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晋商诗书画艺
当前位置 >> 晋商诗书画艺

晋商巨子曹润堂诗画

发布时间:2021-08-30 08:28:47

    晋商巨族太谷曹氏家族第二十一世曹润堂,名培德,号木石庵,润堂其字也。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到宣统元年(1904年)去世,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光绪乙酉(1885年)拔贡,己丑(1889年)举人。早岁受业于钱墉名士徐花农,博学多才,精诗章,工绘事,通医术,善经济,好谈兵,有报国之志,奈何壮志未酬。光绪十八年(1892年)总理家政,弃儒从商,陶朱运筹,拓展商路,于全国各大商埠创立“锦”字商号,将曹家的财力推向高峰。他曾组建并担任山西省商会会长;创设西蒙公司,亲赴塞外筹划垦田事务;积极参与山西保矿运动;热心赈灾济民等公益事业。 

    曹润堂是晋商巨子,更是一位颇其个性魅力和影响的诗人。他的生活,往往伴随着吟唱——起坐,游历,读书,做事,悲愤,愉悦,闲适,苦闷,皆发为诗,就连友朋之间的交往,都以诗代柬。精神情操,生活轨迹,只要读其诗,便可知其人。同年高锡华评曰:“悲歌绝唱,颇肖老杜。至于跌荡淋漓,兴之所至,皆为诗料,如遇放翁。其即事言情,妙造自然,确似遗山之野史亭。”(《木石庵诗选》序)常赞春评曰:“木石庵丈诗中颇称随园而不蹈其失,又上窥晋宋齐梁盛唐之奥,以故绮丽奇崛,诸作往往而具。”(《木石庵诗选》序)他一生作诗万余首,有《木石庵诗选合刊》行世。 

    曹润堂曾积极响应清廷的“垦荒赈饥”政策,三次到塞外考察屯田,留下不少诗篇。有的极言行路之艰难险阻,如《渡河篇》,诗人一行渡塞外第一大河,此河素无舟楫,只能坐簸箩中冒覆溺之险;有写风土人情的,如《塞外竹枝词》一组。诗人更为关注的却是边塞的安危。 

塞上吟五首

五上燕京再渡辽,匆匆叹马剑横腰。

男儿此日无多事,只把新诗盾鼻描。

处处惊传塞马嘶,五更醒转又闻鸡。

也知此际佳音少,三尺龙泉且自提。

健儿走马气如虹,破敌归来日未中。

报道阴山围已解,将军睡眼尚朦胧。

白骨成堆战垒横,五花封诰出神京。

可怜壮士承恩日,四月村田尚未耕。

兵车粮绝困孤城,捷报依然入帝京。

独有将军能死敌,旁人犹说是轻生。

   

    诗人善绘事,故题画诗颇多,为友人题,为自画题,即兴挥毫,俱成佳妙。@pages@

 

塞上曲三首

将军飞渡自天来,不踏阴山誓不回。

塞上屯兵齐拭目,拟磨盾鼻战功开。

白草黄沙一望平,旌旗历乱隐孤城。

并州也自多豪侠,不道将军欲请盟。

楼兰昨夜破潼关,上将匆匆策马还。

可惜雄师徒一掷,汉家天子尚温颜。

   

    诗人关心国事,喜言兵,甚至有从戎报国之想,曾有“顾我七尺躯,不能雪国耻”的慨叹。他有两个不可为,一是身体病弱,一是侍养老母,所以,“欲自从军去,聋堂色养违”,但他的爱国情怀,始终洋溢在他关心战事的诗章里。这里选几首共赏。

 

闻捷不寐喜而作此

中原多战士,将帅有廉颇。

乱耗谈偏确,佳音报恐讹。

喜闻穿石虎,怕听泣铜驼。

何日全师撤,人人唱凯歌。

 

春风行

春风连日声飕飕,日光惨淡边云愁。

昨夜传闻胡马入,平明已踏铜钱沟。

将军马上雄顾盼,旌旗闪烁南山头。

飞狐雁门势相结,鼓声不断鸣谯楼。

帐下健儿好身手,问民何事心先忧。

天阴月黑闻鬼泣,去年战骨无人收。

   

    曹润堂诗的另一特点是不以富家自居,而是十分关心民间疾苦,“田间一望将荒芜”的悯农感叹与“今年雨足当丰收”的内心喜悦,以及对“胥肥官饱”的抨击,把关注民生的思想推向较高的境界。

 

    试读《新丝叹》:

新丝上市榴花香,门前官吏催完粮。

东邻绾锁随吏去,西邻补肉先剜疮。

可怜妻子忍饥俄,丝价不敢争低昂。

粮犹未完丝已罄,官牒昨夜来吾乡。

吾乡地瘠桑不发,家家箔上春蚕僵。

今年无丝被官捉,明年又祀马头娘。

 

    再读《太谷竹枝词》:

之五

满目疮痍欲断魂,半瓯胱粟亦皇恩。

可怜百姓啼饥日,却少当年郑监门。

 

之七

五月郊原尚未耕,乡村依旧欲开征。

可怜卖得儿和女,半为完粮半救生。

@pages@

 

    再看《去修城》一首:

 

去修城,劳复劳。

修城暮暮与朝朝,杵声筑筑民嗷嗷。

民嗷无所怨,且喜城垣高。

垣高易防守,复使挑重壕。

壕深垣高民苦劳,尺寸增修皆脂膏。

胥肥官饱不敢言,只道城修家室牢。

一朝胡虏动地来,长官避藏兵溃逃。

民念故乡不忍去,犹谓垣高壕深可以护吾曹。

岂知垣可逾,壕可跳,

霎时城破贼捉人,富者赎命贫者号。

早知有钱可赎身,修城不如多积银。

吁嗟乎,修城不如多积银。

民不修城官吏瞋。

南城贼去报克复,北城督民修城闉。

城闉不修民不死,谁也为之竟如此。

劝民莫入咸阳城,咸阳岁岁常苦兵。

君不见武陵四面多烟树,此即生人安乐处。

室庐荡尽宁穴居,莫待修城再捉去。

 

    像这样急民苦、抒民情、言民声的诗,在诗人一生大量的诗歌中,是一个吟咏的主题。正是诗中这种写实写情的人民性,托起了诗人闪烁着民生光辉的桂冠,从而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关注人民疾苦的诗人地位。 

    曹润堂的绘画,兼工带写,笔墨清丽,人物颇能传神。晚年绘事尤勤,有答友诗自述其绘事云: 

        终日闲居木石庵,烟友一榻伴诗盦。

        有时秃笔频皴染,画出秋山数点兰。 

    《木石庵诗选》中,题画诗也不少,有的自题自画,有的应友人之邀题画,以画生诗,即兴挥毫,别具情趣。:

 

题画牛图

此画有深意,世人参不透。

老牛力已衰,犹恐小牛瘦。

春来古渡边,柳绿草齐秀。

 

曹润堂所作《仕女图》(上有赵铁山跋  太谷县史志办藏)

主办单位:晋中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9190 E-mail:jzstgab@126.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