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豫台视窗 > 豫台渊源

台湾根在固始的显现

发布时间:2021-08-25 09:04:33

固始后裔迁徙至台路线图

  北原南山的人口过渡地带光州固始,因为是最终入台的河洛姓氏离开河洛的启程处,台湾姓氏根的显现也较为突出。 至今还有相同的口语乡音,闽南语、客家话、固始方言,是诏代河洛话的“活化石”。固始地有春秋时期邑人乡贤孙叔敖起筑的水利灌区,汉唐时已居住诸多河洛姓氏士族,形成诸多河洛姓氏而名的村庄集市,诸如陈族、五族、林族、胡族、洪族、郑营、李家、詹家、黄家、曾家、张家、苏冈、罗集、何围等等。台湾多数族谱记载的来自河南“光州固始”,即出自这里。台湾詹氏、余氏,都曾到固始寻找祖籍的先祖遗址。福建晋江李氏受台湾李氏委托,曾到固始“祖师庙”寻根。最近发现记载诏太宗孙“定淮公恺”避武则天隐匿固始的族谱。苏氏、蔡氏也有宗谱发现。固始是开漳圣王陈元光的故里,也是闽王王审知的故里,还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和靖海侯施琅将军唐代祖先的故里。

  开漳圣王陈元光故里有“陈氏将军祠”,在固始城东六十多华里处,为固始浮光陈氏祖祠,初建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东汉建武间,颍川郡陈孟琏为固始侯相,薨葬固始浮光山下,“子孙因家焉”。浮光山是固始安阳山的主峰,陈元光《故国山川写景》“浮光昂岳望,固始秀民乡”之“浮光昂岳”,即指此。浮光山下有陈元光祖父陈克耕墓,浮光山顶有祀陈元光的祖母庙,名大山奶奶庙,始建于唐,今又复建。清顺治《光州志•仁贤列传》记载:天宝六年,陈元光孙陈醴举秀才,授辰州宁远令,无意仕进,回祖居地“再新而居之数年”,后又奉诏入闽“领漳州事”。陈醴孙陈章甫奉父永命复居祖籍旧居。其后又入居闽地龙岩。至明代万历初年,有陈元光三十六世孙陈华任光州刺史,颇有政绩。从福建诏安县迁居台湾的陈氏,应是传到四十多世了。

  闽王王审知故里有“王家寨,在固始城东四十多华里泉河故道西岸,古名建安乡肋龙集临泉村,今名分水乡王堂村,有《奉常王氏宗谱》鉴。”王审知先祖为琅玡王氏,晋时迁江淮庐江县,庐江与固始毗邻。唐贞元中,五世祖王晔任固始县令,“民爱其仁,因留家焉”。族兄王彦英随王审知入闽,后对新罗。王彦英孙王彬入宋进士及第,官至太常寺少卿,年老休官由京都归固始故里。“王家寨”宅地十余亩,四面环水,惟南面有路道,典型的旧时耕读世家庄宅。王家寨南首旧有王家祠堂,今王堂行政村即因祠堂而名,现固始分水乡筹划复建历史文化古建筑“王审知故里祠”。唐固始县今王晔之裔传至今也四十有余世矣。

  郑成功祖籍故里旧有郑家飨堂,位于固始城南二十华里史河西岸。固始郑氏历史悠久,郑家飨堂西有祖墓地三处,墓地周边有郑氏居住,其中一处西去祖祠十余华里,名“牛亡牛地”。

  靖海侯施琅将军祖籍故里,临濮堂施氏遗迹历史悠久。县南施大庄、施家河、燕子地施氏祖墓地,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台湾根在固始的历史、姓氏文化,城乡可寻。正如《新编苏氏大族谱•世界苏姓宗宗总会会歌》中写的那样:“河南省,固始县,祖国寻根源。” (华广网)

  (来源:华夏经纬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