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湾遗址:展现中原地区文明进程的“样板间”
①
②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展《古代中国》“远古时期”单元“中国新石器时代文明化进程”部分,陈列着一件距今约2200年的镂空陶器座。60多年前,这件器物出土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王湾遗址。
> 王湾遗址,培养新中国第一代考古人的摇篮
王湾遗址位于市区西郊涧河东南岸的一处台地上(今涧西区工农街道办事处王湾村),其西北与有仰韶时期、周代文化遗存的史家湾村隔河相望,2006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0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成立考古研究所;1952年,北京大学设立考古学专业。新中国开始正式培养考古专业人才。
1958年夏,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在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了王湾遗址。1959年、1960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55级、57级同学在李仰松、邹衡、严文明、夏超雄等老师带领下到此考古实习。
当时,北大师生发现王湾遗址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堆积很厚且内涵丰富。经两次考古发掘,他们发掘遗址面积约3600平方米。
发掘工作结束后,北大师生发表了发掘简报——《王湾遗址发掘简报》(1961年发表于《考古》杂志1961年第4期)。《王湾遗址——田野考古发掘报告》200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当时参与实习的北大学子们,如今都成了推动中国考古学发展的中坚力量。王湾遗址,可谓培养新中国第一代考古人的摇篮。
> 各时期文化堆积层层叠压、脉络清晰
王湾遗址的考古资料经公开发表后,迅速引发学界的关注。
考古资料显示,王湾遗址的文化堆积上至北朝,下至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地层剖面上,各时期文化堆积一层压着一层,脉络十分清晰。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厚达3米。可见,在新石器时代,一代代先民在王湾遗址长期生活,创造了璀璨的物质文化。
考古人员根据王湾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中的陶器特征,对各时期文化内涵进行了分类,最终确定了三个联系紧密且各有特点的文化阶段——王湾一期文化、王湾二期文化和王湾三期文化。其中,王湾一期文化属于仰韶文化,王湾三期文化属于河南龙山文化,王湾二期文化介于仰韶文化与河南龙山文化之间,具有过渡性质。
“这一发现至关重要。”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史前研究室主任任广介绍,在当时那个年代,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已被发现,而王湾遗址的考古发掘,首次建立了豫西地区仰韶文化与河南龙山的分期,为这两种文化的发展脉络提供了清晰可靠的证据,在考古学上具有重要价值。
“王湾遗址的龙山文化堆积层位于仰韶文化堆积层之上,且二者之间还存在一种过渡文化的堆积层,这说明龙山文化晚于仰韶文化,且是从仰韶文化发展而来的。”任广说,这三期文化一脉相承,清晰地展示了王湾遗址的仰韶文化遗存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发展并演变为河南龙山文化的。
> 王湾三期文化,二里头文化的主要源头
如今,在考古界,“王湾某期文化”已经不再单指王湾遗址,而是作为一个大类,代指与王湾遗址同类型的文化。
比如,王湾三期文化因为影响范围广、代表性强而被确定为一个独立的考古学文化。这一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东起郑州、西至渑池、北达济源、南抵驻马店,位于中原的核心地区,发现的同类遗址多达六七百处,被认为是中国铜石并用时代晚期中原地区的一支代表性文化。
任广介绍,王湾三期文化有发达的磨制石器,镰及带孔铲、刀的大量出现是其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房屋多为方形地面式建筑,地面经火烘烤或抹以白灰面。经济是以农业为主的综合经济,主要种植粟类,兼种水稻,饲养猪、狗、牛、羊、鸡,并从事捕捞、狩猎活动。
考古资料显示,当时的社会应已进入文明的初期阶段,聚群普遍出现,往往在方圆十几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二三十个村落。聚落的分化也非常明显,环壕及簇的大量发现,可能同日益频繁的战争有关。如今,考古界已基本形成共识:王湾三期文化是二里头文化的主要源头。
本报记者 刘嘉仪
图①:王湾遗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李卫超 摄
图②:洛阳王湾遗址出土屋形器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提供资料图片)
(来源:洛阳日报 人文河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