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晋商理念
当前位置 >> 晋商理念

晋商的道德理念

发布时间:2021-08-30 08:25:18

    明、清时代的晋商,在其五个多世纪的辉煌历程中,紧紧围绕商业金融活动实践,形成了他们相对稳定的经商伦理道德理念。其主要内容是以崇尚商誉,恪守信用,利以义制,先义后利,诚信戒欺,和衷共济,修身正己,洁身自好等为核心。晋商的这些道德理念,渗透到商人活动的方方面面,成为山西商人立业处世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晋商在数百年的商务活动中,扎扎实实地实践了这些道德理念,所以他们自然也就成了良贾诚商,信誉昭著,近悦远来,生意兴隆,收到了“自安而家肥富”的卓越成效。
 
    (一)重视顾客,崇商誉,恪守信用
 
    晋商认为,经商办实业,讲商誉,恪守信用,是取信于顾客的重要基础,是长久取胜的基本要素。无论经营商业还是金融业,只有取信于顾客,开办的“字号”才会主顾盈门,近悦远来,生意兴隆。著名的晋商票号经理李宏龄曾说:“主顾对商号,好比观众对演员。没有观众,演员无从谈起;没有主顾,也就谈不到商号。因此,主顾和商号,主顾是第一位的。商号要争取和吸引主顾,就必须对主顾讲信义。在这个基础上,主顾就会增多,生意也愈兴隆,达到‘人己两益’。”
 
    义利观,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内核。人之正路,就应该是先义后利,见利思义。晋商受儒家伦理思想的熏陶,一些商号在铺章号规中明确要求员工伙友读儒家的书,培养立身基础。如,著名的商号大德通在其号规中就明文规定:“命阖号同人皆读《中庸》、《大学》,盖取正心,修身,而杜邪教之人。”晋商把义作为他们经商行为的规范,与主顾的具体利益和自身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晋商传统的义利观,使商人们身处财货之场,以义制利而不污,为近世商人树立了良贾诚商的一代风范。
 
    晋商商谚云:“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诚招天下客,义纳八方财。”“货有高低三等价,人无远近一样亲。”“称平斗满尺码足,买卖不成仁义在。”这些商谚铭句,郁是晋商经商道德行为的实践总结。
 
    晋商崇尚商誉,恪守信用,虽以“通有无,权贵贱”达到盈利的目的,但他们在经商中凡事以道德信义为根据,“故能力通有无,近悦远来”。晋商的诚信重义的道德理念,并不是空喊口号,而是由成千上万个山西商人,在数百年的经商实践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的。
 
    祁县乔家堡在中堂的东家乔致庸,把经营之道排列为:一是守信,二是讲义,第三才是取利。祁县乔家在包头开办的复盛油坊,有一次,要运一批胡麻油回山西销售。装运时,经手伙计为了图谋厚利,竟在油中掺假作弊。发运前,经手掌柜经过严格把关检查,发现了此事。掌柜对经手伙计的做法给予了严厉批评,同时又令立即换装纯净好油发运。复盛油坊的这件事,早然当时使企业在经济上遭受了些损失,但好油运出后,在销售中却赢得了社会的好评。为企业争得了信誉,使得顾客盈门,企业收到了难以估量的久远利益,生意越发兴隆。
 
    乔家大德通票号,在其经营56年的历程中,一直都珍视信誉,就是在其惨淡经营的末期岁月,也是全力维护本号的信誉。如1930年,晋钞贬值相当严重,约25元晋钞才能兑换新币1元。当时,大德通票号的存款户以山西本省为最多,放款却多在外省。如果对存款户按晋钞的兑换值兑出,大德通票号可以趁晋钞贬值之机,发一笔横财。但是,大德通票号没有这样做,仍坚持守信讲义的道德总则,动用历年的公积金,按原存款时的价值和利息兑换,不让存款户在提取时吃晋钞贬值之亏。该号早因此遭受严重损失,但却维护了本号的信誉,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好评。
 
    祁县复恒当铺,有一回,由于柜台职员一时的疏忽大意,不慎竟把一件较为贵重的狐皮大衣误为羊皮皮袄被人赎走了。事后不几天,狐皮大衣当户到期来柜上赎当时,这才发现出了差错。怎么办?事关当铺的信用问题,不可掉以轻心。于是,大掌柜亲自出面,立即组织全铺伙友,说明事由,日以继夜地核对当票,最后,如愿以偿地把这件狐皮大衣查找了回来,速归原当主。复恒当铺这种对顾主讲信用的作风,既使当户满意,又使当铺挽回了损失。更为重要的是,复恒当铺以自己的道德实践,赢得了社会信用。
 
    据明万历《汾州府志》卷十二《隐逸》记述:临县商人王子琛,以开客店为生。某日有一客商投宿后,遗金一袋。王收金待客。不多时,客商啼返。王子琛经过验证后,将一袋遗金如数给之。客商要以对半分给,王断然拒之。于是客商叩谢而去。
 
    著名的票号经营家李宏龄,经营票号业40余年,先后担任过蔚丰厚票号驻北京、上海、汉口等分号经理。此人业务上精明干练,多才善贾,曾对蔚丰厚票号的保全及发展立功甚大。而当他事业发达后,仍不忘旧恩,为人仗义。李宏龄入介休侯家蔚丰厚票号时,是乡人曹惠林推荐的。就这件事,李宏龄一生感恩图报,不忘引荐之恩。当曹惠林病故后,曹家生活贫寒,子女尚幼,不能独立生活。李宏龄知道后,便主动负责赡养其妻及子女生活十余年,直至其子女长大成人,能自谋生计方止。@pages@
 
   (二)善待相与,讲诚信,和衷共济
 
    晋商讲信义,讲和衷共济,其道德行为还主要表现在处理相与关系方面。“相与”一词,是晋商特有的一个关系称谓词语。相与,就是指周边关系往来十分密切的人或商号,以及与钱庄往来的业务关系户。晋商对待相与的态度是,既谨慎行事,又厚待相与。在建立相与之前,要经过周密了解,认为某人、某户、某号厚道,信誉可靠,可以建立相与关系,可以信赖共事,才与之银钱往来。一旦建立起相与关系,一般是世代相传,舍得下本钱,放大注,给予多方而的关照和支持,给予业务上的方便。即使无利,也不随意断绝往来。万一对方倒闭,所欠之债即使成了呆帐,也多听之任之,权当教训。不是相与关系,则另当别论。
 
    相与之间,既讲信,更讲义。如,著名的榆次常家天亨玉商号掌柜王盛林,在东家发生破产还债,需要抽回天亨玉商号资本时,他向其相与大盛魁商号借银三四万两,让东家将资本全部抽走。天亨玉在毫无资本的情况下,全赖借款支撑,未倒闭,改组为天亨永(有永久坚持之意),照常营业,这全凭王盛林的个人信用。1929年,大盛魁发生危机时,王掌柜得知后,便派人送去2万银元。大盛魁相与认为此款无法归还,坚决拒收。王正色道:“假如20年前,没有大盛魁相与的维持,天亨玉早完了,哪里还有今天的天亨永呢!”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到晋商相与之间的信义之交,患难与共的真情。
 
    又如,祁县乔家在包头的复字商号,对待相与善始善终。复字商号,既选定了相与关系,并有了银钱上的往来,总是竭力维持,善始善终,即使相与商号因故发生破产倒闭,有欠债也不轻易逼债,更不诉诸官司。民国十一年(1922年),包头双盛公、双盛茂两商号的财东杨老五,与复字号有相与关系,曾欠复盛全商号白银六万两,即将倒闭,无力偿还债务。杨老五只是给乔映霞财东磕了一个头,就算了事。大顺公绒毛店,欠至盛公现洋1000元,只是象征性地还了一把斧头、一个箩筐,即算了结。二宝庆商号欠复盛西白银8000两,分文未还,也算了事。广义恒绒毛店借复盛西5万银元,因无力还清这笔欠债,仅以价值数千元的房产抵位债了事。乔家复字号财东乔映霞认为:一、买卖家银钱往来,又不是皇粮国课,动不动和人打官司,以后有谁还敢和你往来。二、“天下衙门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宁教便宜让给商人,不教银子花在衙门。舍钱要买个厚道,不能舍钱买个害。但是,复字号财东对己却要求很严,如果复字号的分号出现亏赔歇业时,财东总是派人去清理,欠外的一文不短,外欠的听其自便。但无论哪个分号出现亏赔,都必须同场认真核对账目,以防掌柜们作假捣鬼。乔财东的这种做法,信义孚人,使复字号厚待相与的名声大震,影响深远,包头的一些商号和商民,能与复字号来往感到很自豪。
 
    有人总结晋商讲道德守信义的经验是:“平则人易亲,信则公道著,到处树根基,无往而不利。”著名学者梁启超在评论晋商时讲:“晋商笃守信用。”
 
    在晋商诚信义利的道德理念的支配下,在各商号严格的铺章号规的约束训育下,商人洁身自好也成为一种风尚。在数百年来的商务活动中,几乎看不到有人舞弊之事,利以义制成为商人的自觉修养,若有人在商途失足,遂为同行所不齿,乡里所卑,亲人所指,失去营生,再业无门,也无颜回故里。所以,作弊即自毙,人人戒之。颉尊三《山西票号之构造》中说:在票号工作的,无论伙友还是领袖,一概“不肯作弊,盖恐失其人格耳,人格一失,准蔽耳口,商界上不克容纳矣”。(自张辉《晋商谋略》)

主办单位:晋中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9190 E-mail:jzstgab@126.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