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宜春八景

宜春八景之仰山积雪

发布时间:2021-08-31 01:54:24

    公元1194年,一位老人路过江西去湖南讲学。当他走进袁州西南一片起伏的山峦时,被眼前峭绝奇伟的山峰惊呆了。他怔怔站在那里,沉思良久,喟然吟出一行诗句: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

    这位老人就是宋代大理学家朱熹。

    这奇山其中就包括仰山。

    仰山座落于武功山脉的一条支脉上,距离宜春城约40公里,因其山势“高耸万仞,可仰不可登”而得名。这里山峦叠嶂,树木葱郁,溪流纵横,飞瀑不断。春天杜鹃花盛开,红云漫山,蔚为壮观;夏日流泉飞泻,群峰氤氲,宛若仙境;至秋季层林尽染,山野间流光溢彩,令人觉醉。而一进入冬天,微阴即雪,每当雪雾云开,海拔1034米的集云峰一带,皓雪晶莹,经久不化,形成绿野之上瑰丽的雪顶,令人赏心悦目。人们把这一江南胜景称作“仰山积雪”。

    仰山的神奇幽美,引得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这里写下了《祈雨告仰山神》的祭文,表达了他对仰山的敬畏。中唐名相李德裕,为它写下了《山凤凰赋》的华章,寄托着他对巍巍仰山的向往。名僧慧寂,把仰山的云蒸雾掩、古木郁苍视做天赐,在集云峰下选择了佳峰怀抱、形似莲花的宽敞谷地,兴建起太平兴国寺,创立了后来被称为中国禅宗五派之一的沩仰宗。到了宋代,诗家词人更是纷纷造访。“江西诗派”的鼻祖、大书法家黄庭坚,在游历仰山神庙之后,写下了《赠仰山简老太师》的诗句:“简师飞锡地,天外集云峰。拿石松根瘦。欹窗竹影浓。”倾吐出他对仰山奇伟的由衷感叹。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不顾天气寒冷,道路崎岖,冒雨登山,他站在太平兴国寺寺楼上,极目远望,“层层而上至顶”的仰山梯田,苍翠秀美,仰山雪峰,尽收眼底,不禁感叹道“谁开仰山云,此岂吾力及。日兴千丈豪,弹指众峰立。”一腔激情喷薄而出。南宋朱熹老夫子,在遍游仰山胜迹之后,难舍这里的人文之盛,干脆设席于太平兴国寺的四藤阁,开坛讲学,使仰山一时成为士子云集之地。

    在仰山的那些林泉峭岩、隐寺塔林间,我们还可以寻找到这样一些名字:陆希声(晚唐宰相)、张商英(北宋宰相)、辛弃疾(南宋爱国诗人)、张轼(南宋思想家)、严嵩(明宰相)。对于这些历史人物来说,仰山不仅以它青幽灵动的景致,更因它丰厚深沉的文化积淀,成为他们人生历程中的小憩之地。

    仰山自唐代建寺,至今有1000多年的佛教历史,虽历经沧桑,但香火不断,佛事延绵不绝,著名的僧人有慧寂、光涌、佛印、希陵等,是中国禅宗五支中极具影的一支。在仰山的崇山峻岭间,散落着100多座僧人墓塔,形成南国少有的佛教塔林。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的李立三少年时在太平兴国寺有过几乎出家为僧的经历,至今还在仰山一带流传。今天,人们到仰山,已不仅仅是为了体验“仰山积雪”的壮美和飞瀑峭岩的奇绝,倘佯于山林梯田间,更能领略一份都市所难寻觅的原始生态美和至真至深的文化触动。(摘自《老宜春的故事》)

宜春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