文化旅游名城,又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迅速崛起的工业基地。
气候适宜。泰安市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宜人。年日照时数2583小时,无霜期200天,是旅游疗养的胜地。
资源丰富。泰安市物产资源众多,是全省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盛产的肥桃、泰山板栗、宁阳大枣、莱芜生姜和山楂等农副产品、土特产品在国内外都久负盛史。东平湖水产品和各种畜产品、药材也十分丰富,泰山赤鳞鱼更为国内珍品。矿产资源品种多样,储量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种类有51种,可开采的有效潜在价值7000多亿元。其中石膏、硫磺地下储量居全国第一;岩盐、钾盐、长石为全省所独有;煤、铁、铜等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都在十几亿或几十亿吨。为开发能源,发展工业和建材、化工工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泰安市是“一水、一山、一圣人”(泉城济南、泰山、孔子故里曲阜)旅游热线的重点,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对外开放旅游城市之一。境内泰山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史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泰山与泰城,山城相连,名胜古迹众多。泰山被誉为“东方历史文化宝库”,坐落在泰城中部的岱庙古建筑群,是中华民族古代建筑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城市建设,泰城环境整洁优美,道路宽广,绿树成荫,高楼大厦错落有致,现代化的宾馆、旅馆遍布全城,文化娱乐和旅游、生活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已先后举办了五届泰山国际登山节。泰城以其优美的环境,周到服务,文明礼貌和热情好客,给中外宾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改革开放以来,每年来泰山、泰城观光旅游的中外宾客达三百多万人。根据新的规划,结合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近期还将有更大的发展。
交通和通讯便利。津浦复线铁路纵贯泰城,辛湖铁路横穿市区。正在新建的新历铁路与海港石臼港相连,近期还将新建旅游机场,以境内4条国道,12 条省道为骨干的公路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距周围各大城市、出海港口和国际机场只有几十公里,最远几百公里,被国内外专家们称为中国的黄金投资地带。泰安市程控电话可直拨国内900多个城市和世界184个国家、地区,通讯设施先进方便。
泰安市是人才荟萃之地。市内有高等院校8所,中等专业学校16所, 每年为国家输送大中专毕业生及各类科技人员上万名。在山东省内仅次于济南、青岛两市是大专院校最多的城市之一。全市科研机构星罗棋布,仅自然科学人员就有5 万多人。由于泰山的原因,泰城为历史文化名城,目前这里聚集了一大批高中级知识分子,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泰安市已成为山东省文化、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泰安市已成为山东省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之一。
投资重点:
泰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优先开发的领域和重点是:
1、 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传感、测控技术及其产品;
2、 光机电一体化、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及其产品;
3、 新材料技术及其产品;
4、 新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及其产品;
5、 医药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品;
6、 无污染的精细化工、煤化工技术及其产品;
7、 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及其产品;
8、 空间科学、航空、航天技术及其产品;
9、 农业科学和新技术及其产品;
10、其他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山东台办)
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