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民风民俗

日趋兴盛的太原民间文化??社火

发布时间:2021-09-02 07:07:14
    社火,其实就是太原人俗称的红火。主要有太原锣鼓、太原秧歌、高跷、旱船、背棍、铁棍、莲花落、哑老背妻、二鬼摔跤、跑场秧歌等。
    

    1、太原锣鼓。太原锣鼓始于公元947年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妹妹所居住的太原南郊,据说当年皇姑一出动,便用锣鼓迎送,演奏的曲调就是传自今日的“流水”,意为“福如东海长流水”。演奏乐器以堂鼓、铙、钹为主,高潮时浪滔滚滚,一阵猛似一阵,平缓时小溪潺潺,恰似行云流水。其演奏技艺娴熟,演奏形式多样,实属国内罕见。
    

    2、旱船。这是太原闹红火中的一种民间街头表演形式,一般由两人为一组,多组在一起进行表演,一人坐船(扮女性),上半身露在船中,并饰以假作的装饰腿足,盘膝端庄,上身不动,下半身则以秧歌碎步,行走游动于场中;另一人扮作老船公,手持船桨,摇橹于旱船之前,巧做各种划船动作。
    

    3、铁棍、背棍、担棍、划棍。铁棍又称抬铁棍,表演者一般是十一、二岁的女孩子,在下面抬棍的通常有8个人,他们身着一色传统服装,闪动腰际,缓步前行,翩翩起舞;背棍一般由两人表演,下面男子肩背三角形铁架,上面坐着一个八九岁小女孩;背棍的男子两腿打弯,前后左右舞步前进,上面的女孩稍动腰际,轻甩两臂,并挥动着红绸绿缎;担棍与背棍大体相似,它由3人进行表演,下面一个与背棍相同,上面两人,一肩一人,表演方法与背棍相同;划棍是运用古老的杠杆原理进行表演,由4个后生作为支点,抬起一根大抬杆,末端绑一块重物,顶端为一个扎制的仙鹤、龙或凤、上面有一三角铁架,坐一男孩,表演时,划杆上下翻动,左右划出。
    

    太原的民俗习惯仍有很多,例如关于经济民俗习惯的商幌市声、毡鞋帽、服饰和首饰,关于社会民俗习惯的行酒令、婚俗、端午习俗等。这些民俗习惯是太原2500年的民俗文化史。(太原新闻网)