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融合传统非遗活在当下
裴高博在拓印碑文
硪工号子表演
糖画、面塑、梨膏糖,竹编、木雕、澄泥砚……您有没有发现,这些大家熟悉的传统美食、工艺,如今正以更加新颖的面貌出现在你我身边。昨日,记者从市文广旅局了解到,我市正深度挖掘非遗项目背后的人文历史、发展故事和工匠精神,让一个个非遗项目“活”起来更“火”起来。咱们一起来听几个关于它们的故事。
硪工号子:唱响黄河两岸
“喂——,嘿嘿嘿呀么!嘿嘿!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吃饭还是家常饭,穿衣还是粗布衣。老婆还是结发妻,恩恩爱爱甜似蜜……”昨日,孟津区南陈村文化大院内,20位硪(wò)工号子表演者在85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庆通的带领下,打着节奏呼喊出响亮的歌谣。
硪,是一种用来夯实堤坝的器具,圆形,材质为石头或铁,重量约60公斤。硪工,是使用硪来夯实坝基的人,他们围成一圈将硪绑上牵引绳,共同发力将土夯实打平。而硪工号子,就是黄河岸边的硪工在修堤筑坝时,用于热身或加油鼓劲儿的歌谣。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随着工程机械的投用增多,打硪被电夯和压路机取代,流传千百年的硪、硪工和硪工号子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能熟练唱出各种硪工号子的人也越来越少,曾经的“号头”张庆通就是其中之一。
为避免硪工号子成为黄河岸边的“绝唱”,在文化部门的努力下,2008年、2009年硪工号子先后入选洛阳市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在孟津南陈村、送庄村分别组建了两支非遗传承队伍,逢年过节为大伙儿演出。
杨氏沙园膏药:传承中医精粹
在我市的非遗大家族中,有许多与中医药相关的项目,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氏沙园膏药就“藏”在不少人的童年记忆里。“肿痄腮、生疮、长疙瘩,贴杨氏膏药”,这句话被老洛阳人熟知,孩子如果得了痄(zhà)腮(流行性腮腺炎),就会被家长领着去杨氏沙园膏药诊所贴块膏药,用不了几天就能痊愈。
清朝顺治年间,杨氏沙园膏药由伊川县沙园村人杨瑞研制而成。民国时,杨氏沙园膏药第七代传人杨守铭把膏药铺由伊川县沙园村搬到洛阳老城西关。在疫病流行的动乱年代,杨氏沙园膏药的传承人本着治病救人之心,治好了无数患者,声名远播。
传承、发展、完善、进步……如今,杨氏沙园膏药已传至第九代,经过数百年的创新发展,现在的膏药乌黑发亮,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和祛风通络的功效,在治疗流行性腮腺炎、风湿关节痛、疮、疖(jiē)等方面均有显著疗效。“传承精华,中医药发展才能源远流长。”杨氏沙园膏药第九代传人百国文说,他们正积极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带来不竭动力。
裴氏传拓:留住金石记忆
拓,指把碑刻、铜器等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形印下来,方法是在物体上蒙一层薄纸,先拍打使凹凸分明,然后上墨,显出文字、图像来。
传拓,又称拓印,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的洛阳,距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偃师裴氏传拓技艺在传承古法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探索,达到了字口清晰、黑白分明、拓片完整、墨色均匀而不透纸的极高境界,广受赞誉。我国著名学者冯其庸先生更是赞其“妙手传拓,化身千亿”。
2012年,裴氏传拓技艺被列为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全国首家民间传统技艺培训机构——裴氏传拓技艺传习所创设,并面向全国招生。目前,传承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第五代传承人裴高博的手中,他不仅将传拓技艺完整地教授学员,就连申请过专利的传拓工具甚至墨汁的配方,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位学习者。
“开设传习所,是为了让传统技艺持续发展。”裴高博说,一张张精心制作的拓片留住了金石记忆,更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洛阳是传拓技艺的起源地,更应成为传拓事业的优秀发扬地,期待更多的人关注、了解我们的传统技艺,留住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报记者 智慧 通讯员 于强 马欢欢 文/图
(来源:洛阳日报 人文河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